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正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低价团购的盛行正将行业推向一条难以回头的“不归路”。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ID:hongcan18),作者曾宪天,编辑方圆,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低价团购看似诱人,实则可能让餐饮业陷入困境。“两道硬菜,两道素菜,送茶位送甜品,免费米饭、水果、饮品,只要99元?”近日,消费者小洁在抖音上刷到这样的团购优惠视频,毫不犹豫地购买了数张团购券。小洁对红餐网表示,这个套餐看起来足够3-4人享用,确实非常划算。但她也充满疑惑:如果计算门店的人工、租金、水电等成本,商家靠这么低的团购价格真的能盈利吗?

01 低价团购盛行,商家与消费者陷入“双输”怪圈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

低价团购真的让消费者占到便宜了吗?这是红餐网采访行业人士的首要问题。某餐饮品牌负责人Q先生以一个真实案例向红餐网展示了低价团购的内幕。他表示,有商家推出66元的“吃文昌鸡”套餐,但实际文昌鸡的采购成本可能高达60元,更不用说其他成本了。在这种情况下,商家要保留利润空间,只能采用低品质、低成本的食材来制作团购套餐。“团购产品价格内卷,餐饮商家很难有利润空间,必然会将相关产品按照低品质、低成本的模式来操作。”Q先生直言,“这样其实挺伤害消费者的。很多消费者只能看到表面的所谓性价比,以为占了商家便宜,实际上便宜大概率没好货,背后藏着大量猫腻。”

低价团购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也让餐饮商家陷入困境。红餐网专栏作者、美食家西哥曾在朋友圈里分享了对低价团购危害性的思考。他认为,低价团购最大的危害不在于做一单亏一单,也不在于容易招来“羊毛党”,而在于对正价优质客群的不可逆损害,以及让商家难以回归正价销售。西哥以一个场景为例进一步说明:假设你是一家餐饮品牌的老用户,充卡办了会员,突然发现一直花100元/份点的牛肉,隔壁桌买了低价团购的客人竟然只花78元就吃到了,而且这78元的套餐还包含了另外的五菜一汤。此时的你,是否瞬间感觉被背刺,对餐饮品牌再无好感?试想一下,以后这家餐饮品牌再以100元正价卖牛肉给你的时候,你还会接受吗?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1

西哥还指出,餐饮商家加入低价团购的内卷后,此前宣扬的食材故事、产品设计、文化植入、品牌信任度、营销策略等积累,都有清零的风险。在蒋毅看来,商家每天都在盘算如何让78元六菜一汤的极致低价团购产品再低5元,甚至再低10元,进入到这种死局后,其实早已没有了未来。“无限低价内卷的背后,是餐品、服务的下降,甚至是餐饮产业的崩坏。”红餐网专栏作者、豪虾传创始人蒋毅更是直言,愈演愈烈的低价团购,是餐饮行业的一种倒退。

商家和消费者双输,那这场低价团购的游戏为何还会如此泛滥?一位不愿具名的餐饮商家对红餐网表示:“我们其实也挺无奈的,不做不行。”在他看来,如今是线上营销时代,很多平台基于线上流量的逻辑,会将优惠、低价团购产品作为品牌露出的权重项。如果餐饮商家不上线类似的低价团购产品,便得不到优先推荐和露出,线上的流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意甚至可能一落千丈。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2

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了复盘。他认为,低价团购盛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餐饮消费承压,消费较低迷;二是今年以来,餐饮店的竞争压力加剧,只能血拼抢客;三是线上平台的推动,放大了低价团购产品的传播效应。“之前可能只有小部分人在吃饭前会想到去团购,但是现在经过平台的传播,很多人在消费之前都会先去平台看一下有没有低价的团购套餐,并且逐渐养成了习惯。”陈洪波说道。他进一步指出,如今几乎所有餐饮品牌都在用打折的方式来瓜分流量池,长此以往,消费者愈发养成了购买低价团购的习惯,品质好、服务好的正价餐饮产品愈发无人问津,进而让更多的平台、品牌不得不加入到这场低价团购的内耗中,行业便会掉进恶性循环的漩涡。

02 劣币驱逐良币,难以改变的恶性循环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3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增超202.2万家餐饮经营主体。餐饮业的新店越开越多,一大批跨界而来的参与者不断涌入,这些新入局者往往更容易跟风加入这场低价团购的内卷中。因为,低价团购往往有一套看似很有道理的逻辑说辞:低价是引流用的,客人到店后餐饮商家可以通过店里的产品、服务将其转化为私域流量,提升营收业绩。

“低价团购的逻辑具备一定的迷惑性,餐饮新手们很容易病急乱投医。”蒋毅对红餐网表示,很多餐饮新手们并不了解当年“千团大战”的惨烈,很容易相信所谓的“引流逻辑”。蒋毅指出,当年团购网站的“千团大战”,主要就是针对低价团购产品的价格战内卷,与如今的情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当年的结局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大量团购网站倒闭,参与其中打价格战的餐饮品牌也同样大量退场。”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4

这样的崩坏往事其实早已证明了低价团购的不可持续性。用户能够买到各路品牌的低价团购产品,哪家便宜就买哪家,毫无忠诚度可言。这也就导致商家让利甚至亏本推出的团购产品,短期内能带来一定的流量,但却很难实现复购以及完成私域会员的转化,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

“有些连锁品牌、快招品牌热衷于玩低价团购,因为他们不靠产品利润来赚钱。”有餐饮行业人士对红餐网表示,这类品牌寻求的其实是短期内的门店流量暴涨,低价团购的模式比花钱雇人排队更有效。对这类品牌而言,营造出品牌火爆的“假象”后,可以更好招揽加盟商,赚的是品牌加盟、供应链的钱。如果新手入局盲目跟进,跟对方打价格战,很可能会让自己的生意难以为继。

低价团购盛行:餐饮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插图5

但,要独善其身并没有这么容易。对于不赚钱甚至亏钱的低价团购,很多时候并非商家主动要为之。当周边餐饮店或者同类竞品用低价团购活动抢客时,很多餐饮商家也会被裹挟,不得不跟进上线低价团购产品来稳住客流。红餐网采访的多位餐饮商家,对低价团购都有十分清晰的洞察和认知,但仍旧处于被裹挟的状态,被动上线了一些低价团购。不少人悲观地表示,低价团购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玩法,但商家们并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短期内这样的情况也难以被改变,“几乎看不到希望”。

03 餐饮团购,早已变了味

追本溯源,团购产品最初的逻辑其实并没有太大问题,如今之所以对行业造成诸多破坏性的影响,是因为团购模式已经“变味”乃至“畸形”了。“早期的团购,其实是十分克制,有一定门槛和规则的。”椰妹联合创始人张长全对红餐网介绍称,比如原价200元的套餐,团购优惠价为168元,通过网站等形式对用户展示,有兴趣的用户可以选择购买。同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比如24小时),销售数量达到一定门槛时(比如300份),这样的团购优惠价格才会生效。张长全坦言,这些数字背后都是有门道的,比如商家测算过,要卖掉300份,这样的优惠价格才比较划算,如果达不到销量数据,平台会把款项退还给用户,对于商家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从这个角度来看,团购的本意是将零售变成批发的薄利多销,其实是符合商业逻辑的。然而随着团购的畸形演变,相关门槛、规则早已消失,价格也变得越来越夸张。“常态化的低价,会让低价失去意义。”红餐网专栏作者翟彬表示,最初的团购模式,本意的确是引流,给品牌更多向用户展示、让用户到店体验的机会,整体的引流属性大于交易属性。

在他看来,如今的团购模式已经被无止尽的低价竞争带偏了,很多餐饮商家将注意力过分聚焦在与竞品进行价格战内卷,只看短期交易数据和用户增长,有商家甚至区别对待团购用户。“跳出无下限的低价团购竞争,行业才能找到更多发展空间。”翟彬说道。陈洪波也认同翟彬的观点,他直言,“低价团购,很可能会让餐饮业走上一条‘不归路’,身处其中的餐饮商家们一定要保持理性。”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4日

20:38
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作者顾韩,经站长之家授权转载发布。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以来,各大视频平台对男性观众的争夺愈发激烈。男频大IP本被视为撬动男性市场的有效策略,但实际效果却屡屡不尽如人意。以今年暑期档真人版《凡人修仙传》为例,当“扑没扑”成为全网热议话题时,其市场反响已不言自明。尽管该剧在打戏特效和内核表达上并未重蹈《斗破苍穹》《武动乾坤》等前...
20:38
8月12日,一起由寄生虫感染引发的严重贫血病例在广州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24年初,68岁的张阿姨开始频繁出现头晕症状,经当地医院检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起初,张阿姨并未将此症状放在心上,依然坚持日常生活与农活。然而到了今年7月,她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持续性极度疲劳和严重乏力让她难以正常活动,脸色蜡黄,甚至连短距离行走都感到呼吸困难。意识到病情恶化,张阿姨立即...
20:38
微新创想8月14日重磅报道,一则来自格陵兰岛的惊险瞬间,通过游客镜头震撼呈现。在塞尔米利克峡湾这片壮丽的冰海之境,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奇观让世界屏息。据目击者描述,一座长达数百米、高近30米的巨型冰山突然发生崩塌,犹如山崩地裂般在平静的海面掀起滔天巨浪。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座冰山在短时间内体积竟缩水了80%,其崩解之势之迅猛可见一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险情,游客们...
20:38
8月14日,天普股份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尤建义正在积极筹划一项重大事项,该事项或将对公司控制权产生重大影响。为避免股价异常波动,保障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将于8月15日起暂停交易,预计停牌时间不会超过两个交易日。目前,相关事项仍处于内部筹划阶段,所有细节尚未最终确定。天普股份表示,将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并及时向市场披露最新动态,确保信息透明,维护股东...
20:38
2025年8月14日,长亮科技正式发布其2025年半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总额为6.6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出现了5.64%的下滑。更值得关注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录得亏损1910.85万元,而去年同期同期则实现了183.7万元的盈利。这一业绩变化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挑战与压力。 尽管面临整体营收和利润的波动,长亮科技在数字金融业务领域表...
20:38
顺灏股份(002565)于8月14日正式发布了其2025年半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上半年取得了6.2亿元的营业收入,相较去年同期出现了12.19%的下滑。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3330.34万元,实现了23.11%的显著增长。这一业绩表现充分展现了公司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稳健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也预示着公司在调整期内取得了积极...
20:38
华映科技(股票代码:000536)于8月14日正式发布了其2025年半年财务报告,详细披露了公司上半年的经营状况。报告显示,公司整体营收达到了7.21亿元人民币,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营收出现了16.59%的显著下滑。这一数据反映出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公司业务增长带来的挑战。 在盈利能力方面,华映科技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76亿元。尽管亏损额度...
20:38
8月14日,气派科技(股票代码688216)正式发布2025年度定向增发股票预案,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根据公告内容,公司计划以每股20.11元的发行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790万股新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9亿元人民币。此次募资将专项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以强化资金链安全,提升运营效率。 本次定向增发的核心发行对象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梁大钟、白瑛及其子...
20:38
2025年8月14日,备受市场关注的贝斯特(股票代码:300580)正式披露了其2025年半年财务报告,展现了公司稳健的发展态势。报告显示,公司在上半年的经营业绩中,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人民币,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2.73%,这一增长幅度虽不算惊人,但体现了公司在市场环境变化中的适应能力。更为亮眼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1.48亿元,同比增...
20:38
8月14日传来重要消息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复同意其发起设立人保启元惠众(北京)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请这一关键进展标志着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正加速落地稳步推进 此次获批不仅彰显了监管机构对保险资管行业创新发展的支持更体现了保险资金运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坚定步伐作为业内领先的资产管理机构中国人保资管此次布局私募基金管理领域将...
20:38
8月14日晚间,重庆啤酒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将向嘉士伯啤酒(佛山)有限公司实施6亿元人民币的增资计划。这一战略举措旨在精准满足佛山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经营发展需求,同时通过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财务稳健性和资本运作效率。根据公告内容,此次增资完成后,嘉士伯啤酒(佛山)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将成功提升至6.1亿元人民...
20:38
8月14日,全球航运业领军企业马士基发布紧急通报,其旗下的一艘大型集装箱船在利比里亚海岸附近遭遇严重火灾事故。据最新消息,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事故发生在周三,时至今日大火仍未完全扑灭,船员们正紧急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火势蔓延。由于火势持续,目前尚无法准确评估船上所载货物的具体损失情况,但此次事件已对相关航运线路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海事部门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密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