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遗忘的球馆,如何焕发新生?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懒熊体育(ID:lanxiongsports),作者:李和利,微新创想经授权发布。西雅图中心体育馆坐落于西雅图市北部,这座始建于1962年世博会场馆,曾作为NBA西雅图超音速队的主场长达41年(1967-2008)。然而,随着超音速队的迁离,这座体育馆也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与活力。
超音速队的离去并非偶然。2006年,球队老板霍华德·舒尔茨(星巴克创始人)接手球队后,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为改善球队收入,他向西雅图市政府申请2.2亿美元公共资金,用于扩建体育馆。然而,由于西雅图市民在2006年通过一项倡议,要求公共资金投资职业体育设施必须具备“公允回报”(即不低于30年期美国国债回报率),舒尔茨的扩建计划因成本过高而搁浅。
无果之下,舒尔茨决定出售球队。2006年,俄克拉荷马商人保罗·贝内特以3.5亿美元收购超音速队,并承诺若能在西雅图郊区新建现代化球馆,将把球队留在当地。然而,贝内特同样未能获得5亿美元公共资金,最终于2008年将球队迁至俄克拉荷马城。NBA内部甚至流传着贝内特本就打算迁队的说法,其家乡俄城才是最终目的地。
超音速队离开后,西雅图中心体育馆陷入沉寂。尽管偶尔举办大型赛事,但这座曾经见证NBA辉煌的场馆,已难以匹配西雅图作为国际都市的雄心。
2016年,西雅图市政府公开招标体育馆更新改造方案,提出七大目标:打造世界级竞技场、融入周边社区、降低公共财政参与、实现可持续运营、减轻交通影响、保障工人权益,并提升西雅图中心活力。
招标吸引了两大联合体参与:由AEG和Hudson Pacific Properties组成的Seattle Partners(SP),以及成立仅一年的Oak View Group(OVG)。OVG看似实力薄弱,实则暗藏玄机——其创始人Tim Leiweke曾是AEG总裁兼CEO,参与过斯台普斯中心等众多场馆开发,堪称体育场馆界的“老江湖”。
这是一场新老对决。OVG的设计方案大胆激进:采用原址拆除重建,地下空间全面扩展,总建筑面积达7.4万平方米,远超原规模。相比之下,SP的扩建方案仅在南侧区域延伸,受限于原有结构,设计空间受限。
在冰篮转场座席布置上,OVG采用可伸缩座椅,最大化观赛体验;SP则选择便携式地板座椅,牺牲了部分优质观赛区域。大屋顶遗产保护方面,OVG完整保留原有设计,通过临时支撑结构吊装屋顶施工,虽成本增加,但完美传承了城市记忆;SP的扩建方案则无法完整保留屋顶,可能影响遗产评级。
社区联系上,SP更胜一筹,计划通过艺术文化线路串联体育馆与周边大学,激活区域活力。OVG则聚焦场馆本身,缺乏社区协同设计。
融资方案成为关键分水岭。OVG计划2.77亿美元自有资金+1.97亿美元私人贷款+0.5亿美元历史税收抵免+0.4亿美元城市增量税收再投资;SP则依赖2.71亿美元自有资金+2.5亿美元城市债券融资。OVG的私人贷款方案更符合招标要求,且分两步进行:5年工程贷款(高盛牵头银团模式)+25年长期借款,最终由私募债券投资者承接。此外,OVG承诺设立5000万美元资本储备基金,并建议将4000万美元增量税收再投资于场馆。
球队引进方面,OVG联合西雅图海妖队成立新场馆运营主体,持股51:49。2017年,NHL批准西雅图扩张特许经营权,海妖队成为新主场常驻球队。OVG创始人Tim更拉上亲弟弟Tod(西雅图海妖队CEO)共同投资,两兄弟曾分属NBA和NHL不同俱乐部,如今却因西雅图结缘。
2021年,改造后的“气候承诺球馆”正式开放,造价11.5亿美元(超预期),亚马逊冠名权20年3-4亿美元,并承诺到2024年清除一次性塑料。这座拥有18100个座位的场馆,成为全球首个获净零碳认证的竞技场。
SP退出竞标时质疑OVG的交付能力,但Tim兄弟的豪赌已证明决心。私人贷款虽成本更高,却避免了公共债券的束缚。如今,这对老将能否驾驭这艘“航空母舰”,继续书写西雅图体育新篇章?时间将给出答案。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