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指导,特赞科技与AIGC创建者大会主办的“AIGC产业论坛”成功落地上海徐汇西岸。本文聚焦于特赞科技Tezign创始人及CEO、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范凌在此次论坛上的精彩发言,全文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如何赋能产业创新展开深入探讨。
AIGC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兴力量,正逐渐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3年7月8日,由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指导,特赞科技与AIGC创建者大会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与创造力:产业拥抱AIGC的可能性”论坛于上海徐汇西岸隆重举行。特赞科技Tezign创始人及CEO、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范凌以《人工智能与产业想象力》为题发表开场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俞区长、尊敬的张主任、尊敬的王副主席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西岸,共同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产业机遇。徐汇滨江西岸作为人工智能与艺术的交汇之地,正是我们今天大会的完美举办地。这个充满魅力与想象力的区域,完美呼应了我们大会的主题。今天我将围绕AIGC相关的三个关键词展开,分别对应我们在学术科研和商业实践中的三大举措。
第一个关键词是“想象力”。我们常常将人与机器对立,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取代人类的创造力。但事实上,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想象力的解放。一百多年前,照相机的出现曾让艺术家们担忧失业,因为相机能比人更真实地还原画面。然而,这反而催生了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新艺术流派,出现了观念艺术、表演艺术、装置艺术等全新艺术形式,以及包豪斯设计等应用型艺术。如果我们想见证照相机出现后人类想象力的解放,只需前往西岸美术馆的蓬皮杜展览就能找到答案。如今的AIGC正是想象力的玩具,但所有变革都是从玩具开始的。莱特兄弟的飞机、本兹的汽车、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的电路板、马化腾的QQ,这些改变世界的发明最初都只是玩具。玩具会逐渐演变为工具,想象力终将转化为产业生产力。我们自主研发的AIGC产品缪斯(Muse)正是为了释放这种想象力而设计。上线6个月以来,已有10万国内外用户每天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北京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已将Muse应用于AI想象力教育,建设相关实验室。同济大学苏运升教授还将Muse带给患有自闭症的少年,让他们通过人工智能与机器共创,表达脑海中的天马行空。7月18日,我们将推出Muse的全新版本,期待与大家共同释放想象力。
第二个关键词是“创建”。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在于:门槛低,但天花板极高。所谓“门槛低”,是指每个人都能通过缪斯等工具操作AIGC;而“天花板高”则意味着实现AIGC产业的可控性、安全性、易用性需要投入巨大的工程能力和运算资源。在低门槛与高天花板之间,蕴藏着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这一特点决定了产业拥抱AIGC的路径应该是:先行创建,而后认知。在AIGC发展的早期,技术不断迭代,场景持续变化,开源与闭源的讨论此起彼伏,但唯一不变的是不断壮大的创建者群体。因此,今年5月7日,我们特别为AIGC创建者举办了大会。大会邀请了50多个机构作为共建者,200位嘉宾参与,在一天内讨论了150个AIGC话题,线上观众突破百万,线下观众达1500余人。我们将AIGC创建者大会打造为创建者的舞台,让他们在这里绽放光彩。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部分产业创建者现场分享,他们来自品牌、企业、科技公司、孵化器、媒体、投资机构等不同领域。我们相信,正如1976年的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一样,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英雄值得被看见。同时,我们与微软加速器合作成立创业者项目,进行投资、孵化和产业落地。
第三个关键词是“快乐”。人与人工智能的最佳关系是什么?我认为是:人做喜欢做的事,人工智能做不喜欢做的事。人工智能没有而人拥有的,是快乐的“多巴胺”。我们必须记住,机器为人服务,始终以人为中心。我们开发了企业服务AIGC专有模型DAMGPT,系统性地升级企业内容管理、使用与创作流程。我们将人机协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能不能”,即机器能否完成任务;第二类是“愿不愿”,即我们是否愿意让机器协助完成任务;第三类是“信不信”,即我们是否信任机器,包括数据安全、内容合规等方面。除了AI的能力之外,我们将人机协作的意愿和人对机器的信任作为更高维度的研发设计议题。在效率提升之后,我们更关注如何让人工智能以人为中心,是否能让工作生活更美好。
最后,让我再次感谢徐汇区委区政府,让我们这群创建者能够在西岸这块AI与艺术交融的土地上相聚。从想象力、创建、快乐三个维度出发,共同探讨产业中AIGC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