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最近的一系列操作,似乎将数据变现和订阅服务摆在了优先位置。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微新创想经授权发布。在互联网世界里,“流量”是一个几乎无法绕开的词汇,它不仅是用户在产品上花费的时间与注意力,更是消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驱动力。每一家互联网企业都致力于吸引并留住用户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自家产品上投入更多时间。然而,如今却出现了反常现象——一些互联网平台开始主动限制用户使用,甚至“赶客”上门。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早间,数以万计的推特用户遭遇无法发布推文的困境,系统提示“达到浏览上限”,随后“超出速率限制”和“推特宕机”成为实时热搜话题。面对这场风波,埃隆·马斯克迅速发推解释,称推特已启动紧急临时措施应对。据悉,该措施将认证用户每日阅读推文上限设定为6000条,未认证用户为600条,新注册用户则限制在300条。不久后,马斯克又宣布将逐步放宽限制,计划将认证用户上限提升至8000条,未认证用户上限增至800条,新注册用户上限则提高到400条。这一系列变动引发了用户不满,”再见推特”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有人质疑这是为了表达不满,也有人认为是在故意制造事端,一个冒充马斯克的账号更是模仿其口吻发布推文,声称限制浏览量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推特成瘾”,为世界做一件好事。然而马斯克并未理会这些争议,反而转发并调侃该账号,建议其“从恍惚中醒来”,多关注现实生活。作为社交平台和微博客服务软件,推特的魅力在于用户分享动态和想法的自由。如果限制用户浏览,无疑会扼杀创作欲望,导致内容枯竭。这一点,相信马斯克心知肚明。互联网产品的广告变现基础正是流量和用户使用时间,限制用户浏览量无异于主动削弱广告价值。重振广告业务、挽回广告主青睐,本是推特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为此,马斯克聘请了NBC环球的前任广告主管琳达·亚卡里诺担任推特CEO。琳达·亚卡里诺在NBC环球期间负责广告销售和合作伙伴关系,擅长在Apple News、推特和YouTube等平台分发内容、拓展广告主,曾管理超过130亿美元的年广告收入。她上任后迅速着手改造推特的广告体系,计划推出全屏有声视频广告等新措施。既然如此,为什么马斯克要限制用户浏览推文呢?实际上,在上周末,马斯克更关注的是第三方对推特数据的“极端程度抓取”。过去几个月里,马斯克多次指责微软、OpenAI等公司非法使用爬虫抓取推特数据,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为此,推特在5月份致信微软,要求审查其非法抓取数据的违规行为,并暗示可能采取进一步措施。马斯克的核心立场是:抓取推特数据可以,但免费抓取绝不可行。早在今年2月,推特就已停止免费提供API接口,改为收取费用。基础级API每月需100美元,面向个人用户,每月可读取1万条推文;初创企业版本每月5000美元,可读取100万条推文;更多数据访问需申请企业权限。限制用户浏览推文,实际上也是在限制爬虫。根据推特的临时措施,未认证用户每日可访问800条推文,按每条推文15秒浏览时间计算,需花费200分钟才能“用完预算”。而网络爬虫的效率远超人类,只需设计合适的抓取规则,每秒采集100条数据轻而易举。通常,网站会部署反爬虫策略,如单IP频繁访问检测、Cookie识别或验证码等。然而,一个有效的反爬虫策略需要强大的安全技术团队。可惜的是,马斯克去年秋季入主推特后的大规模裁员,导致大量技术人员流失,甚至解雇了本不该被解雇的关键人员,如今不得不重新招聘。在这样动荡的环境下,推特维持稳定运行已属不易,更无力与爬虫斗智斗勇。因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推特限制用户浏览推文数据,很可能是因为无法区分真实用户和爬虫,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发力广告业务是挣钱的一种方式,向AI企业卖数据则是另一种途径。但如今两者似乎产生冲突,马斯克选择了后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数字广告复苏仍不确定,但AI热潮势不可挡,AI企业对数据需求旺盛,卖数据相当于“躺着赚钱”。此外,区分认证和非认证用户差异,也是马斯克推动的重要工作。为了看到更多推文,部分用户会选择购买订阅服务,认证用户越多,越能证明马斯克的成功。总而言之,马斯克这一波“赶客”操作,无非是在广告收入、数据变现和订阅服务之间,选择了后者。【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1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2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3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4

马斯克推文浏览限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数据变现策略插图5

最新快讯

2025年09月18日

10:57
2025年9月18日,四川、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将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同时,南海北部热带低压预计当日加强为今年第17号台风,向广东中东部沿海靠近,并于19日中午至晚间登陆,强度为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受其影响,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南海东北部海域阵风可达10至11级。各地需防范强降雨和大风影响。
10:57
科技媒体 linuxiac 报道,GNOME 49 桌面环境于昨日正式推出,代号“Brescia”,以致敬今年 GUADEC 大会的举办地意大利城市。新版本在多媒体、办公及系统工具方面带来多项重要更新:Showtime 视频播放器取代 Totem,提供更沉浸的播放体验;Papers 文档阅读器替代 Evince,优化了对多种格式的支持及批注功能。此外,日历...
10:57
美国植物基制药企业PharmAGRI近日宣布,已与特斯拉签署意向书,计划在农场管理、原料药合成及处方药生产等环节部署最多1万台Optimus 3+人形机器人。此举旨在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药品制造流程。不过,由于特斯拉目前仅展示了Optimus 2.5版本,Optimus 3+尚需多次技术迭代,实际交付预计还需数年时间。该合作虽仍处早期阶段,但反映出工业场景...
10:57
DXC Technology宣布在波兰华沙新设立人工智能能力中心,进一步拓展其全球AI网络。该中心聚焦三大战略支柱:弹性云基础设施、直观AI界面及集中式研发中心,汇聚了500名跨行业数据与AI专家。此次布局是DXC全球AI网络扩展计划的重要环节,此前已在保加利亚、印度、菲律宾和西班牙成功部署同类中心。
10:57
瀚蓝环境近日正式完成对粤丰环保的私有化并购,资产交割已全部落实。此次交易规模约111亿港币,创下近年来环保行业最大规模控股权收购纪录。粤丰环保作为专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设计与运营的服务商,旗下拥有科伟、科维等多个发电项目,在推动城市固废处理与清洁能源供应方面具有重要布局。本次交易不仅体现了环保产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也标志着绿色金融在支持行业整合中的实践...
10:57
OpenAI今日宣布,正式为Plus、Pro及Business用户推出GPT-5模型的“Thinking”时长调节功能。用户现可根据需求,在标准、扩展、轻量或重度四种模式中自由选择,以平衡响应速度与回答深度。该功能首先在网页版上线,设置将在后续对话中持续生效,方便多任务使用。此外,OpenAI正开发面向未成年人的专用版本,可屏蔽不当内容并提供家长联络机制,...
10:57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数据显示,9月17日,锤子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两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涉及执行标的总额逾2000万元,执行法院均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目前履行情况为全部未履行。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管志良,注册资本约3149.8万元,经营范围涵盖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软件服务等。公开资料显示,罗永浩担任公司董事长,股东包括其本人...
10:57
Qt Group近日宣布,铃木汽车已选用其跨平台框架为首款纯电动车型e VITARA开发数字座舱系统。该合作标志着铃木向软件定义汽车(SDV)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借助Qt的HMI工具,铃木可在仪表盘与信息娱乐系统中实现高效UI/UX设计,并通过单一代码库完成多车型、多平台的组件复用,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并降低软件成本。
10:57
塞力斯近日公告称,将向参股子公司武汉华纪元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增资4274.29万元。此次增资完成后,塞力医疗对华纪元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41%。作为专注于治疗性疫苗研发与产业化的创新企业,华纪元生物已建立多个递送系统平台,具备多肽抗原筛选能力,并拥有POC阶段的动物药理及毒理评价体系。此次资金注入有望加速其在研项目进展,强化技术平台建设,推动治疗性疫苗从研...
10:54
微新创想9月18日重磅报道,近日广东省汕尾市一村庄发生骇人一幕:一条体重约20斤的巨蟒竟在光天化日之下生吞了一头小牛犊,场面极其惊悚。当地村民目睹这一惨剧后,第一时间报警求助。接到报警后,消防员火速赶赴现场,展开了一场与巨蟒的惊险搏斗。 抵达现场后,消防员们惊骇地发现,巨蟒正将小牛犊紧紧缠绕在身下,从头部开始缓缓吞噬,其骇人的场面让在场的所有人不寒而栗。当消...
10:49
继成功将直播视频初创公司Periscope出售给Twitter后,Twitter前产品负责人Kayvon Beykpour带着全新的AI创业项目强势回归。周三,Beykpour正式宣布推出Macroscope——一款专为开发人员和产品负责人设计的AI系统,能够自动总结代码库更新、精准捕获错误并提供深度代码分析。这位科技界的明星创业者再次集结精英团队,共同打造...
10:49
OpenAI在其官方平台正式宣布推出全新"Thinking调整功能",专为Plus、Pro和Business用户量身打造。这项创新功能赋予用户自主掌控GPT-5模型思考时长的权力,让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在回复速度与智能程度之间实现完美平衡。目前该更新已率先在ChatGPT网页端上线,用户只需进入设置菜单即可轻松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 默认的标准模式兼顾了效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