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正进入存量搏杀时代,诞生于传统类目之上的“新品类”成为市场新的增长引擎。京东、天猫等平台数据显示,“新品类”展现出惊人的高速增长潜力。这里的“新”是相对成熟的“老品类”而言,在手机、家电、PC、耳机、键鼠、智能家居、教育硬件等细分赛道,不断涌现出“新品类”产品。例如游戏手机、影像手机、折叠屏手机、学习手机、4K 投影仪、开放式耳机、轨道插座、大功率移动电源、轻量化鼠标、NAS 网络存储、闺蜜机等,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雷科技本专题将深入洞察“新品类”所透露的新消费、新技术、新需求趋势,发掘那些在细分场景下更好地满足用户消费升级需求的好产品。

游戏手机6年困境:市场变局与行业革新之路插图

大约一周前,红魔 8S Pro 创下了一个新的纪录——将手机内存容量提升至 24GB,这比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 16GB 内存还要高出 50%。24GB 内存究竟有多大意义暂且不论,至少在手机圈,红魔对超大内存的追求并不令人意外。毕竟,在如今的游戏手机品牌中,红魔算是为数不多的坚持者。游戏手机并非什么新鲜事物。自 1973 年第一台手机问世后的 50 年间,游戏手机至少有过两次意义非凡的尝试,代表作品分别是诺基亚 N-Gage 和索爱 Xperia Play。但如果从智能手机时代的第一款游戏手机 Razer Phone(雷蛇)算起,如今我们熟悉的游戏手机诞生不过 6 年。

游戏手机6年困境:市场变局与行业革新之路插图1

这 6 年间发生了许多变化,雷蛇放弃了游戏手机业务,昔日的游戏手机龙头黑鲨正处在倒闭边缘,小米尝试了两代后选择退出,联想也放下了拯救者手机。环顾手机江湖,如今只剩下努比亚红魔、华硕 ROG 继续探索游戏手机的变局。与此同时,手机游戏领域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从手机厂商到玩家,对游戏体验的宣传和重视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还在持续加强。一度,《原神》让玩家对手机在性能、发热以及综合游戏体验方面的要求超越了常规旗舰机。然而,《原神》最终依然未能将游戏手机拉回主舞台。游戏手机是否能够继续生存,目前尚无定论,但我相信,这并非一场空想,也并非一地鸡毛。

游戏手机6年困境:市场变局与行业革新之路插图2

游戏手机改变了手机行业。从去年开始,游戏手机的声量和关注度明显下滑,黑鲨的卖身传闻更是将质疑推向了高潮,随之而来的是对游戏手机的质疑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亮。不过,谁也无法否认,游戏手机在过去几年中给整个手机行业留下的深刻印记。许多 Android 用户应该记得,过去与 iOS 阵营相比,Android 手机普遍存在“不跟手”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屏幕显示跟不上手指触控,无法做到指哪打哪。这其中既有 Android 自身的问题,也有屏幕的问题,一个关键因素则是屏幕触控采样率。游戏手机首先抓住了这个痛点,大幅将触控采样率提升至 240Hz,甚至是 480Hz 和 960Hz,再结合系统优化以及更高的屏幕刷新率,从而让手机屏幕更加“跟手”(缩短触屏响应时间)。这种变化也带动了整个手机行业的升级,包括 iPhone 在内都提高了屏幕的触控采样率。

游戏手机6年困境:市场变局与行业革新之路插图3

游戏可以说是最注重视听体验和反馈的一种内容,从游戏主机到 PC 都不例外,游戏手机也不例外。除了尝试将屏幕刷新率提高到 144Hz,将插帧技术应用到手机上,游戏手机还在“反馈”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比如扬声器的声音效果和马达震感。游戏手机在声音层面的投入,除了满足一些玩家“听声辨位”的需求,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游戏音效和配乐的表现效果,让游戏更有沉浸感。震感反馈也是如此。相比常规旗舰,游戏手机往往更有动力塞下更大、更好的震动马达,并投入更多精力进行震感调教。震感上的改进,给了玩家更真实的物理反馈感受,实际上也溢出到日常的打字和其他场景,改变了 Android 手机“到手关震动”的窘境。

游戏手机6年困境:市场变局与行业革新之路插图4

类似的改变还出现在散热上。由于在核心 SoC 上选择不多,游戏手机很早就开始提高核心频率,进一步压榨处理性能,对应的配套措施则是强化手机的散热设计,加大散热片面积,甚至像 PC 一样内置风扇。众所周知,前两年高通连续推出了骁龙 888 和骁龙 8 Gen 1 两代“火龙”SoC,导致 Android 阵营为了改善糟糕的游戏表现,都在向游戏手机的散热取经。

游戏手机6年困境:市场变局与行业革新之路插图5

除此之外,游戏手机还率先推出了游戏空间/模式、游戏助手等设计,如今可以在大部分国产手机上看到。至于肩键设计,坦白讲我一直没有找到在 FPS 游戏之外的价值,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改变了一些玩家的手游体验。不过最终我们都知道,游戏手机的这些改变,始终没能扭转它们的式微。

游戏手机6年困境:市场变局与行业革新之路插图6

游戏手机的“可行”最好证明来自游戏笔记本电脑(以下简称游戏本)。繁荣的 PC 游戏,直接让游戏本成为笔记本电脑最核心的品类之一,同时 PC 游戏的高性能、高规格要求也让游戏本成为了许多创作者的首选。考虑到消费者购买笔记本电脑的核心场景无非是办公、创作和游戏,也就不难理解 PC 厂商对游戏本的重视了。到了手机上,《原神》曾经也让游戏手机看到了成功的曙光。2020 年《原神》推出后,尽管饱受单机游戏玩家的反对,却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无可争议的商业成功,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玩家对手机性能表现的不满。事后来看,《原神》无论从项目规模还是游戏画面表现,都堪称手游界的“3A 游戏”。而领先同行一大截的游戏画面也带来了超前的性能要求,恰巧又碰上了高通的两代“火龙”SoC,导致一段时间内,手机厂商在发布会上都在大谈特谈《原神》的游戏体验,但实际上都在降亮度、降分辨率,只有 iPhone 和游戏手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吃透《原神》。

问题在于,随着高通接连推出台积电工艺的骁龙 8+ Gen 1 和骁龙 8 Gen 2,旗舰手机的性能和发热表现全面改进,基本都能在最高画质 720P 下的《原神》跑满或接近 60 帧。此时价格并不便宜的游戏手机又要面对那个灵魂拷问:玩游戏都没差,我为什么不买旗舰手机?游戏手机很难回答。

历史上所有游戏平台的成功,都离不开作为核心的游戏内容。玩家可以因为《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的好玩而忍受 Switch 孱弱的机能,却不会购买一台空有性能的游戏机。PC 玩家同样追逐游戏而非游戏商店,升级显卡的背后是为了玩到更好、更多的大作,它们往往需要更高的硬件配置。说到底,游戏手机还是需要更多对性能要求更高的热门游戏,来证明它的价值和必要。但《原神》推出至今快 3 年了,国内玩家还是只能看到米哈游新推的《崩坏:星穹铁道》,腾讯的《王者荣耀·世界》依然遥遥无期,其他在配置上接近原神的手游,也远不能说服玩家在换机时专门考虑它。

游戏手机的未来在“长板”,不在“短板”。过去许多分析都表示,“重游戏,轻手机”的产品思路阻碍太多人接受游戏手机。的确,极具风格化的设计,为了强化游戏体验带来的厚重,都让大众用户对于游戏手机多少有些“敬而远之”。但这种分析忽略了,当手游玩家将游戏体验纳入购机考虑因素之时,最主要的还是了解手机在游戏方面的优势能否打动自己。比起短板理论,或者叫“木桶效应”,游戏手机的存在可能更符合长板理论,只有抓住自身的“长板”,将“长板”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跳出主流手机的“围剿”,建立自己的用户心智。而游戏体验,才是游戏手机可能成功的根本。如果为了补足游戏手机的“短板”,比如做轻薄、做便宜,反而削弱了“长板”,最终只会被玩家淘汰。

举个例子,红米推出 K40 游戏增强版的时候,卢伟冰说他们重点针对“太厚重、太花哨、太贵”三大痛点进行了改进,然后采用了非常不游戏的天玑 1200,针对游戏的设计也基本只剩实体肩键。再到卢伟冰宣布 K60 系列取消“电竞版”的时候,无非也是认为“(K60 Pro)帧率、画质全面超越电竞手机”。K40 游戏增强版的失败与红米游戏手机的终结,都说明了游戏体验才是游戏手机根本。但就如前文所说,游戏手机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游戏手机的命运,当然要考虑到手机厂商的努力,但更重要的前提,归根结底是由手游大作们决定的。或者换句话说,如果米哈游们不给高通多上点强度,多涌现一些“显卡杀手”,游戏手机的未来:注定会是黯淡的。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4日

11:21
近日,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 xAI 突然提交了“Macrohard”商标注册申请,这一举动迅速引发广泛关注,被外界解读为对科技巨头微软(Microsoft)的一次大胆戏仿。该商标申请明确涵盖了编程与图像/视频生成 AI 代理的核心业务领域,与马斯克近期在社交媒体上的暗示高度吻合,预示着 xAI 可能即将成立一家专注于该领域的全新子公司。 从线上暗示...
11:21
谷歌DeepMind近日震撼宣布,其尖端AI模型Gemini2.5Deep Think已正式向Google AI Ultra订阅用户开放使用。这款备受瞩目的模型不仅在202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竞赛中勇夺金牌,更凭借其革命性的"并行思考"机制和强化学习技术,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表现,彻底重新定义了AI推理能力的边界。 Gemini2.5Deep...
11:21
近日知名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发布深度报道揭露了OpenAI下一代大语言模型GPT-5的技术突破开发困境及内部管理动态 GPT-5:从“智能飞跃”到“实用为王” 最新爆料显示GPT-5的开发重心已从追求智能的“量子飞跃”转向实用性与用户体验的全面提升相比前代模型GPT-5在以下方面实现显著突破: 1. 代码生成能力升级:GPT-5...
11:21
谷歌 AI 团队近日重磅推出 MLE-STAR(机器学习工程通过搜索和针对性优化)系统,这是一款突破性的代理系统,致力于自动化并优化复杂的机器学习流程设计。MLE-STAR 通过整合大规模网络搜索、精准代码优化以及强大的检查模块,在多个机器学习工程任务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表现不仅超越了传统的自主机器学习代理,更在人类基线方法之上实现了飞跃。 尽管大型语...
11:21
近日,腾讯混元基础模型团队在图像生成领域再创佳绩,正式发布了革命性的新框架——MixGRPO。这一突破性方案不仅在训练效率上实现了惊人飞跃,将时间缩短了近50%,更在性能表现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令人瞩目的是,团队还推出了名为MixGRPO-Flash的优化版本,将训练时间进一步压缩了71%。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源于他们将随机微分方程(SDE)与常微分方程(OD...
11:21
8月4日,杭州高新区(滨江)隆重举行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推进大会,正式宣告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投入运营。这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不仅标志着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关键性步伐,更彰显了其打造全球领先AI生态的战略决心。大会现场,机器人领军企业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被授予首席科学家聘书,这一重要任命凸显了杭州对具身智能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王兴兴将全面负责基地的...
11:20
2025年8月4日,达力普控股(01921)在开盘后股价表现强劲,涨幅达到2.61%,报收于5.50港元。这一积极的市场反应,与公司最新发布的半年度业绩报告密切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达力普控股实现了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超过70%的显著成果。这一优异的业绩表现,主要归功于公司全资子公司达力普专用管有限公司在产品结构上的战略性调整,通过优化运营...
11:20
2025年8月4日,青岛银行股价迎来强劲上涨,早盘涨幅高达3.49%,报收4.15港元。这一积极表现与其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密切相关。报告显示,青岛银行在经营业绩上取得了显著突破,营业收入达到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展现出稳健的增长势头。尤为亮眼的是,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这一数据不仅反映...
11:20
2025年8月4日,小米科技正式宣布发布并全量开源其最新研发的多模态大模型——MiDashengLM-7B。这一突破性成果在22个权威公开评测集上实现了全面超越,不仅刷新了多模态大模型的最佳性能记录(SOTA),更在声音理解领域展现出卓越表现,成为业界标杆。据官方数据显示,该模型在单样本推理任务中,首Token延迟(TTFT)仅为当前业界先进模型的四分之一,...
11:20
2025年7月25日,上海成功举办了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科创夏季投资峰会”。在这场汇聚行业精英的盛会中,滴灌通集团创始人李小加先生提出了创新性的CFO(现金流权)模式,旨在为中小科创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现金流而非传统股权投资,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从而有效降低早期项目的失败风险。 李小加先生在峰会上指出,当前的传统股权投资领域...
11:20
2025年8月4日,国际知名投行花旗集团正式宣布对其黄金价格预测进行重大调整,将未来0-3个月的黄金价格预期从每盎司3300美元上调至3500美元,同时将3个月黄金价格预期区间进一步扩大为3300-3600美元。这一最新预测不仅体现了市场对黄金价值的重新评估,更反映出全球范围内对黄金需求预期的显著增强。据花旗集团分析师团队表示,此次预测上调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
11:20
近日,越南电动车领军企业VinFast正式宣布进军印度市场的重要战略布局,计划在印度本土兴建一座现代化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该项目预计年产能将达5万辆,涵盖纯电动及混合动力车型,旨在快速响应印度市场对绿色出行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VinFast在亚洲市场版图的显著扩张,更凸显了其全球化战略的坚定步伐。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践行者,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