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一则关于河南16岁男孩沉迷女主播打赏2万元学费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国内媒体报道,这位化名为小明的少年在短短数月内,将全部学费挥霍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引发了家庭经济危机和社会热议。
小明父亲近日准备为儿子缴纳学费时,惊愕地发现银行卡里原本的3万多元余额仅剩300余元。经过询问,他得知这笔巨款竟被16岁的儿子用于打赏女主播。据透露,从2024年12月至今年8月,小明多次在深夜10点后向视频平台进行充值消费,累计打赏金额高达2万多元。小明坦言自己产生了消费成瘾,因为主播能够提供强烈的情绪价值,打赏后他能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感。
“虽然每次充值时都会收到扣款提醒,但我根本不在意。”小明解释道。他父亲也承认,由于疏于管理支付密码,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然而在联系平台申请退款时,却因小明已年满16周岁而只能获得部分退款。
记者就此事件联系了涉事视频平台客服。客服人员表示,如果确认是未成年人在无监管情况下消费,平台首次可以申请全额退款。针对小明父亲提出的异议——小明刚满16岁,部分消费行为发生在16周岁之前——客服建议耐心等待申请审核结果,目前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法律专业人士指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小明年满16周岁之前的消费行为,父母有权代为追还;而年满16周岁之后的消费行为,则可能无法退还。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部分青少年网络消费成瘾的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的深刻反思。如何平衡网络娱乐与未成年人财产保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