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某医院急诊医学科连续接诊多起因马蜂蜇伤而紧急送医的病例,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中,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例尤为突出:一名年届八旬的老人在试图用竹竿捅马蜂窝时,不幸遭到马蜂群集体攻击,最终被蜇超过百针,因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不幸离世。这一事件不仅令人扼腕叹息,更凸显了马蜂蜇伤的潜在危险。
马蜂毒液成分复杂且毒性强烈,主要包含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及透明质酸酶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成分具有显著的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被蜇伤后不仅可能引发剧烈的过敏反应,还会对神经、心肌、肾脏、肝脏等多个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医生强调,马蜂毒液的危害不容小觑,即便仅被蜇1针,也可能触发致命的过敏性休克。值得注意的是,马蜂蜇伤后的伤口红肿、疼痛程度远超蜜蜂蜇伤,且其毒液中不含蜜蜂针的残留成分,因此切勿采用挤压伤口等传统偏方处理,以免延误病情或加重伤势。
面对马蜂伤人事件频发的现状,医生特别提出了几点实用建议:在野外遭遇马蜂时,应保持绝对冷静,避免突然奔跑或做出惊扰行为;若发现自家附近存在蜂窝,切勿自行尝试清除,应立即联系专业消防员或相关机构进行处理。一旦不慎被马蜂蜇伤,一旦出现全身皮疹、剧烈恶心呕吐、心慌憋气等紧急症状,必须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切不可因犹豫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处理,我们能够有效降低马蜂蜇伤带来的风险,保障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