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是基础,商业模式才是王道。在科技与商业交织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技术大咖亲自执掌企业帅印的案例。乔布斯之于苹果,David Holz之于Matterport,Sam Altman之于OpenAI,都是将理想与创造力完美融合的典范。这些技术狂人凭借非凡的洞察力,为所在企业创造了辉煌。然而,并非所有技术理想都能开花结果。当偏执的技术追求偏离决策时,即便是天才也可能跌入谷底。第四范式CEO戴文渊的遭遇,正是这一规律的生动注脚。如今提及第四范式,业内除了叹息还是叹息:4年亏损近50亿,三次IPO折戟……这个拥有红杉、腾讯、创新工厂等顶级资本加持,且技术实力强劲的行业独角兽,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究其根源,或许要从戴文渊选择专攻决策类AI的那一刻说起。

1选择的路径

在AI技术版图中,决策类AI的研发难度远超认知类AI。它需要处理更复杂动态的问题,涉及逻辑推理、策略选择、效果评估等多元环节,而非简单的数据识别与生成。既然如此,为何第四范式要选择这条充满挑战的”险路”?这背后与戴文渊非凡的履历密不可分。这位科学天才不仅斩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还师从华人首位国际AI协会院士杨强。2015年创立第四范式后,戴文渊便投身AI领域设计应用的探索。初期,他试图打造面向所有AI公司的集成工具,2015年推出的”AI Studio”产品却因市场接受度不足而黯然退场。一方面当时AI开发者群体尚小,对高级工具需求有限;另一方面,第四范式缺乏足够资源支撑产品持续迭代。

经历挫折后,戴文渊基于既有研究成果,推出号称”划时代”的学习系统——先知。该系统通过大规模分布式机器学习框架GDBT,将深度学习简化为拼积木般的操作,用户只需拼接数据与算法即可构建高性能AI应用。产品问世后,关键问题在于寻找落地场景。经过市场调研,戴文渊将目光投向决策类AI这一垂直细分领域。当时该赛道尚属蓝海,许多大型企业因业务复杂、模式多元,急需管理决策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制造业要优化生产流程,零售商要精准预测销量制定营销策略。第四范式在AutoML、迁移学习、强化学习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恰好与决策类AI的技术路径高度契合。

凭借领先技术,第四范式在短短几年内服务了数十家大型客户,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五大行等国企。2020年推出的SageOne软件定义一体化解决方案,更是突破传统机器学习维度限制,支持万亿维特征处理,使决策类AI能应对更复杂高维数据。然而,短暂风光后,问题逐渐浮现。

2定制化之累

决策类AI的”非通用”特性,决定了其必须与企业具体业务场景深度绑定。不同决策问题往往具有独特目标、约束、数据和环境,难以套用通用解决方案。以物流公司为例,若要优化总行驶距离和成本,必须考虑配送中心数量、货车车型、客户优先级等众多因素。这种非标准化需求,导致第四范式需为每个客户定制研发,研发成本持续攀升。2019-2022年上半年,其研发支出中技术服务费占比分别为30.7%、51.2%、67.3%和74.3%,且定制化成果难以复用,造成成本摊薄困难。

更棘手的是落地化过程。第四范式提供的决策类AI平台本质是底层技术能力,而非现成解决方案。客户需根据具体场景和数据特点进行定制开发,往往还需额外聘请技术公司协助落地。如Sage HyperCycle自动决策类机器学习平台、Sage AIOS企业级AI操作系统,本质上都是可定制适配的AI平台。用户不仅需掌握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算法理论,还要具备数据处理和特征工程技能。若缺乏专业能力,使用门槛极高。若以购车比喻:百度、腾讯、阿里等巨头要么直接提供成品车(如腾讯大模型商店),要么提供易用造车平台(如百度飞浆),而第四范式仅提供定制化引擎,用户还需自行设计车身、底盘等,大幅增加了使用成本和落地难度。

3正确的”错路”

除了高昂的定制化研发成本和困难的落地过程,以大客户为主的业务模式也限制了第四范式的盈利灵活性。IDC数据显示,超过60%使用AI决策支持的企业是年收入超10亿美元的大型企业。大企业因数据量、变量、场景、目标等更复杂,需要更高决策效率。第四范式选择服务大企业本无可厚非,但大客户需求复杂多样,建立信任周期长达1-2年,招投标流程动辄半年,导致获客成本居高不下。2019-2021年,其营销开支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29.56%、26.32%、22.54%。此外,大企业回款流程复杂,应收账款周转率低,资金回流缓慢。

面对困境,第四范式尝试整合通用模块导入”先知”系统,但这类表层数据处理、模型训练模块,面对不同任务场景仍需大量定制化调整。如同为每个客户量身定制服装:通用模块仅是基本布料,而客户身材、喜好、场合各不相同,即使有通用材料,仍需二次设计和裁剪。

纵观第四范式的决策类AI之路,我们发现其确实走了条”正确的错路”。技术传播如同生物繁衍,唯有兼容更多环境才能实现最大延续。苹果Macintosh通过图形界面让计算机平民化,英伟达通过CUDA等软件平台成为AI基建之王。若第四范式坚持定制化服务,其臃肿的研发团队和居高不下的研发费用将难以维系。除非能开发出通用化系统取代定制化服务,否则第四范式盈利之路仍暗淡无光。

最新快讯

2025年07月18日

21:35
2025年7月18日,北京时间正式公布,全球知名投资机构Northland Capital对云计算服务商CoreWeave的评级与目标价双双飙升,将原定85美元的目标股价大幅上调至惊人的165美元,增幅高达94%。这一激进的市场操作不仅彰显了分析师对CoreWeave未来增长动能的极度看好,更揭示了该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作为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领...
21:35
7月18日,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NSE)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基金当日净卖出价值高达289亿卢比的印度股票。这一显著的资金流出行为,不仅揭示了国际投资者对印度股市短期内的调整态度,更反映出全球资本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谨慎情绪。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多重市场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地缘政治风险、经济增长预期变化以及全球流动性结构调整等。分析师指出,虽然短期资金...
21:35
2025年7月18日,北京时间,国际投资银行高盛发布最新经济预测报告,明确指出土耳其央行将在7月24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时,将基准利率下调350个基点,最终降至42.5%。这一历史性降息举措,旨在有效缓解国内经济持续放缓的压力,通过降低借贷成本来刺激消费需求与商业投资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息决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土耳其央行在近一年来为应对复杂经济形势所采取...
21:35
2025年7月18日,Stellantis集团成功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会议以压倒性票数正式批准了首席执行官Antonio Filosa担任董事会成员及执行董事的任命。这一重要决策不仅是对其领导能力的认可,更标志着Antonio Filosa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值得注意的是,Antonio Filosa早在6月23日便已正式履新Stellanti...
21:35
2025年7月18日,上海正式启用算力监测调度平台,标志着本市算力资源迈入统一监测与智能调度的新时代。这一创新平台不仅实现了对全市算力资源的实时监控与高效分配,更与中国算力平台(上海)实现深度互联互通,为构建“算力+数据+行业场景”的协同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当日举行的平台生态伙伴签约仪式上,多家行业领军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将携手推动算力资源...
21:34
2025年7月17日,延华智能高级管理人员张泰林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系统成功减持公司股份63,700股,此次减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0.0089%。减持操作完成后,张泰林仍持有公司股份191,450股。根据相关公告,本次减持行为完全符合《公司法》及相关监管规定,且与此前已披露的减持计划保持高度一致。此次交易进一步体现了公司管理层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同时也为股...
21:34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沪深两市市场呈现震荡态势,其中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的个股数量达到惊人的587只,且这些个股的资金净流出状态已持续5日或更长时间。在这批资金持续撤离的个股中,赛托生物的表现尤为突出,其资金净流出持续时间长达21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与此同时,赛力斯则因资金净流出规模巨大而备受瞩目,单日净流出金额高达41.44亿元,显示出该股在...
21:34
7月18日,中电港在官方互动平台正式回应投资者关切,确认其作为英伟达核心合作伙伴,在中国市场承担着重要的分销业务角色。尽管公司方面出于商业保密考量,未对外披露具体的合作模式与细节,但明确表示该业务板块与公司整体战略高度契合,完全符合其正常且可持续的经营发展需求。此次确认不仅彰显了中电港在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也为市场进一步了解其业务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展...
21:34
7月18日,迦南科技正式发布重要公告,宣布控股股东迦南集团将启动大规模股份减持计划。根据公告内容,迦南集团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两种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最高不超过1493.27万股,这一数量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3%。与此同时,公司董事黄斌斌也计划参与减持,拟减持股份不超过168.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约为0.3381%。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减持方均选择了集中竞价或...
21:34
华大九天于7月18日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公司两大股东大基金和上海建元将启动股份减持计划。根据公告内容,此次减持将主要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两种方式进行。其中,大基金作为主要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0.5%的股份;而上海建元则拟减持不超过1%的公司股份。值得注意的是,两家股东此次合计减持比例将严格控制在公司总股本1.5%以内,确保减持行为在合理范围内进行。...
21:34
2025年7月18日 夜盘期货市场迎来活跃交易,多主力合约表现亮眼。燃油、低硫燃油、原油、氧化铝及沪银等品种均强势上涨,涨幅普遍突破1%关口,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动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铁矿石、20号胶等工业品则小幅承压,价格出现回落。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能源类商品近期表现与国际油价反弹密切相关,受成本端支撑明显。而工业品市场则呈现复杂分化格局,受供需关系及宏观经...
21:34
2025年7月18日傍晚时分,备受瞩目的北京至丽水航线迎来首架进港航班,平稳降落在新建成的指定机位上这一历史性时刻宣告着,浙江第八座民航运输机场——丽水机场正式揭开运营序幕。作为长三角地区航空网络的重要补充,丽水机场的投用不仅极大提升了浙西南地区的交通便捷度,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业内广泛关注的长三角首个专业航空货运枢纽嘉兴南湖机场,以及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