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是否值得购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已经不言而喻。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洛图科技的报告,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全渠道销量高达1760万套,这一数字背后是越来越多家庭对智能门锁的青睐,他们的共同反馈是「用过就回不去」。这种转变并非偶然,智能门锁的核心价值在于「安全」与「便捷」,它在传统门锁的基础上,不仅增加了安全提醒和警报功能,更提供了数字解锁的便捷体验。尤其是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和3D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彻底解放了我们从钥匙(卡)或密码的束缚中。
智能门锁的想象空间远不止于此。除了为亲友提供远程开门服务,融合智能猫眼后,它还能充当备忘录、独居老人安全提醒等多重角色。随着近年来智能门锁成本的下降、市场接受度的提升,以及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智能门锁正迎来爆发前夜。
从「值不值得买」到「怎么选」,小米智能门锁的崛起成为行业标杆。图/小米「中国大约有4.3亿家庭,目前安装智能锁的家庭占比仅16%-17%左右。」乐开科技CEO兼创始人李其伦指出。作为B端智能门锁的领军企业,乐开科技正积极转向C端市场,他预测:「未来三年内,智能门锁的C端市场将迎来爆发期。」与此同时,智能门锁品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今年618期间,小米、德施曼、凯迪仕、华为、TCL等头部品牌纷纷以低价抢占市场份额。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智能门锁企业超3000家,线上公开品牌数达496个,其中新进品牌占比近50%,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可见一斑。
面对如此竞争格局,消费者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智能门锁?」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米、德施曼、凯迪仕、鹿客等头部品牌,以及华为、TCL、绿米(Aqara)等跨界品牌,都能提供可靠的产品质量、专业安装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但仅凭品牌选择还不够,每个品牌都有不同价位和定位的产品系列,技术路线的差异更会导致实际体验大相径庭。
以生物识别方式为例,很多人纠结于3D人脸、指纹和指静脉的选择。指纹识别虽是性价比之选,但指静脉和3D人脸识别更适合全家使用。目前市场上,智能门锁主要采用这三种生物识别方案,辅以蓝牙、密码、NFC卡和机械钥匙等备用解锁方式。综合来看,生物识别方案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上远超其他方式。
当初选择智能门锁时,我首要考虑的是指纹识别。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指纹识别深入人心,迁移成本低,供应链技术也极为成熟。然而,智能门锁需要考虑全家使用场景。指纹会随年龄变化而降低识别率,对老人和小孩不够友好。相比之下,指静脉和3D人脸识别虽价格更高,但能解决这一痛点。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人脸识别、指静脉智能门锁占比接近25%,足见消费者认可度。
指静脉识别通过红外光照射手指静脉,形成独特的血管图像,识别稳定且不受磨损影响。3D人脸识别技术则类似苹果iPhone X及华为Mate系列采用的Face ID,在智能门锁领域对识别区域要求更高,需兼顾老人和小孩的使用需求。相比指静脉,人脸识别在速度上略逊一筹,但学习门槛更低,对老人和小孩更友好,且能实现空手开门。高端智能门锁多采用3D人脸识别,同时支持指纹识别和智能家居生态联动。
在价格方面,1000元左右就能选购到不错的指纹智能锁,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但识别率问题需考虑。指静脉和3D人脸识别方案通常在2000元以上,其中人脸识别因低门槛和扩展性强更胜一筹,可直接融合电子猫眼。指静脉方案可选品牌较少,而3D人脸识别方案则覆盖小米、华为、德施曼、凯迪仕、TCL等众多品牌,选择范围更广。
当然,每个家庭需求各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智能门锁作为被低估的智能家居产品,其带来的幸福感远超许多其他设备。选择时建议综合考虑预算、家庭成员特点和功能需求,找到最匹配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