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革命已至,但前景尚不明朗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光子星球(ID:TMTweb),作者:文烨豪 ,编辑:吴先之,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过去两年,消费电子赛道始终被笼罩在长夜之中,任由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纵使是苹果这样的赢家,也试图通过Vision Pro开启新故事。然而,就在行业逐渐陷入沉寂之时,汹涌的AI浪潮有如普罗米修斯之火,让消费电子玩家们看到了希望。疲乏的老牌消费电子厂商,仿佛将AI视作了救命稻草,拼命将产品线与其嫁接;而对百模混战的参与者们而言,消费电子赛道则是其技术落地的绝佳场景,因循该逻辑,谷歌、百度、阿里等巨头亦在酝酿着自己的新故事。在此背景下,从音箱到手机再到笔记本电脑,AI正试图在每个角落、细分赛道中掀起浪花。可惜的是,现阶段AI消费电子产品的前景,似乎远没有AI自身那般乐观。

消费电子,急寻新的救世主

当下的消费电子赛道,正经历着一个深度变革的时期。一方面,曾经引领科技潮流的智能手机、PC等消费电子产品,由于性能溢出与创新疲软,已逐渐沦为耐消品,用户换机热情亦已悄然退去。以笔电为例,TechInsights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暴跌30%,创下了自2020年以来的新低。另一方面,尽管从智能穿戴设备到智能家居,新生代消费电子产品的故事一个接一个,但并没能成功扛起消费电子产业增长的大旗——无论是老牌赛道还是新生力量,亦步亦趋的玩家们,已使消费电子红利时代渐行渐远。

产业疲软下滑的态势下,一众供应链企业开始跳脱出传统的产品线,试图寻找新的突破口,转而将目光投向工业物联网、XR等领域。无论是早已入局XR赛道的歌尔股份、蓝思科技,还是TWS起家的立讯精密,均已步入XR的河流,并将苹果视为“救世主”,期待着Vision Pro能够带热沉寂已久的XR市场。只是,饥渴的玩家们或许要失望了。近日,外媒报道称,由于产品设计的复杂性和生产的难度,苹果计划大幅削减Vision Pro的产量。而在此之前,苹果对Vision Pro的预期销量,已经经历了多次调整。这意味着,至少在短期内,Vision Pro可能无法担当起救世主的重任。XR的故事难产,使玩家们看向了势头正盛的AI赛道。

讲不出新故事的手机厂商们,对其态度更是亲密——即便是步调常常慢行业半拍的vivo,亦在悄然酝酿着大模型计划。从组建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到喊话称将积极拥抱大模型,颇爱追风的小米并没有在这轮热潮中落下。对于大模型,小米现阶段似乎分化出两条路线,一是将其同小爱同学等应用场景融合,让已经对“智能设备”审美疲劳的消费市场再度兴奋;二是同业务结合,作用于内部。客观地说,诸如Siri、小爱同学等语音助手是AI落地的天然场景,若想借此重写消费电子的逻辑,需要颠覆性应用,而非单纯的智能化升级。基于此,相较于颇具想象空间的前者,将大模型服务于内部降本增效似乎更为务实。另一方面,在大模型喷涌的当下,手机厂商亲自下场做大模型,未必就能占尽优势,毕竟同样是入局大模型,荣耀便选择了同外部厂商合作的路径。

而工具属性更强的PC领域,玩家们对AI的态度更是亲密。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雷斯近日表示,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颠覆PC行业的格局,并开创新的PC品类。为此,惠普正在与供应商合作,重新设计架构,最早可能于2024年将深度融入AI元素的新品推向市场。无独有偶,另一PC巨头宏碁也已经开始同CPU厂商合作,准备在终端设备中融入生成式AI及其他人工智能应用,并计划在2024年至2025年推出AI笔电产品,实现市场渗透。显然,面对疲软的消费电子市场,宏碁和惠普似乎选择了同样的战略方向,即将AI植入硬件产品,通过全新的AI芯片、软件应用塑造新的使用场景,激发出一波新的笔记本电脑换机潮,从而找到生存之道。毕竟,惠普不久前才宣布未来三年内裁员10%的计划,生存压力可见一斑。

AI消费电子前景黯淡 厂商急于拥抱却道阻且长插图

然而,无论是手机、笔电,还是智能穿戴设备,走向AI的道路都并不平坦。AI与硬件耦合并推动销售增长,在赛道内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当下正沉浸于建立AI帝国的英伟达,在此方面更是炉火纯青。以英伟达DLSS技术为例,其作为英伟达面向消费市场贩卖GPU的独门绝技,能够降低游戏内的渲染分辨率,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和Tensor Core(AI加速硬件单元)来提升输出画面的分辨率,从而在不牺牲画质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帧数。而在此过程中,硬件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LSS 3.0技术中的光学多帧生成技术,必须依赖GeForce RTX 40系列GPU内置的光流加速器才能实现,这也解释了为何前代产品无法支持DLSS 3.0。只是,英伟达信手拈来的操作,其他玩家未必玩得转。

实际上,对绝大多数硬件厂商而言,将AI价值过度倾注在硬件层面,或许并非一条捷径。首先,对用户而言,现阶段软件应用的重要程度远超硬件。一个简单的例子,曾几何时,各大影视专业的学子们扎堆选择苹果MacBook,其背后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具备更易用的剪辑软件Final Cut。同时,诸如ChatGPT、Midjourney等主流AI应用的运算,并不在本地终端设备上完成,而是交由远程云端服务器承担。在此场景下,PC、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更多扮演着联网和内容呈现的角色。这意味着,当下AI应用的易用性同用户所使用的硬件本身关联性较小,对硬件亦没有严格的要求——将AI价值过度投射于硬件本身,可能会存在着盲点和偏差。换言之,与硬件相比,系统和软件应用才是这轮AI演替真正的核心。纵使是前述的DLSS,亦需游戏厂商进行适配,而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好比拥有一套顶级的音响设备,却没有音乐可播放,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消费电子厂商之所以会固守“硬件至上”哲学,且将产品同AI的耦合过度理想化,或许同自身在AI领域尚显稚嫩有关。毕竟消费电子的游戏,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链的游戏,尤其在同质化严重的PC市场,大多数厂商的角色更多的是像是“组装工”,并未能深入参与到AI等前沿科技的创新和研发中。这并不意味着技术路线将被证伪。相反,当下的终端设备虽然受限于硬件限制,很难支持大模型的部署和运行但却能搭载轻量级的小模型,通过大小模型间的耦合实现实时离线推理、快速响应需求等功能。只是,应用厂商并不是吃素的,深谙商业竞争的应用厂商,必然选择去尽可能地覆盖更多的用户,而不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单一的硬件厂商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因此,即便AI硬件能撬动消费市场,消费电子玩家亦只能沦为生态链的最末端,瓜分大模型、应用厂商剩下的残羹冷炙。

当然,除扮演着传统“组装厂”的硬件厂商以外,赛道中亦存在着苹果、华为等软硬实力兼备的玩家,既有硬件基底,亦有前沿科技支撑。对其而言,若能将应用“赋能”自身的硬件产品,或许将成为消费电子赛道新的主角。终目前,谷歌、百度、阿里等玩家,在参与大模型混战的同时,亦在塑造消费电子领域的新游戏规则。今年以来,AI与硬件的联姻已在多个领域被实现:小度融合文心一言,构建出专门针对智能设备场景的AI模型“小度灵机”,并已将其集成到小度青禾学习手机中;阿里则是将天猫精灵同通义千问接轨,加深AI与智能硬件的融合。而在AIGC领域起步稍晚的苹果,也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紧急招募AIGC专业背景人才,将其视为“改变苹果移动计算平台”的重要力量,以此来抵挡AI潮流的冲击。相比之下,一直试图挑战微软在AI领域的地位的谷歌,则更为硬核。近日,谷歌发布了对标GPT-4的PaLM 2,后者包含了Gecko、Otter等四种版本,其中,Gecko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高速运行,即使在离线状态下也能够保持不错的表现。这意味着,谷歌能对PaLM 2可以进行微调,以支持更广泛的产品类别。基于此,对谷歌Pixel系列手机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故事,毕竟在Tensor G2芯片性能“翻车”后,谷歌的自研芯片唯独AI领域还具备着优势。

因此,纵观AI消费电子赛道,其虽仍处迷雾之中,但秉持着不同逻辑的玩家们,正在摸索着可能的出口。会看当下身陷AI热潮,玩家们视角往往过于乐观,从而忽略一个重要事实,即创新并非总能符合消费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前述硬件路线为例,打破既有框架开发基于AI的硬件架构,无疑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这种成本的增加在消费者最终购买时便会显现出来。就拿AI笔电来说,在性能与配置相似的情况下,AI笔电与普通笔电势必会在价格层面拉开一定的差距。然而 ,在整体消费意愿走低的大环境下,硬件厂商只能寄希望于通过协同开发,呈现出有别于主流AI应用的杀手级产品。换句话说,只有当用户感受到他们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带来了明显的提升时,他们才可能为所谓的创新付费。归根结底,现阶段AI+硬件更像是刻意缔造的新故事,只有在AI应用不断井喷的局面下,找到让消费市场愿意买单的理由,才是真正的关键。纵使部分亲身参与AI浪潮的玩家,在此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距离真正重振消费电子产业,仍需经历一条充满挑战而漫长的道路。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18日

01:07
2025年10月18日,国际顶级投资银行高盛正式宣布组建一支专注于人工智能(AI)领域融资的专业团队。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高盛在科技投资领域的重大布局,其核心目标将聚焦于为AI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该团队将重点支持数据中心建设、算力平台升级以及相关技术的创新研发,通过高效的资本运作助力AI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高盛对AI产业未来潜力的深刻洞察,...
01:07
2025年10月18日,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迎来重大合作消息。小马智行卢森堡部门与全球领先的航空航天制造商斯泰兰蒂斯集团正式宣布,双方将在欧洲携手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联合测试项目。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测试计划于近期在卢森堡启动,预计将在未来数个月内全面展开。根据双方的战略规划,若初期测试取得成功,该合作将在2026年进一步扩展至欧洲其他主要城...
01:07
AGM官方今日正式官宣,即将推出一款搭载10000mAh超大容量电池的G3新机型。这款手机通过采用先进的立体堆叠工艺与电池纤维吸附技术,在显著提升电池容量的同时,成功将机身厚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实现了零漏液、低析锂特性,彻底解决了大容量电池长期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鼓包问题。 该机型特别采用了810H军规级防撞架构电池舱设计,具备出色的防水防撞性能,可在各种极端...
00:36
2025年10月17日,交通运输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秋冬季交通安全工作,旨在筑牢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会议指出,当前秋冬季已进入恶劣天气高发期,必须强化低温雨雪冰冻、寒潮、大风、大雾等复杂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防范措施,坚持主动防御理念,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会议特别强调,要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其中,“两客一危”车辆安...

2025年10月17日

23:35
最新消息显示,大疆旗下备受期待的Osmo Mobile 8手机稳定器即将正式亮相,其全黑化的设计语言将延续Osmo Mobile 7P的经典风格,为用户带来沉稳而专业的视觉体验。据X平台消息人士Igor Bogdanov发布的实拍图证实,这款新一代稳定器不仅保留了便携性,还创新性地内置了伸缩杆与三脚架组合,让拍摄更加灵活多变。值得注意的是,新机采用了目前主流...
23:35
寒武纪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揭示了公司业绩的惊人飞跃,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高达17.27亿元,同比飙升1332.52%,净利润更是达到5.67亿元。这一亮眼表现让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收攀升至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净利润累计16.05亿元,成功摆脱亏损困境,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这一系列亮眼数据充分展现了寒武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公...
23:35
苹果公司近日在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就Epic Games提出的iPhone侧载权限诉求作出正式回应,公开指责Epic试图"不劳而获",长期利用苹果平台却拒绝支付合理佣金。这一表态发生在澳洲法院刚刚裁定苹果应用商店存在垄断行为的关键节点,该判决明确支持Epic在第三方支付和软件分发方面的合法权益。 苹果在声明中强调,其AppStore的封闭生态系统是保障用户隐私与...
23:35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已稳居全球动力电池生产与使用榜首。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发布《废弃电池化学品回收利用评价技术规范》等五项重要国家标准,至此我国已累计推出22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全面覆盖了通用要求、管理规范和拆解规范等核心环节,为行业提供了科学统一的指导依据。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等系列标准自实施以...
23:35
《旧金山商业时报》10月9日独家报道,科技巨头埃隆·马斯克已成功租赁旧金山南部Forbes Blvd. 499号的一栋现代化五层写字楼,该建筑总面积高达13378平方米,将作为Neuralink公司未来研发与运营的核心基地。据悉,这座设施先进的写字楼此前由生物科技企业InterVenn Biosciences承租,自2023年起一直处于空置状态,此次转租充分...
23:35
荷兰农业、渔业及粮食安全部于16日正式宣布一项紧急防控措施,决定自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家禽实施严格的圈养与隔离管理。这一重要决策旨在有效阻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链条,保护荷兰家禽养殖业免受更大冲击。通知明确指出,该政策将全面覆盖全国所有类型的家禽养殖场,无论其规模大小或经营性质,包括商业养殖企业和个人养殖户。 为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相关部门将大...
23:35
2025年黄金市场风云变幻,紫金黄金国际却交出亮眼答卷。在2025年1月1日至9月30日这一周期内,公司矿产金产量高达32吨,归母净利润更是达到9.05亿美元,这一成绩在全球黄金市场波动中显得尤为突出。 这一卓越业绩充分展现了紫金黄金国际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稳健运营能力和强大盈利能力。面对全球黄金价格的起伏波动,公司依然能够保持高效的生产节奏和成本控制优势...
23:35
2025年10月17日,中国领先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此举标志着公司加速推进港股上市进程。作为全球光伏逆变器领域的佼佼者,阳光电源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市场布局,业务已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赴港上市,不仅有助于阳光电源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增强资本实力,更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