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过去会员店的资深用户,他正在尝试实现更加节约的生活方式。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灵兽(ID:lingshouke),作者十里,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头图来源摄图网。

消费寒气,餐饮成重灾区

“我已经退了所有超市的会员卡,只留下了一张,主要用来购买牛奶和鸡蛋更方便、便宜。”36岁的北京白领程成说。身为过去会员店的资深用户,他正在尝试实现更加节约的生活方式。半年来,购物车里的进口牛排再未付款结算,反而对剩菜盲盒产生了兴趣。9.9元的咖啡、便宜的盒饭、24元六种面包的套餐、35元的超大披萨,都能通过小程序购买并到店自取。消费降级后,这些都进入了他的购买范围。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剩菜盲盒”,可以找到上千条记录。其核心模式十分简单:为了减少浪费,商家会将临期或当日未售出的商品以盲盒形式打折销售,包括面包、奶茶、水饺和轻食等。而在消费笔记中,消费者阐释购买剩菜盲盒的理由并不相同,有人为了实惠环保,有人为了尝鲜打卡,还有人因为暂时的经济困难……

程成回忆,刚开始只是感到新奇,在平台上购买了7.9元的一小份包子盲盒,结果开出六张不同的饼。第二次体验时,他又花11.9元买了大份包子盲盒,这次的食物除了各种饼,还有煎蛋和包子。尝试过小程序上的各类盲盒后,程成的购买领域开始拓展到便利店和生鲜超市。

程成的选择不是个例,大城市中的一部分中产已经在有意降低自己的消费。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陷入长期低迷状态,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改变,倾向于更便宜、性价比更高的商品。与百货商店、量贩店等既有的零售企业相比,便利店却在持续发展,甚至出现了与超市等其他业态之间竞争的激化。一直以来,业界讨论业态发展时,经常以日本为参考,以其今日情况预测国内零售行业未来的走向。如今,各类数据和行业形势均显示经济正的不景气,便利店业态也因此成为备受关注。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1-5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百货店的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0%、6.8%、6.0%、11.4%,而超市的零售额同比下降了0.3%。可见,便利店已经成为了消费者在餐饮、方便速食等方面的主要选择。

然而,便利店抢夺餐饮生意的另一面,是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战死沙场。以许留山和贤合庄为例,这两家曾经的明星餐饮店在2021年末就开始关闭店铺,现在只剩下少数门店。新中式烘焙的明星餐饮店如虎头局,也开始遭受市场的冷遇,甚至出现了倒闭和欠薪的现象。还有一些”老网红”餐饮店如牛角村,也走上了关店破产的道路。

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不景气,这些品牌自身经营上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新品牌的加入,一些依赖流量的品牌显然力不从心。在宏观方面,消费能力的下降,使得一些价格偏高的老牌餐饮面临了”极致性价比”的冲击。

餐饮业的挫折仅仅是中产阶级消费寒潮的冰山一角,这场寒潮已经蔓延到各个行业。在2023年上半年,各消费品类公司相继发布财报,表现普遍不佳。令人意外的是,高端消费类的表现也同样疲软。

从相关消费品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看,”免税界的翘楚”——中国中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22年,中国中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57%至544.3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7.89%至50.3亿元,接近腰斩。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也大降5.29个百分点至28.39%。基本每股收益则为2.53元,同比下降48.88%。进入2023年上半年,这种利润下滑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改观。7月7日的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358.58亿元,同比增长29.68%,但营业利润却同比下降6.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4亿元,同比下滑1.87%。销售额的增长并未转化为利润的增长,根本原因是,成本增加导致利润被侵蚀。

不仅是中国中免,整个消费品行业都处在经济下行等因素导致的挣扎之中,但高端消费的溃败,仍令人始料未及。过去,高端消费一直被视为消费领域的避风港,然而现在这个港湾却不能起到任何避风的作用。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奢侈品市场下滑了10%,似乎一夜之间,消费者对奢侈品不再执着。在整体消费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相关消费品企业的业绩亦一片黯淡。

中产消费降级:9.9元咖啡与剩菜盲盒的节约新生活插图

金龙鱼一季报显示,营收610.41亿元,同比增长7.97%;归母净利润8.54亿元,同比增长645.99%;扣非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下降70.94%。这意味着,虽然营收有所增长,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侧面说明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受到了挑战。而对于即将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不少经销商向《灵兽》表示,恐怕比上一季度还差。

上半年的情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节前后,人口流动大,消费需求旺盛,整体消费市场及各渠道环节呈现积极的态势;二是,五一期间,今年的消费持续偏弱,消费者需求降低,经销商遗留的库存处于缓慢消化阶段。再叠加行情下行因素,预测二季度消费品类的表现并不乐观。

大件消费也是惨不忍睹,高端汽车消费出现了下跌。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前4个月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5.5万辆和823.5万辆,虽然同比分别增长8.6%和7.1%,但与近10年的水平相比,只高于2020年疫情刚刚开始以及2022年严格封控两个特殊时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房地产也是受到冲击的行业,房市持续不景气,三四线城市普遍出现了下跌,一二线城市也出现局部下跌,比如,深圳的房价相对于2021年的峰值下跌了17.7%,杭州下跌了5.4%。从餐饮到奢侈品,再到大件消费和房产,消费者人数并没有减少,但消费金额却在减少,这种”消费降级”的现象已经变为现实。而上述这些数据都表明,真正面临挑战的,并非那些身处金字塔顶端的财富人群,反而是过去习惯超前消费的中产阶级,他们早已严控支出。

对零售行业的影响

消费动力的衰退,往往并不能摆脱被大环境的影响。今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78万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仅有12.7%的增长,这一数据并不令人满意,其下滑趋势从4月便已显现。以去年4月的-11.1%增长和今年4月的18.4%增长计算,这两年的增长率平均下来,相当于年均增长3.65%。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产阶层高端消费的萎靡不振,也显得不足为奇。这种现象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中产阶层的消费意愿下降,主要是当前经济形势引发的应激反应,可以理解为外部的原因。其次,中产阶层不再愿意进行高端消费,更像是被迫回归到了一种”理性消费”的状态,这是内在的原因。

再来看一组数据:从2023年开始,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有所下降,然而青年失业率却一直居高不下,今年4月和5月的失业率甚至创下了2018年以来的新高,5月份,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20.8%,4月青年失业率历史首次突破20%。这一数据无疑提供了对于中产阶层消费情况的直接或间接理解。

在经济压力增大的这个阶段,零售业态正在经历一次重塑。首先,跑出来的是”性价比高”的商品业态。同样以日本为例来看,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百元店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性价比高的商品成为主流。这期间,日本百元店大创、折扣店巨头唐吉诃德,以及服装品牌优衣库都应运而生。优衣库的创始人柳井正曾经说过:”经济危机是我的朋友。”反观中国市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许多商超开始调整策略应对。借助宏观影响的”东风”,奥特莱斯和会员制仓储店等业态开始快速扩张。

在具体的商超应对策略上,定义商品和配置商品始终围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展开,这包括改变商品结构,增加鲜食、半成品等毛利较高的商品,缩减了精品、进口生鲜商品的比重,提供更为实惠的产品,以吸引这部分消费者。同时,商超还需要改善购物环境,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比如简化结账流程,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等。一位商超营运人员向《灵兽》表示,会将重点放在提升效率上,加大厂商直供、外阜采购和本地现金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

除外,还会大力发展拼团业务,尤其是周期性、季节性商品和高客单价的生鲜商品,可以通过上线预售、集单、订单采购等方式,达到提高毛利的效果。如今,所有的零售业态都已经进入了”稳定期”,过去的高速发展和爆发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零售企业需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和趋势来运营,否则,未来并不乐观。因此,不仅需要密切关注当前的消费者行为,还需要预判未来的消费趋势,提前做好准备,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当然,眼下最迫切的是,商超客流和客单都在下滑。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3日

01:24
2025年11月12日,国际能源署正式发布《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揭示全球能源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报告指出,目前仍有约7.3亿人生活在无电状态,而气候风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剧。这一数据凸显了全球能源可及性与气候治理进展严重滞后,距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仍存在巨大差距。值得注意的是,报告首次提出一个关键转折点——若全球能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将...
01:24
2025年11月12日,备受瞩目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隆重开幕。这场汇聚全球新能源产业精英的盛会,不仅达成了180个重大项目合作协议,更创造了高达8613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投资总额,充分彰显了宜宾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大吸引力。签约项目覆盖了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伏发电以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多个前沿领域,展现了产业布局的全面性与前瞻性。 在众多合作项目中,超...
01:24
2025年11月13日,科技巨头微软宣布启动一项雄心勃勃的"超级工厂"计划,旨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巩固其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据行业消息透露,微软计划在美国多个州同步推进这一大型基建项目,通过集中部署超大规模服务器集群和尖端冷却技术,显著提升云计算服务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该项目被微软视为提升全球服务交付效率的关键举措。...
00:21
2025年11月12日,丰田汽车公司正式宣布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在未来五年内向其美国业务追加高达100亿美元的投资。这一重磅消息不仅彰显了丰田对北美市场的坚定承诺,更揭示了其加速电动化转型的决心。据悉,这笔巨额资金将重点用于三个核心领域:一是扩大现有生产设施的规模与产能,二是全面提升供应链的韧性与效率,三是加速推进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制造进程。 自1957年首...

2025年11月12日

23:49
Bitmo Lab近日推出了一款令人惊艳的创新产品——GameBaby手机壳,专为iPhone 17 Pro Max打造,能够将现代智能手机瞬间转化为怀旧的掌上游戏机。这款手机壳采用了独特的可拆卸设计,在闲置状态下可以轻松折叠并收纳于手机背部,而当您渴望游戏时,只需轻轻展开,即可即刻化身为一台经典的游戏机。 GameBaby手机壳在外观上忠实还原了90年代任...
23:49
OpenAI近日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正式声明,正式向法院提出驳回《纽约时报》提出的获取高达两千万条ChatGPT用户私人聊天记录的诉讼请求。该媒体机构试图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调查用户是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规避其付费订阅墙,从而免费获取付费内容。OpenAI在声明中强烈谴责这一行为,指出其严重违反了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所涉及的聊天记录中包含大量与调查无关且高度敏感的个...
23:49
The Verge最新报道揭示,谷歌在成功收购软件虚拟化公司Cameyo后,正式推出了升级版服务,为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助力传统Windows应用实现无缝迁移至ChromeOS平台。这一创新举措的核心优势在于,新Cameyo技术能够精准虚拟化特定应用程序,无需加载完整的Windows系统,从而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并提升运行效率。用户现在可以直接在Chro...
23:49
2025年11月12日,花旗分析师发布最新报告,指出英飞凌科技第四财季业绩面临挑战,汽车与工业芯片市场需求呈现疲软态势。数据显示,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英飞凌汽车业务销售额同比下滑2%,降至19.2亿欧元;绿色工业电源部门销售额同样遭遇下滑,降幅达8%,收报4.63亿欧元。英飞凌CEO Jochen Hanebeck对此表示,当前客户态度趋于谨慎,导致相关领域...
23:11
2025年11月12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定格。国内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广域保护测控系统在昆明铁路局王家营西变电所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在铁路供电控制系统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这套由许继电气、交大许继与科学研究院联合攻关的尖端系统,实现了硬件设备到软件算法的全链条自主可控,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轨道交通基...
23:11
2025年11月12日,备受瞩目的瑞幸咖啡就其回归美国主板市场的计划作出最新回应。公司方面明确表示,虽然始终对美国资本市场保持密切关注,但目前尚未制定出具体的上市时间表。这一表态与此前瑞幸联合创始人兼CEO郭谨一在厦门企业家日大会上的发言形成呼应。郭谨一在会上曾透露,瑞幸咖啡正积极筹备重返美股市场的相关事宜,展现出公司重返美国资本市场的坚定决心。 值得注意的...
23:11
2025年11月12日,美团正式发布备受关注的“骑手委屈关怀计划”,旨在为配送过程中遭遇非自身责任所致委屈的骑手提供全方位保障。该计划一经推出便引发行业热议,成为美团在提升骑手权益、强化职业安全感方面的重要举措。 据悉,该计划的核心亮点在于设立了最高50,000元的委屈安抚金机制。当骑手在配送过程中遭遇非自身责任引发的委屈事件,经平台严格核实后,将获得相...
23:11
2025年11月12日,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官方澄清公告,就近期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关于公司董事会秘书发表不当言论的虚假消息作出明确回应。公告指出,相关内容纯属捏造,董事会秘书从未在任何公开会议或场合发表过类似言论。此次不实信息的恶意传播已对晶澳科技的企业声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面对这一情况,晶澳科技在公告中郑重声明将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将保留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