新加坡政府近日在人工智能监管问题上展现出谨慎的观望态度,明确表示目前不打算对这一前沿技术进行干预。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管理局(IMDA)的可信人工智能与数据主管Lee Wan Si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当前阶段政府更倾向于从行业实践中汲取经验,而非急于推出监管措施。IMDA作为新加坡通信和媒体行业的推广与监管机构,正积极倡导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应用。他们特别呼吁企业参与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测试工具包——AI Verify项目,该工具包能够帮助用户对其人工智能模型进行技术测试和过程记录,确保透明度和可靠性。AI Verify自2022年作为试点项目推出以来,已吸引了IBM和新加坡航空等科技巨头参与测试,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因其能够生成高度逼真的类似人类回应而迅速走红,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潜在风险的广泛讨论。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和特斯拉CEO马斯克等科技领袖纷纷对人工智能的潜在危险性发出警告,呼吁加强监管。面对这一复杂局面,Lee Wan Sie表示,新加坡政府希望通过与行业密切合作,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情况,再决定是否需要引入更多监管措施。他强调,作为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政府需要与行业、研究机构及其他国家政府紧密协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治理的最佳路径。
这种行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模式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评价。DataRobot的人工智能伦理学家Haniyeh Mahmoudian指出,通过创建AI Verify这类工具包,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人工智能的实际发展状况,避免决策与实际业务脱节。这种双向沟通机制不仅有助于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谷歌、微软和IBM等科技巨头已加入AI Verify Foundation,这个全球开源社区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和最佳实践的讨论,并就AI治理展开深入合作。微软总裁兼副主席Brad Smith在新闻稿中特别赞赏新加坡政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力,认为新加坡通过创建AI治理测试框架和工具包等实用资源,正在帮助全球企业建立完善的治理和测试流程。
在6月举办的Asia Tech x 新加坡峰会上,新加坡通信和信息部长Josephine Teo进一步阐述了政府的立场。她表示,虽然政府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但单靠政府力量难以完全促进人工智能的道德使用。私营企业凭借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政府携手实现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Teo部长强调,新加坡的核心目标是积极引导人工智能向有益方向演进,远离可能产生危害的应用场景。这种务实而前瞻的治理理念,体现了新加坡在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的责任担当。
放眼全球,各国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路径选择。欧盟率先成为制定最低标准人工智能法案的地区,其议会已通过决议,将对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实施更严格的限制。这一举措标志着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进入新阶段,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重要参考。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平衡创新与安全、发展与规范,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新加坡的观望与合作模式,为这一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