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最近的一系列操作,似乎将数据变现和订阅服务摆在了优先位置。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微新创想经授权发布。在互联网世界里,“流量”是一个几乎无法绕开的词汇,它不仅是用户在产品上花费的时间与注意力,更是消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驱动力。每一家互联网企业都致力于吸引并留住用户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自家产品上投入更多时间。然而,如今却出现了反常现象——一些互联网平台开始主动限制用户使用,甚至“赶客”上门。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早间,数以万计的推特用户遭遇无法发布推文的困境,系统提示“达到浏览上限”,随后“超出速率限制”和“推特宕机”成为实时热搜话题。面对这场风波,埃隆·马斯克迅速发推解释,称推特已启动紧急临时措施应对。据悉,该措施将认证用户每日阅读推文上限设定为6000条,未认证用户为600条,新注册用户则限制在300条。不久后,马斯克又宣布将逐步放宽限制,计划将认证用户上限提升至8000条,未认证用户上限增至800条,新注册用户上限则提高到400条。这一系列变动引发了用户不满,”再见推特”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有人质疑这是为了表达不满,也有人认为是在故意制造事端,一个冒充马斯克的账号更是模仿其口吻发布推文,声称限制浏览量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推特成瘾”,为世界做一件好事。然而马斯克并未理会这些争议,反而转发并调侃该账号,建议其“从恍惚中醒来”,多关注现实生活。作为社交平台和微博客服务软件,推特的魅力在于用户分享动态和想法的自由。如果限制用户浏览,无疑会扼杀创作欲望,导致内容枯竭。这一点,相信马斯克心知肚明。互联网产品的广告变现基础正是流量和用户使用时间,限制用户浏览量无异于主动削弱广告价值。重振广告业务、挽回广告主青睐,本是推特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为此,马斯克聘请了NBC环球的前任广告主管琳达·亚卡里诺担任推特CEO。琳达·亚卡里诺在NBC环球期间负责广告销售和合作伙伴关系,擅长在Apple News、推特和YouTube等平台分发内容、拓展广告主,曾管理超过130亿美元的年广告收入。她上任后迅速着手改造推特的广告体系,计划推出全屏有声视频广告等新措施。既然如此,为什么马斯克要限制用户浏览推文呢?实际上,在上周末,马斯克更关注的是第三方对推特数据的“极端程度抓取”。过去几个月里,马斯克多次指责微软、OpenAI等公司非法使用爬虫抓取推特数据,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为此,推特在5月份致信微软,要求审查其非法抓取数据的违规行为,并暗示可能采取进一步措施。马斯克的核心立场是:抓取推特数据可以,但免费抓取绝不可行。早在今年2月,推特就已停止免费提供API接口,改为收取费用。基础级API每月需100美元,面向个人用户,每月可读取1万条推文;初创企业版本每月5000美元,可读取100万条推文;更多数据访问需申请企业权限。限制用户浏览推文,实际上也是在限制爬虫。根据推特的临时措施,未认证用户每日可访问800条推文,按每条推文15秒浏览时间计算,需花费200分钟才能“用完预算”。而网络爬虫的效率远超人类,只需设计合适的抓取规则,每秒采集100条数据轻而易举。通常,网站会部署反爬虫策略,如单IP频繁访问检测、Cookie识别或验证码等。然而,一个有效的反爬虫策略需要强大的安全技术团队。可惜的是,马斯克去年秋季入主推特后的大规模裁员,导致大量技术人员流失,甚至解雇了本不该被解雇的关键人员,如今不得不重新招聘。在这样动荡的环境下,推特维持稳定运行已属不易,更无力与爬虫斗智斗勇。因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推特限制用户浏览推文数据,很可能是因为无法区分真实用户和爬虫,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发力广告业务是挣钱的一种方式,向AI企业卖数据则是另一种途径。但如今两者似乎产生冲突,马斯克选择了后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数字广告复苏仍不确定,但AI热潮势不可挡,AI企业对数据需求旺盛,卖数据相当于“躺着赚钱”。此外,区分认证和非认证用户差异,也是马斯克推动的重要工作。为了看到更多推文,部分用户会选择购买订阅服务,认证用户越多,越能证明马斯克的成功。总而言之,马斯克这一波“赶客”操作,无非是在广告收入、数据变现和订阅服务之间,选择了后者。【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1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2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3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4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5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2日

01:44
2025年11月22日,谷歌正式在美国市场推出其革命性的数据分析平台——BigQuery AI。这一创新平台由谷歌公司自主研发,通过深度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海量数据分析能力。BigQuery AI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自然语言查询功能,用户只需用日常语言即可轻松获取所需数据,极大降低了数据分析的技术门槛。此外,该平台还能自动生成深度洞察报告...
00:37
2025年11月21日,招商银行正式宣布旗下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正式开业运营。作为招商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招银金融投资落户深圳,其初始注册资本高达15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创下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领域的最高纪录,彰显了其在资本市场的雄厚实力与战略地位。 此次招银金融投资的获批开业,是招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化金融改革的...
00:37
2025年11月22日,京东方A通过官方互动平台发布重要声明,重申公司与全球合作伙伴之间保持着紧密且稳定的合作关系,各项业务均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推进。针对近期韩媒报道某大客户突然取消其LTPO面板订单的传闻,京东方A明确表示该信息纯属不实报道,公司对此不予置评,同时对该传闻给市场带来的误解深表遗憾。作为行业领先的显示技术企业,京东方A始终高度重视与各合作伙伴的...
00:37
2025年11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对外发布一则令人高度关注的公告,宣布已启动针对武田制药旗下药物Adzynma的深度安全调查。此次备受瞩目的调查行动将全面聚焦于美国境内使用该药物治疗的未成年患者群体,重点排查其与儿科患者死亡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 FDA在官方声明中明确指出,他们已接收到多例涉及Adzynma使用的不良事件报告,...
00:37
2025年11月22日,山东路桥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其子公司山东省路桥集团及控股子公司将共同参与潍坊至邹城高速公路沂源至邹城段一至三标段的投标工作。这一战略性布局标志着公司进一步深耕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决心。据悉,该工程三标段合同预估总额高达102亿元,而公司各参与子公司承诺的投资额合计最高不超过14.57亿元,展现了公司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市场的策略。 ...
00:37
近日,恒大汽车体系内两大核心企业——恒大智能汽车(广东)有限公司与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完成了一项关键性的工商股权变更。根据最新企业信息显示,这两家公司的原股东已悉数退出,新增的控股股东为广州聚力现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后者已正式成为这两家公司的全资母公司。这一重大调整发生在广州地区,不仅涉及两家企业,更标志着恒大汽车核心资产的一次重要重组。 广州聚...
00:37
2025年广州国际车展期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重要场合发表讲话,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战略目标:预计到2026年,与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达成合作的车型数量将突破80款。这一消息不仅彰显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雄心壮志,更凸显了其快速构建并扩展合作生态的坚定决心。 据悉,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作为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核心布局,专注于...
00:37
乐道汽车于11月21日在广州车展重磅推出L90黑骑士特别版车型,全球限量999台,彰显其独特尊贵地位。新车提供灵活的大六座与大七座布局选择,满足不同家庭的出行需求,整车售价定为30.68万元,同时推出极具吸引力的BaaS电池租用方案,租用价格为22.08万元,让用户以更低的门槛享受高端出行体验。新车计划于12月初正式启动交付,广受期待的消费者将有机会率先体验...
00:37
2025年11月22日,我们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这一时节标志着太阳到达黄经240°,气温普遍降至0℃以下,降水逐渐由雨转雪,但雪量通常不大。北方地区将正式进入供暖季,此时需警惕"暖气病"带来的健康隐患,而南方部分地区则有吃糍粑的习俗,寓意着丰收与团圆。全国多地普遍吹拂西北风,黄河以北地区或将迎来今冬初雪,为寒冷的冬季拉开序幕。 专家提醒,小...
00:05
2025年11月21日,OpenAI重磅发布《GPT-5 科学加速报告》,全面展示了GPT-5在数学、物理、生物学等前沿科学领域的实际应用成果。这份报告揭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科研突破,为学术研究注入全新活力。 数学家们惊喜地发现,GPT-5能够快速生成复杂的数学公式并完成严谨的证明过程,极大提升了研究效率。物理学家则利用GPT-5进行对称性分析,帮助破解复杂...
00:05
2025年11月22日,在备受瞩目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育碧首席执行官伊夫・吉尔莫向外界释放了一个重磅信号——生成式AI技术已深度融入公司日常运营,并被视为游戏行业即将到来的重大转折点。这位行业领军人物用极具分量的语言形容这一变革,直言其影响力"堪比从2D到3D的飞跃",标志着游戏开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吉尔莫详细阐述了生成式AI在育碧的具体应用场景。据他透...

2025年11月21日

23:35
2025年11月21日,禾盛新材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公司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根据公告内容,公司控股股东赵东明及其一致行动人蒋学元、上海泓垣盛将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所持公司18.00%的股份悉数转让给上海摩尔智芯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此次交易涉及的股份数量高达44,660,220股,转让价格为33.71元/股,总交易金额约为1.51亿元。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