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AI)正成为科技领袖、立法者与研究人员共同探讨的焦点议题。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凤凰网科技(ID:ifeng_tech),作者:萧雨,编辑:姜凡,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ChatGPT的迅速崛起仿佛将世界瞬间带入AI时代。这项新兴技术将如何重塑世界格局?是引领人类走向繁荣,还是带来未知的危机?过去一年,生成式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突破创造性瓶颈、实现机械自动化、探索全新的学习与教学模式。然而,另一部分人则忧心忡忡,认为这项技术可能以更具破坏性的方式扰乱社会秩序:制造虚假信息、冲击就业市场,甚至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威胁人类安全。面对这一新兴力量,全球科技领袖、立法者与研究人员正积极寻求应对之策。OpenAI CEO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等业界人士呼吁AI巨头率先引导监管,将重点转向未来潜在威胁,特别是“灭绝风险”。而欧盟政客等群体则更关注当下风险,主张严禁危险用例。质疑者则指出,过度限制可能扼杀AI的积极应用。与此同时,许多小艺术家们迫切希望获得一个承诺——他们不会被机器取代。为了深入了解公众对AI的真实态度、期待与恐惧,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联合沃克斯传媒旗下分析研究团队及The Circus咨询公司,对2000多名美国成年人展开调查,揭示他们对AI的看法、感受与担忧。调查结果显示,尽管AI技术充满未知与魅力,但许多人尚未接触过AI,许多人对它仍怀有恐惧,而许多人依然对其未来应用充满期待。你使用过AI吗?AI技术正迅速普及。图像生成器与大语言模型成为新创企业的核心竞争点,驱动着各类热门应用的功能创新。然而,尽管AI相关报道铺天盖地,但公众对这类新工具的实际使用率仍然较低,尤其是在专用AI产品上。调查显示,AI工具的使用群体明显偏向年轻用户,千禧一代(1980-1999年出生)和Z世代(1995-2009年出生)是AI工具的主要使用者。大多数人听说过ChatGPT,但微软必应和谷歌巴德的知名度相对较低。57%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或听说过ChatGPT,相比之下,微软必应和谷歌巴德的数据分别为46%和38%。总体来看,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使用过AI工具,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些工具背后的开发公司。尽管AI领域涌现出Stability AI、Midjourney等新秀,但主导这一领域的仍是大型科技公司。OpenAI是一个例外,考虑到其270-290亿美元的估值以及与微软的战略合作,它已堪称大型企业。AI将产生重大影响吗?尽管目前人们对AI工具的使用有限,但在AI对世界影响的问题上,公众的期待值却异常高涨,甚至超过电动汽车、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非同质化代币(NFT)。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74%)的受访者认为AI将对社会产生重大或适度影响,这一比例高于电动汽车的69%、VR的60%、AR的52%以及NFT的34%。AI的主要用途最近这一波AI热潮的主要驱动力是生成式AI:它可以生成文本、辅助头脑风暴、编辑文字、创建图像、音频和视频。目前,这些工具正迅速融入专业系统,例如Photoshop可以对部分图像进行重新构想,但对大多数用户而言,它们通常需要大量指导才能正确使用。调查显示,搜索、头脑风暴和艺术创作是AI的主要用途。在使用AI工具的人群中,创意实验最为常见。人们利用AI创作音乐和视频,编写故事,修改照片。编程等更专业的应用则相对较少。最重要的是,人们一直在使用AI系统来获取答案,这意味着像ChatGPT、必应和巴德这样的聊天机器人可能取代传统搜索引擎,无论这是好是坏。其中一个显著发现是,AI正在扩展人们的创造力。在外媒调查的每一个类别中,使用过AI的人都表示,他们借助这些工具创造了原本无法实现的作品,而艺术品是最受欢迎的创意领域。考虑到AI图像生成器比音频或视频制作工具更为成熟,这一发现并不令人意外。大多数人认为,AI让他们的工作变得更好。例如在艺术品创作上,61%的受访者认为AI提升了作品质量;60%的受访者表示,AI改善了他们的邮件写作。AI剽窃AI也存在令人担忧的一面。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AI图像生成器就是典型例子。这些系统通过抓取网络数据进行训练,但通常未经原始创作者授权。这种做法引发了激烈的社会争议,其合法性也面临诸多诉讼挑战。这些争议正迅速蔓延至其他生成式媒介,如AI歌曲生成。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应对这些道德争议,公众的态度复杂。例如,70%的受访者认为,当AI工具模仿艺术家风格时,艺术家应获得补偿,但大多数人也不希望这些AI能力受到限制。44%的人表示,他们曾要求AI模仿某位艺术家的风格。AI是否该监管?不仅是科技领袖呼吁AI工具在可控环境下发展,超过四分之三(76%)的受访者也认为需要为AI发展制定法律法规。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表示,AI模型的训练必须使用经过事实核查的数据集。78%的人认为,AI生成的数字内容应标注“AI生成”。76%的人认为,未经真人同意生成的深度伪造视频或音频应被视为非法。AI的未来:有喜有忧对于AI的未来,人们的看法明显矛盾,但略偏悲观。在预测AI对社会的影响时,受访者提到了各种潜在危险,从失业(63%)到隐私威胁(68%),再到政府和企业滥用(67%)。人们对这些危险的担忧超过了对AI潜在积极应用的期待,例如新的医疗方法(51%)和经济赋权(51%)。当被问及AI对个人生活、职业生涯及社会的潜在影响时,人们的担忧与兴奋程度相当。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既感到兴奋又感到担忧。数据显示,在AI对社会影响问题上,21%的人感到兴奋,29%感到焦虑,32%既兴奋又焦虑,18%的人既不兴奋也不焦虑。令人惊讶的是,相当多的人认为一些大胆的AI预测是合理的。例如,56%的受访者认为“人类将与AI发展情感关系”,35%的人表示,如果感到孤独,他们愿意这样做。目前,AI行业许多人都在警告AI系统构成的“生存风险”,即超智能AI可能毁灭人类,这一观点备受争议。调查发现,不少人都认同这一观点。38%的受访者认为AI将摧毁人类文明,也许这就是更多人感到担忧的原因。调查显示,51%的人认为AI会有感情。面对AI的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持开放态度。大约一半的美国成年人预计,有感情的AI将在未来某个时刻出现。近三分之二的人对开发这种AI的公司持中立态度。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1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2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3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4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5

AI影响调查:2000人揭秘对AI的希望与恐惧插图6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4日

21:00
2025年11月24日,微软正式宣布将在Windows系统中推出一项创新功能——"语义告别词"。这项功能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口头指令"Bye, Copilot"来优雅地结束与AI助手的交互,真正实现全程语音化操作,彻底告别繁琐的手动退出步骤。值得注意的是,该功能不仅适用于配备Copilot应用的Windows 11设备,还将广泛支持Windows 10系统,展...
21:00
2025年11月24日,谷歌正式宣布旗下智能系统中的Google Assistant语音助手将于2026年3月起全面升级为AI驱动的Gemini智能助手。据悉,包括Android、Wear OS、Google TV以及Android Automotive等主流平台已开始逐步过渡至新一代智能助手Gemini。对于广大用户而言,在2026年3月这一时间节点之前,...
21:00
2025年11月24日,科技圈迎来重磅消息。知名爆料人Evan Blass在X平台上独家发布了努比亚即将推出的两款旗舰折叠屏手机——Nubia Fold与Nubia Flip 3的渲染图,引发全球关注。这两款新机不仅展现了努比亚在折叠屏技术上的持续创新,更预示着其将在高端市场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Nubia Fold作为横屏折叠设计的代表,采用了经典的书本式开...
20:29
2025年11月24日,备受期待的豆包输入法正式与广大用户见面,隆重推出集语音与键盘双重输入模式于一体的智能输入解决方案。这款输入法深度整合了豆包App同款领先的语音模型技术,在语音识别精准度和语义理解深度上实现了显著突破,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流畅输入体验。 豆包输入法特别优化了语音识别功能,全面支持普通话、粤语、闽南语等多种中国方言,同时兼容英语及中英混合...
20:29
2025年11月24日,备受瞩目的米奥会展正式宣布启动H股股票发行计划,并有意向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成功挂牌上市。这一重要战略举措不仅标志着米奥会展在资本运作层面的重大突破,更彰显了其拓展境外融资渠道、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坚定决心。作为业内领先的会展服务机构,米奥会展此次赴港上市承载着多重发展愿景,既能为公司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又能进一步扩大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
20:29
神舟22号飞船即将于2025年11月25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启航,开启一段激动人心的太空探索之旅。此次任务将搭载三名中国航天员,前往中国空间站执行为期约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此次发射将采用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以强大的运载能力将航天员安全送达预定轨道。任务的核心目标在于进一步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推动我国空间...
20:29
问界M6车型即将于2026年第二季度迎来正式上市,目标市场聚焦于25万元级家用SUV领域。这款备受期待的新车将推出增程式和纯电动两种动力版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充分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出行需求。 尽管问界M6的定位与现款问界M5存在部分重叠,但根据赛力斯内部人士的透露,M6并不会取代M5,而是作为产品线的重要补充。未来M5车型将继续保持迭代更新,...
20:29
2025年11月24日,彭博社与调查网站SourceMaterial联合发布的一份深度报告揭示了亚马逊云科技(AWS)在全球范围内的惊人布局。数据显示,AWS在全球50多个国家运营着超过900处数据中心设施,这一规模远超此前市场普遍认知。令人瞩目的是,除了自建的大型数据中心园区外,AWS还在数百个第三方"托管"数据中心租赁空间,这部分算力资源占据了其总资源约...
20:29
2025年11月23日,一则来自美国媒体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社交媒体巨头Meta曾秘密进行一项内部研究,意外发现短暂停用其核心平台脸书,能够显著改善用户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数据表明,参与者在停止使用脸书一段时间后,抑郁、焦虑和孤独感等负面情绪均有明显缓解,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呈现积极变化。 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瞩目,却也让Meta陷入了两难境...
20:29
2025年11月24日,慈星股份正式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这一战略举措旨在加速公司业务拓展,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升级。根据公告内容,所募集的资金将重点投向三大核心项目,全面增强公司在智能针织装备与功能性纺织品领域的竞争优势。 首期项目将建设年产1500台3D一体成型运动针织横机生产线,同时配套50台医疗用特种针织横机及50万...
20:29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正式印发通知,全面启动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这一重要举措紧密围绕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低空装备、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此次示范基地创建将涵盖园区和企业两大主体类型,通过构建创新资源集聚平台和优化产业生态体系,...
20:29
2025年11月24日,科技界迎来重大突破消息。据供应链深度爆料,苹果公司在研发折叠式iPhone上取得关键性进展,成功攻克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屏幕折痕难题,实现了完美无折痕的屏幕设计。这一突破不仅代表了苹果在柔性显示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更预示着智能手机形态将迎来颠覆性变革。 鸿海集团作为苹果的核心代工厂,已迅速响应这一技术革新,专门建立了针对折叠屏手机的高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