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字母榜,作者:彦飞,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今年上半年的外卖大战,不仅让美团、京东和淘宝三巨头”人均”损失百亿利润,更意外地推动了本地生活与电商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后者不可或缺的关键入口。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外卖、到店等本地生活业态展现出强大的引流能力,显著提升了电商平台的战略价值,促使各大平台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京东、淘宝纷纷在首页设置醒目的”外卖”入口,淘宝更是将饿了么深度集成到APP中。快手团购板块新增独立外卖通道,小红书则同步推出”市集”电商入口和”小红卡”到店消费优惠计划。小红卡与淘宝88VIP、京东PLUS等会员体系类似,用户持卡到小红书合作商家消费可享受折扣。目前,”小红卡”处于小规模内测阶段,覆盖餐饮、休闲活动及演出展览类商家,仅在沪杭广三市试点,计划9月底全面上线。
这场外卖战争意外地催生了本地生活与电商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各大平台纷纷调整策略,将本地生活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美团、大众点评等本地生活巨头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日益紧密,形成新的商业生态。这场竞争不仅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更揭示了本地生活对电商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
美食点评作为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商业生态,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诞生于2003年的大众点评,凭借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庞大的UGC内容生态,在本地生活领域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然而,在被美团收购后,大众点评的运营策略逐渐向交易导向倾斜,其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也受到一定质疑。
相比之下,抖音以探店短视频切入本地生活市场,凭借视频化优势本有机会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但抖音似乎更注重商业化变现,探店内容逐渐沦为营销工具,其评价体系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小红书则另辟蹊径,依托图文社区优势,积累了大量真实美食点评内容,为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红书早在2019年就开始布局本地生活,但进展缓慢。外卖大战的爆发,为小红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构建美食评价体系,小红书有望间接从这场竞争中获益,并为其电商业务增长注入新动力。小红书一直致力于打造电商生态,但传统的”买手电商”模式难以快速复制和规模化发展。
“市集”的推出,标志着小红书电商战略的重要转变。这一平台为商家提供了流量入口和商品展示场景,但要想真正提升电商生态,小红书仍需在需求侧下功夫,激发用户消费意愿。外卖战争的爆发,让小红书看到了本地生活与电商协同发展的新机遇。
A电商的流量增长困境,让本地生活业务成为各大平台争相布局的”金矿”。外卖、到店等场景成为电商平台获取新用户的重要渠道。小红书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在积极尝试两块业务的协同发展。通过”市集”和”小红卡”等创新产品,小红书正努力构建完整的本地生活生态。
不过,小红书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探索之路并不平坦。与抖音等平台相比,小红书的流量规模和资金实力存在明显差距。抖音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资金支持,迅速在电商和本地生活领域取得突破。而小红书受限于自身资源,本地生活业务进展缓慢。
B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小红书在本地生活领域仍具备独特优势。小红书用户更愿意参与内容创作和分享,其图文社区属性为美食点评提供了天然土壤。与抖音等平台不同,小红书用户更注重真实体验分享,其评价体系的可信度更高。
小红书没有”历史包袱”,为其重新构建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相比之下,大众点评和抖音的评价体系都存在一定问题。大众点评的评分体系过于单一,而抖音的探店内容商业化严重。小红书的美食点评内容更注重真实性和互动性,更容易获得用户认可。
C小红书若能成功构建美食评价体系,将为其商业生态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一体系不仅可以推动本地生活业务发展,更能提升整个平台的商业价值。通过官方认证的评价机制,小红书可以为商家提供更精准的流量支持,同时增强用户消费决策的信任度。
美食评价体系的建立,将促使本地生活商家深度参与小红书内容生态。当商家账号成为其”身份ID”时,小红书将从一个生活兴趣社区转型为兼具生活服务和商业属性的平台。这一转型将极大提升小红书的商业价值,为其电商业务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从平台战略来看,小红书构建美食评价体系符合其一贯的”轻”商业模式。小红书在本地生活领域不愿做重资产投入,而美食评价体系恰好兼具高ROI和”轻”运营特性。做好自己的”大众点评”,或许是小红书四两拨千斤的关键策略,使其能够以低成本同时参与电商和本地生活两大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