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TopKlout克劳锐,作者香蕉泥,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近期,一档陪伴观众十余年的水上闯关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强势回归,再度掀起社会热议。节目选手阵容中涌现出多位网络红人,包括情感博主@童锦程798、歌手@那艺娜、双胞胎博主@刘梦LapMoby @刘蓓霏姐妹,以及颜值博主@dj瑞雅等知名网络创作者。他们的参赛片段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迅速发酵,形成新一轮话题热潮。被誉为”江南第一深情””恋爱祖师爷”的童锦程,其闯关过程视频在抖音斩获过万点赞,相关话题直接冲上热榜榜首,吸引1210.3万关注。评论区网友纷纷赞叹:”童哥落水的样子都这么帅!”那艺娜虽因年龄限制无法参与闯关,却以现场演唱《爱如火》引爆全场,被网友调侃”没人喊退票不会进拍子了”,这种参与方式也为节目注入了全新活力。当传统电视节目与网络创作者碰撞,将产生怎样的火花?这种跨界合作又将为内容行业带来哪些创新机遇?跟随克劳锐的视角,一起探索这场跨界融合的精彩旅程吧~
不要冰箱,不止镜头他们要的是破圈和话题对于这些已积累海量粉丝的网络创作者而言,参与《男生女生向前冲》意味着突破圈层壁垒。虽然短视频平台能带来可观流量,但电视媒体仍拥有更广泛多元的受众基础。通过这类国民级节目,他们得以触达不同年龄层、地域的观众群体。更重要的是,这种参与能直接引爆话题热度。颜值博主@dj瑞雅的闯关视频片段在小红书获得4.7万点赞,远超其日常视频数据。视频采用简单剪辑手法,仅是闯关录像的拼接就引发热议,尽管最终落水未能获得”大冰箱”,却凭借高颜值和健美身材收获大量粉丝。这种跨平台曝光为创作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流量增长,使其影响力辐射更广阔群体。
此外,节目录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内容素材库。创作者们不仅可通过vlog记录参赛前后花絮,还能以直播形式分享闯关体验。双胞胎博主@刘梦LapMoby @刘蓓霏姐妹发布的《欢迎收看老实人豁出去参加节目拿冰箱的vlog》获得2.7万点赞,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怎么在电视上看到你俩了”。除此之外,B站游戏up主@麻辣毛蛋儿、美妆博主@丁一D、搞笑博主@奥黛丽厚本等众多网络红人也纷纷亮相节目。在互联网新陈代谢极快的当下,许多曾经的热门创作者因参与《男生女生向前冲》再度引发关注。除了普通网络创作者,参赛选手中也不乏特殊身份人物。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的参与引发网友调侃:”不让他参赛,哪吒的产量都跟不上他的速度”,在品牌企业纷纷”搞抽象”的当下,老总上综艺不失为一种新出圈方式。国家队跑酷运动员@张艺杰 @唐齐 更是凭借专业表现收获近50万点赞。其中,国家队跑酷运动员@唐齐 还专门制作系列视频,指导外卖员进行闯关,自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外卖小哥带奶茶跑酷的画面令人忍俊不禁,同样引发广泛关注。
参与这类高国民度节目,能直接带来可观的流量回报。这些人上节目的目的绝非”大冰箱”,而是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实现破圈,扩大自身或企业知名度。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能站在播出十余年的老牌节目赛道上,本身就是一种流量手段。老节目自救也需要在线”借流量”当前电视流量持续下滑已成不争事实。一档节目连续播出十几年,传统综艺模式对年轻群体吸引力逐渐减弱,即便是《男生女生向前冲》这样的热门节目也面临挑战。虽然该节目在传统电视平台仍保持稳定收视,但面对日益分流的观众注意力,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成为迫切课题。节目组正在积极探索新出路。正如观众所见,即便像那艺娜这样因年龄无法参加闯关的嘉宾,也被邀请来现场表演。这显然是因为节目组看中了她近期网络热度。即便没有经典落水镜头,那艺娜的亮相本身就能吸引大量网友点击观看和二次传播。
此类动作背后,折射出的是节目组与网络创作者之间清晰的合作逻辑。节目方需要借助网络创作者自带热度和新鲜感,而网络创作者则看重传统节目广泛受众和品牌背书。双方基于各自诉求形成默契,通过资源整合与相互借力,实现远超单独运作的关注效果。和以前全是普通人参赛不同,如今节目组更青睐能为节目带来话题度的网络创作者,既保留原有特色,又吸引新观众。这种创新策略成效显著。节目内容在短视频平台获得大量二次传播,单个片段播放量常超百万,甚至可能超过电视端收视人数。当下,许多人已失去静坐电视机前看节目的耐心,而短视频平台为这类长视频提供了完美传播路径,确保其在年轻群体中的讨论度和传播度。类似现象在其他传统电视节目中也能看到。比如民生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通过邀请脱口秀演员@李梦杰、博客主播@凹凸电波等网络创作者参与,相关片段在B站、小红书等平台获得数百万播放量,重现传播初衷。这些案例表明,在当前媒体环境,线上传播带来的流量和影响力正成为传统节目维持生命力的关键。
传统综艺在短视频平台获得新生节目在互联网能持续引发关注,除了官方剪辑,更多传播动能来自粉丝、营销号等多元主体的二次创作。这些自发的创意加工让节目片段以丰富形式在网络上不断发酵扩散。很多网络达人的粉丝将参赛精彩瞬间剪辑成Highlight集锦,配上趣味字幕和流行BGM,获得远超节目本身的搞笑效果,还起到安利作用。营销号则擅长制造话题,通过对比剪辑放大节目效果。例如营销号@酷喵娱乐剪辑的一位16秒通关小哥片段在小红书获得7.1万点赞,评论区网友指出这位素人小哥实际是消防员,并调侃”答应我,末日来了他不许变成丧尸”。营销号剪辑在某种程度上给了参赛素人走红机会,他们仅靠个人账号很难获得关注,但在营销号推动下,素人一夜走红成为可能。
更重要的是,这种二次传播形成长效内容增值机制。即使在节目播出数月后,优质二创内容仍能持续获得流量,不断延长传播周期。许多前几年参赛片段在今年节目播出之际再度爆火,获得新一轮关注。这种由观众主动参与的内容再生产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综艺传播路径,更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内容创新新思路。写在最后从童锦程到那艺娜,网络人气创作者与传统综艺的携手并非偶然。这种双向赋能关系正在悄然改变内容行业格局。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传统节目借助这种模式焕新,而内容创作者也将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