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AI)正成为科技领袖、立法者与研究人员共同探讨的焦点议题。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凤凰网科技(ID:ifeng_tech),作者:萧雨,编辑:姜凡,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ChatGPT的迅速崛起仿佛将世界瞬间带入AI时代。这项新兴技术将如何重塑世界格局?是引领人类走向繁荣,还是带来未知的危机?过去一年,生成式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突破创造性瓶颈、实现机械自动化、探索全新的学习与教学模式。然而,另一部分人则忧心忡忡,认为这项技术可能以更具破坏性的方式扰乱社会秩序:制造虚假信息、冲击就业市场,甚至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威胁人类安全。面对这一新兴力量,全球科技领袖、立法者与研究人员正积极寻求应对之策。OpenAI CEO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等业界人士呼吁AI巨头率先引导监管,将重点转向未来潜在威胁,特别是“灭绝风险”。而欧盟政客等群体则更关注当下风险,主张严禁危险用例。质疑者则指出,过度限制可能扼杀AI的积极应用。与此同时,许多小艺术家们迫切希望获得一个承诺——他们不会被机器取代。为了深入了解公众对AI的真实态度、期待与恐惧,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联合沃克斯传媒旗下分析研究团队及The Circus咨询公司,对2000多名美国成年人展开调查,揭示他们对AI的看法、感受与担忧。调查结果显示,尽管AI技术充满未知与魅力,但许多人尚未接触过AI,许多人对它仍怀有恐惧,而许多人依然对其未来应用充满期待。你使用过AI吗?AI技术正迅速普及。图像生成器与大语言模型成为新创企业的核心竞争点,驱动着各类热门应用的功能创新。然而,尽管AI相关报道铺天盖地,但公众对这类新工具的实际使用率仍然较低,尤其是在专用AI产品上。调查显示,AI工具的使用群体明显偏向年轻用户,千禧一代(1980-1999年出生)和Z世代(1995-2009年出生)是AI工具的主要使用者。大多数人听说过ChatGPT,但微软必应和谷歌巴德的知名度相对较低。57%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或听说过ChatGPT,相比之下,微软必应和谷歌巴德的数据分别为46%和38%。总体来看,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使用过AI工具,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些工具背后的开发公司。尽管AI领域涌现出Stability AI、Midjourney等新秀,但主导这一领域的仍是大型科技公司。OpenAI是一个例外,考虑到其270-290亿美元的估值以及与微软的战略合作,它已堪称大型企业。AI将产生重大影响吗?尽管目前人们对AI工具的使用有限,但在AI对世界影响的问题上,公众的期待值却异常高涨,甚至超过电动汽车、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非同质化代币(NFT)。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74%)的受访者认为AI将对社会产生重大或适度影响,这一比例高于电动汽车的69%、VR的60%、AR的52%以及NFT的34%。AI的主要用途最近这一波AI热潮的主要驱动力是生成式AI:它可以生成文本、辅助头脑风暴、编辑文字、创建图像、音频和视频。目前,这些工具正迅速融入专业系统,例如Photoshop可以对部分图像进行重新构想,但对大多数用户而言,它们通常需要大量指导才能正确使用。调查显示,搜索、头脑风暴和艺术创作是AI的主要用途。在使用AI工具的人群中,创意实验最为常见。人们利用AI创作音乐和视频,编写故事,修改照片。编程等更专业的应用则相对较少。最重要的是,人们一直在使用AI系统来获取答案,这意味着像ChatGPT、必应和巴德这样的聊天机器人可能取代传统搜索引擎,无论这是好是坏。其中一个显著发现是,AI正在扩展人们的创造力。在外媒调查的每一个类别中,使用过AI的人都表示,他们借助这些工具创造了原本无法实现的作品,而艺术品是最受欢迎的创意领域。考虑到AI图像生成器比音频或视频制作工具更为成熟,这一发现并不令人意外。大多数人认为,AI让他们的工作变得更好。例如在艺术品创作上,61%的受访者认为AI提升了作品质量;60%的受访者表示,AI改善了他们的邮件写作。AI剽窃AI也存在令人担忧的一面。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AI图像生成器就是典型例子。这些系统通过抓取网络数据进行训练,但通常未经原始创作者授权。这种做法引发了激烈的社会争议,其合法性也面临诸多诉讼挑战。这些争议正迅速蔓延至其他生成式媒介,如AI歌曲生成。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应对这些道德争议,公众的态度复杂。例如,70%的受访者认为,当AI工具模仿艺术家风格时,艺术家应获得补偿,但大多数人也不希望这些AI能力受到限制。44%的人表示,他们曾要求AI模仿某位艺术家的风格。AI是否该监管?不仅是科技领袖呼吁AI工具在可控环境下发展,超过四分之三(76%)的受访者也认为需要为AI发展制定法律法规。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表示,AI模型的训练必须使用经过事实核查的数据集。78%的人认为,AI生成的数字内容应标注“AI生成”。76%的人认为,未经真人同意生成的深度伪造视频或音频应被视为非法。AI的未来:有喜有忧对于AI的未来,人们的看法明显矛盾,但略偏悲观。在预测AI对社会的影响时,受访者提到了各种潜在危险,从失业(63%)到隐私威胁(68%),再到政府和企业滥用(67%)。人们对这些危险的担忧超过了对AI潜在积极应用的期待,例如新的医疗方法(51%)和经济赋权(51%)。当被问及AI对个人生活、职业生涯及社会的潜在影响时,人们的担忧与兴奋程度相当。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既感到兴奋又感到担忧。数据显示,在AI对社会影响问题上,21%的人感到兴奋,29%感到焦虑,32%既兴奋又焦虑,18%的人既不兴奋也不焦虑。令人惊讶的是,相当多的人认为一些大胆的AI预测是合理的。例如,56%的受访者认为“人类将与AI发展情感关系”,35%的人表示,如果感到孤独,他们愿意这样做。目前,AI行业许多人都在警告AI系统构成的“生存风险”,即超智能AI可能毁灭人类,这一观点备受争议。调查发现,不少人都认同这一观点。38%的受访者认为AI将摧毁人类文明,也许这就是更多人感到担忧的原因。调查显示,51%的人认为AI会有感情。面对AI的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持开放态度。大约一半的美国成年人预计,有感情的AI将在未来某个时刻出现。近三分之二的人对开发这种AI的公司持中立态度。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1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2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3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4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5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6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5日

21:33
2025年11月25日,全球职业超频领域再传捷报,知名超频玩家Sergmann以惊人的技术实力,将DDR5内存频率成功推升至13530 MT/s,强势刷新了当前最新的世界纪录。这一令人瞩目的突破,发生在与另一位超频高手Saltycroissant的激烈竞争中。就在当日早些时候,Saltycroissant刚刚以13407 MT/s的成绩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纪录,...
21:33
2025年11月25日,央视权威新闻报道了一项革命性的抗癌技术——CAR-T细胞免疫疗法,因其显著疗效被患者亲切称为“抗癌针”。这项尖端疗法通过精密的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获得精准识别并清除癌细胞的特殊能力。目前在国内,CAR-T疗法的定价区间高达数十万至百万元人民币,彰显其高昂的治疗成本。整个治疗过程环环相扣,包括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基因...
21:33
2025年11月25日,微软正式将备受期待的Xbox FSE全屏体验功能扩展至Win11 Insider预览版,覆盖更多用户设备。这一创新功能此前仅在ROG Xbox Ally掌机平台上独家亮相,如今将面向广大玩家开放,支持Steam、Epic、GOG、育碧及暴雪战网等主流游戏平台。微软此举旨在为PC玩家带来更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进一步打破平台壁垒。 此次更新...
21:33
2025年11月25日,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通过社交平台正式官宣,将推出备受期待的“理想AI眼镜”,并盛赞其为“史上最佳的人工智能附件”。据透露,这款创新产品将与理想汽车自研的MindVLA自动驾驶架构实现深度协同,通过智能交互技术显著提升车载场景下的用户体验。李想进一步透露,理想汽车正在积极规划推出AI音箱产品线,旨在将AI能力覆盖至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值得注...
21:02
2025年11月25日,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通过社交平台正式宣布,公司即将推出一款备受期待的智能AI眼镜产品。李想将这款新产品誉为“理想汽车史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附件”,并强调其核心目标在于革命性地提升用户与智能设备的交互体验。据透露,这款AI眼镜不仅能够实现更自然流畅的人机对话,还将集成多项创新功能,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生活体验。 除了备受瞩目的AI眼镜,...
21:02
2025年11月25日,德明利(股票代码:001309.SZ)正式发布重大资本运作计划,宣布拟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向不超过35家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2亿元人民币。此次增发规模控制在6806.59万股以内,旨在推动公司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次募资将重点投向三大核心领域:一是固态硬盘(SSD)产能扩产项目,通过技术升级与设备引进,显著提升主...
21:02
2025年11月25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发布《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未来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我国将全面建成高效协同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体系,确保科研生产活动安全有序、产业规模实现显著增长、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通过统筹建设与高效利用各类资源能力,全面提升行业治理水平,推动商业航...
21:02
2025年1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在重要场合公开表示,公司正将利润和自由现金流的核心资源集中投向未来战略布局的关键领域。数据显示,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在人工智能(AI)与云基础设施领域的资本开支总额高达约1200亿元人民币。这一大规模投资举措旨在构建更强大的长期技术底座,为集团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徐宏也坦诚指出,这一战略投入在短期...
21:02
诺普信于2025年11月25日发布重要公告,宣布拟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5亿元人民币。这一战略举措旨在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扩张,并优化资本结构。据悉,所募集的资金将重点投向三大核心领域:一是蓝莓基地的新增扩建项目,二是小浆果国际研发中心的全面建设,三是补充公司日常运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此次募资计划的推出,充分体现了诺普信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21:02
2025年11月25日,康芝药业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正式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止咳橘红颗粒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这款备受瞩目的创新药物,专为治疗咳嗽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而设计,此次获批意味着其即将迈入关键的临床试验阶段,为众多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这一重要里程碑不仅彰显了康芝药业在中药现代化研发领域的卓越实力,更体现了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定决...
21:02
2025年11月25日,奥特维正式宣布与某重要客户达成战略合作,成功签订总额约7亿元人民币的《采购合同》。根据协议内容,公司将在近期向该客户批量交付先进的串焊机等核心光伏生产设备。此次合作不仅充分满足了客户在新能源领域扩大产能的迫切需求,更标志着奥特维在光伏设备市场持续深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作为行业领先的设备供应商,此次大额订单的落地将有效提升公司未来的营收...
21:02
2025年11月25日,国泰君安国际在香港金融市场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宣布与多家香港银行达成多项承诺贷款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此次融资总额最高可达19.5亿港元,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同时为业务拓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一重大融资举措不仅彰显了金融机构对国泰君安国际信用资质的高度认可,更体现了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通过此次合作,国泰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