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陈桥辉,授权微新创想转载发布。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带有两面性,当前爆火的AI(人工智能)也不例外。AI不仅能高效完成重复性工作,节省人力成本,还能为职场人士提供强大的辅助工具和决策支持,助力提升工作效率和创造力。然而硬币的另一面,传统职业可能面临被取代的风险。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曾公开指出,客服、记账员、售票员等20项工作易被AI取代,随着技术进步,更多职业将面临挑战。为此,Tech星球深入访谈了多位受AI影响显著的职场人士,记录他们在变革中的经历与思考。
35岁职场危机未至,AI带来的危机感先一步到来
讲述人:大厂程序员
目前在一家知名企业担任产品侧程序员的他,曾以参与多款优秀软件项目而自豪。但AI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他开始担忧自己的职业前景。为了提升效率,团队引入AI代码生成器,负责中低端代码编写。35岁的职业危机尚未到来,技术危机却已悄然降临。AI的自动化编程能力令人震惊,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完成复杂任务,大幅减少人工编码需求。过去需要数天手动编写的算法,如今AI工具几分钟即可完成。起初,AI仅辅助代码补全和错误检查,如今已能自动生成代码、优化算法。他发现,AI不仅能提高效率,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面对被取代的现实,他选择主动学习与AI合作,提升算法、架构设计等核心能力,坚信人的创造力仍是AI无法替代的优势。大厂降本增效的趋势下,AI应用将日益普及,但他相信适应变革的人依然能发挥重要作用。
公司为降低成本辞退同事,安排我用AI工作
讲述人:创业公司内容编辑
这位内容编辑的职业生涯始于一家本地互联网创业公司。他曾满怀憧憬,通过撰写和编辑内容与读者分享资讯,与各领域专家合作,打造有深度、有趣味的网络平台。然而,AI编辑工具的兴起,让他的工作面临被取代的风险。生成式AI工具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能生成高质量内容,甚至自动完成资讯整理、数据分析和校对。公司要求他使用百度文心一言等工具进行内容编辑。AI编辑工具在写作和编辑方面的表现持续改进,能分析海量数据学习人类写作风格,并快速生成文章。更令人惊叹的是,AI无需休息,能高效处理大量文章,并利用数据分析能力自动收集整理信息,转化为可视化图表。尽管AI带来诸多便利,但内容编辑的担忧与日俱增。公司因降本已辞退一位同事,主管暗示未来编辑工作将依赖他和AI。这让他意识到,若AI进一步发展,人类辅助角色可能消失。尽管如此,他仍相信人类智慧与AI结合,才能创造更有价值的内容。适应变革是唯一出路,他开始探索如何与AI协同工作。
适应变革是唯一的出路,我学会与AI合作
讲述人:游戏设计公司绘画设计师
作为游戏绘画设计师,他曾激情满满地创造绚丽多彩的游戏世界。但AI新兴技术的出现,让这份激情逐渐消退。当他首次听说AI工具可辅助游戏设计时,既兴奋又不安。AI确实加速绘图过程、提供创意灵感、优化设计,却也威胁着他的核心竞争力。被AI取代的过程是渐进的,起初他仅用AI生成基本元素,减轻负担。但很快,AI能自动生成整个场景,甚至完善手绘草图。AI的速度优势明显,几分钟完成他数小时的工作,且能根据玩家反馈调整设计。这让他意识到,独创性正在被削弱。面对现实,他选择主动学习AI工具,研究算法原理,探索如何与AI合作。他坚信,AI只是工具,无法取代人的创造力。通过不断学习、调整和探索,他希望在这个新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HR为AI招聘系统打下手,让我感到无助和担忧
讲述人:大厂子公司HR
在一家二线城市大厂子公司担任人力资源专员的她,曾以为工作稳定不可替代。但AI的飞速发展让她预感危机。公司引入AI筛选招聘简历系统后,效率大幅提升,重复性工作减少。AI能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快速匹配候选人,精准筛选简历。然而,正是AI的“优秀”,让她从核心招聘环节退居辅助角色,引发对职业价值的担忧。AI的智能化还体现在绩效评估和员工管理上,通过智能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现高效准确的评估。AI还能根据员工需求推荐个性化培训资源,提升学习效果。尽管AI让工作更高效,但她感到自己逐渐失去核心价值,成为辅助者。AI的迅猛发展让她担忧未来,不知工作是否还能存在。她意识到技术进步不可逆转,但如何应对AI带来的冲击,仍让她感到无助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