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如何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极星汽车销量低迷 寻求中国市场破局新机遇插图

编者按:本文改编自微信公众号DoNews(ID:ilovedonews),作者曹双涛,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近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星纪魅族董事长兼CEO沈子瑜在上海极星汽车总部联合宣布,吉利旗下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星将与星纪魅族成立合资公司“极星中国”。这家由极星全球和星纪魅族各持股51%的“内资公司”,将负责极星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其中极星全球主导品牌运营,星纪魅族则提供研发能力,共同打造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系统极星Polestar OS。

极星汽车销量低迷 寻求中国市场破局新机遇插图1

根据极星全球CEO托马斯·英格拉特的规划,纯电高性能轿跑SUV极星4预计在2023年至2024年陆续交付,豪华高性能纯电动车四门轿跑极星5则计划于2025年量产,未来还将推出豪华纯电双门敞篷超跑极星6。然而,市场对英格拉特提出的交付时间并不买账。尽管极星汽车自2017年诞生于沃尔沃与吉利的合作,并于去年6月完成上市,但“延产”“延期”却成了其产品线上的鲜明标签。

极星汽车销量低迷 寻求中国市场破局新机遇插图2

过去几年间,极星汽车仅交付了4款车型,其中价格最低的Polestar 2起售价接近30万元,而Polestar 3更是高达88万元起。但这些车型在交付上屡屡受挫。原定于2019年下半年交付的极星1,实际交付时间推迟至2020年3月;计划今年年中生产的极星3,因沃尔沃需针对纯电平台进行进一步开发与测试,再度推迟至明年一季度。车型稀少、交付延期,使得极星汽车的销量表现惨淡。2021年,其在中国市场仅销售2048辆,仅占全球销量的7%。尽管官方未公布2022年和今年一季度的具体销量,但交强险数据显示,这两个阶段销量分别为1717辆和310辆。极星汽车曾高喊“对标特斯拉”的口号,但从销量来看,已被后者远远甩开。

极星汽车销量低迷 寻求中国市场破局新机遇插图3

那么,极星汽车为何销量持续低迷?即将发布的高端轿跑车型能否扭转颓势?

极星汽车销量低迷 寻求中国市场破局新机遇插图4

### 高端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

极星汽车销量低迷 寻求中国市场破局新机遇插图5

经济学家宋清辉曾指出:“新能源中高端车型的利润空间更大,也是自主品牌发力中高端市场的主要原因。纯电车型仍是国内消费主力,随着消费者收入提升,中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过去两年,众多车企纷纷布局高端车型。2022年,小鹏P5、蔚来ET7、理想L9、智己L7、非凡R7、阿维塔11、极狐HI、机甲龙、极氪001等车型相继问世。今年4月,比亚迪推出仰望U8(售价百万起)和U9(百万级纯电超跑);5月,广汽传祺智电新能源E9上市,定价区间32.98万-38.98万,瞄准智能豪华MPV市场。高端新能源车型市场呈现“百花齐放”态势,但消费者对高端化的认可度仍显不足。极狐汽车2022年全年零售销量仅1.19万辆,平均月销不足千辆;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2月销量分别为400辆和433辆,3-5月虽有所回升,但整体仍处低位。蔚来ET7(售价45.8万-53.6万)5月销量652辆,今年累计2560辆,单月交付不足千辆。究其原因,国内消费者仍以10万-15万的家用车型为主。

极星汽车销量低迷 寻求中国市场破局新机遇插图6

从厂商角度看,高端车型的高溢价需要有力支撑。蔚来汽车曾以权益彰显“高端”身份,但这些权益背后是高昂的运营成本。2022年财报显示,蔚来营收同比增长36.34%,达492.69亿元,但净利润暴跌37.71%,至-145.59亿元,仍处于“增收不增利”阶段。总负债高达686.2亿元,其中流动性负债458.5亿元,资产负债率71.28%,现金流仅198.9亿元,已处“资不抵债”边缘。业绩压力下,蔚来被迫缩减用户权益并收费,引发车主不满,也削弱了权益支撑高端定位的能力。行业层面,中高端车型智能驾驶方案同质化严重,去年多家厂商推出的方案在平台、传感器数量上几乎一致,溢价能力被进一步压缩。竞争加剧下,极星汽车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极星汽车销量低迷 寻求中国市场破局新机遇插图7

### 品牌声量不足,难以支撑高端定位

极星汽车销量低迷 寻求中国市场破局新机遇插图8

高端车型的购买行为本质上是身份的象征。以BBA或玛莎拉蒂为代表,消费者选择这些品牌源于其广泛认知度,品牌外溢效应显著。极星汽车在品牌建设上却显力不从心。高德地图数据显示,极星全国线下门店极少,且多集中在一线城市。门店稀少导致消费者在售后、试驾等方面体验不佳。社交媒体上,极星相关消息寥寥,百度指数也未收录该品牌。上海车展期间,极星以18万株郁金布置展台引发关注,但热度消退后,品牌关注度再度沉寂。极星中国区总经理冯旦坦言,极星在中国市场“既没有量也没有品牌”,是“走过弯路”的学费,未来需“先做品牌再做销量”。

极星汽车销量低迷 寻求中国市场破局新机遇插图9

然而,极星补齐品牌短板面临多重阻力。首先,车企线上营销依赖头条巨量引擎、腾讯广点通等平台,但极星门店不足,难以有效转化线索。其次,中国地区差异显著,极星若采用标准化定价,可能无法覆盖不同需求;若差异化定价,则考验其市场掌控力。此外,高端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蔚小理2021年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合计177.8亿元,极星品牌知名度较弱,需加大营销投入,但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增长20.74%,净利润同比减亏96.73%,且5月冻结大量岗位,品牌宣传预算或受限制。最后,极星中国区负责人频繁更换——沃尔沃高管沈峰、大众集团高管高竑、凯迪拉克全国销售总监冯旦等,内部管理混乱成为品牌推广的最大障碍。

### 产品竞争力不足,难以支撑高溢价

高端产品的溢价能力,除品牌外更依赖产品实力。极星汽车在产品上表现平平,难以支撑高定价。以极星2为例,三款车型均搭载三元锂电池,NEDC续航485-565km,与特斯拉Model 3(675km)和小鹏P5(600km)相比毫无优势,劝退了大量潜在消费者。技术层面,极星唯一独特的是基于沃尔沃SPA平台进化而来的SPA2电子电气架构,但在电驱、电池、自动驾驶等方面无突出亮点,这些技术多数品牌已可复制。自动驾驶成为高端车型标配后,厂商为差异化竞争不断投入,而极星因现金流紧张难以加大研发。产能问题同样突出,多次延期交付暴露其规划缺陷,更遑论打造差异化自动驾驶能力。

产品质量也备受诟病。2020年7月,极星2欧洲交付后,车主曝出行驶中“趴窝”问题,极星召回全部2200辆新车;同年10-11月再发两次召回;2021年又召回2031辆,均因动力电池能量控制模块等核心部件缺陷。频繁召回引发外界对极星造车能力的质疑。售后问题同样严重,有车主事故后电池组受损,4S店要求更换整个电池组,费用高达54万元,相当于购买一辆全新极星2。当前电动车维修费用普遍较高,续航超300公里、电池超500斤的车型换电成本约9万元,但极星2的维修定价暴露其对4S店管理能力的不足,也影响新车型销量。

### 结语

从品牌到产品,极星汽车仍需付出巨大努力才能扭转销量颓势。但市场是否还有耐心等待其成长?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9日

17:04
韩国教育界近期对小学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工具完成作业的现象表达了深切担忧。随着高校中 AI 作弊丑闻频发,这种趋势已悄然蔓延至小学阶段。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面对研究性或思考性课题时,倾向于借助 AI 工具“外包”作业,这种现象在校园中日益普遍。 在首尔一所小学的课堂上,教师们敏锐地察觉到高年级学生几乎本能地寻求 AI 帮助的倾向。五年级教师金老师分享道,当讨论“无...
17:04
近日,埃隆·马斯克创立的 xAI 公司正式发布了 Grok4.1 模型,标志着现有 Grok4 模型家族的又一次重要升级。此次更新不仅优化了用户体验,还带来了两款备受期待的新模型——Grok4.1 和 Grok4.1Thinking。令人惊喜的是,这两款模型均提供免费使用服务,而付费用户则能享受更少的使用限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价值。 据 xAI 官方介绍,G...
16:56
飞利浦全新显示器Evnia 27M2N6501L于2025年11月19日正式问世,这款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出色的显示效果,迅速成为业界焦点。Evnia 27M2N6501L搭载了26.5英寸QD-OLED面板,不仅拥有2560×1440的QHD分辨率,更以高达240Hz的刷新率带来极致流畅的视觉体验。其响应时间低至0.03ms(GtG),确保了画面切换的无...
16:56
2025年11月19日,备受瞩目的阿里千问App迎来重大突破,在公测仅三天后便正式上线全新实时翻译功能。这一创新升级基于阿里云自主研发的Qwen模型,充分发挥其卓越的多语言处理能力,目前已覆盖中文、英文、阿拉伯语、冰岛语、希伯来语、爪哇语等119种语言,实现了对全球超98%人口常用语种的全面支持。这一里程碑式的技术革新,将极大地提升跨语言交流的便捷性与效率,...
16:56
2025年11月19日,金冠电气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发的半导体陶瓷基板成功完成小样试品研发,标志着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公司透露,部分产品已成功产出符合标准的实验室样品,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工艺稳定性验证,以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性和可靠性。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彰显了金冠电气在半导体材料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更彰显了公司致力于提升核心材料自主...
16:56
2025年11月19日,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德勤与享誉国际的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携手启动“德勤×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共建计划。这一创新合作平台将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推动前沿技术研究,并系统化培养高端AI人才,从而实现产学研三方的深度协同与价值共创。 此次合作标志着业界与学术界在人工智能领域...
16:56
2025年11月19日,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宣布一项重大战略布局,将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投资兴建全新工厂。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麦格纳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心,更体现了其加速电动化转型的决心。新工厂将作为麦格纳在中国电驱动系统业务版图中的关键节点,主要承担为奇瑞汽车供应高性能电驱动系统的任务,同时积极拓展面向国内外其他汽车制造商...
16:56
2025年11月19日,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至简动力正式宣布成功完成Pre-A轮融资。本次融资吸引了知名投资机构澜峰资本、蓝驰创投以及红杉中国的联合加持,虽然具体投资金额尚未公布,但这一重要里程碑无疑为至简动力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据悉,此次融资所得将全面投入到智能驾驶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以及高端人才团队的扩充建设上,旨在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
16:56
2025年11月18日,乐摩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聆讯,标志着这家创新型企业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中信建投国际与申万宏源香港作为联席保荐人,为此次上市提供了全方位的专业支持。公司原名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提供便捷高效的机器按摩服务,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据公司招股书披露,乐摩科技在20...
16:56
近日,盛美上海正式宣布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一项重要议案,计划利用其92,234.85万元的募集资金,对全资子公司盛帷上海进行增资。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实施备受瞩目的“研发和工艺测试平台建设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据悉,此次增资的资金来源正是公司于2025年9月成功完成的定向发行股票,实际募资净额高达44.35亿元,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
16:56
欧菲光近日发布重要公告,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南昌产盟投资所持有的欧菲微电子28.2461%的股权,同时还将募集配套资金以支持此次交易。值得注意的是,该交易已被明确界定为非重大资产重组、非关联交易,也无需进行重组上市的相关程序。 从财务数据来看,根据欧菲光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在前三季度实现了158.16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9.29%,展...
16:56
赛微电子(300456.SZ)近日发布重要公告,宣布拟以不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收购芯东来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此次交易将涉及海南依迈、智能传感产业基金等四名核心原股东,他们合计将受让芯东来11.00%的股权。随着此次交易的完成,芯东来将正式成为赛微电子的参股子公司,进一步丰富其在半导体领域的产业布局。 芯东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