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想i8在滂沱大雨的山区公路上,凭借智能驾驶系统精准识别被冲垮的路肩,并平稳减速规划出最佳绕行路线时;当小鹏P7Ultra仅依靠视觉传感器,便在毫秒间完成对横穿马路的流浪猫与突发变道货车的精准避让时,智能驾驶行业正悄然迈入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临界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淘汰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从电池续航、充电速度到座舱智能化,竞争已白热化至红海,甚至智能驾驶能力也从曾经的”加分项”跃升为决定车企生死存亡的”生存项”。今年8月,理想、小鹏、元戎启行等头部车企在两周内密集发布VLA(Vision-Language-Action)大模型上车计划,将规划帧率从10Hz跃升至20Hz,端到端时延压缩至100ms以内。或许就在同一时期,华为松山湖实验室正演示着令人惊叹的场景:一辆搭载激光雷达的轿车在仿真机中,通过WA(World Action)世界模型,连续”预判”未来5秒,将自己从暴雨+锥桶+逆行三轮车的绝境中成功解救出来。▲图/小红书截图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却指向同一个终局——VLA让汽车学会”说话”,WA让汽车懂得”思考”。谁能率先将”语言交互”升级为”智能思考”,谁就能在新能源汽车淘汰赛的最后一棒中抢到发球权。在智能驾驶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硬件竞争无疑是核心战场。车企们深谙,要让车辆具备智能驾驶能力,首先必须让车辆拥有敏锐的”感官”和迅捷的”反应”。因此,它们在传感器、芯片等硬件领域投入巨资,展开激烈角逐。传感器作为车辆的”眼睛”和”耳朵”,负责感知周围环境信息。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各具特色,车企需要根据自身技术路线和成本预算进行科学搭配。芯片则是车辆的”大脑”,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并做出决策。英伟达、英特尔等芯片巨头不断突破算力和功耗瓶颈,其自动驾驶芯片成为车企竞相合作的对象。然而,传统的”传感器数量决定感知能力”逻辑很快陷入高成本与低效率的双重困境。以激光雷达为例,2020年一颗高性能激光雷达成本超过1万美元,搭载3颗激光雷达的车型硬件成本高达3万美元,直接导致早期智驾车价普遍超过50万元,难以进入主流市场。小鹏P7早期版本因搭载两颗激光雷达,售价较无激光雷达版本高出8万元,上市后月销长期徘徊在3000辆以下,直到推出简化配置版本才实现销量突破。2019年,特斯拉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开辟了全新道路。其端到端路线的核心是通过海量实际路测数据训练模型,实现从传感器输入到控制输出的直接映射。特斯拉凭借庞大车队和广泛用户群体,收集了涵盖各种路况、天气和场景的海量数据,通过持续分析和训练,不断优化自动驾驶模型,最终实现自动辅助导航、自动变道、自动泊车等高级功能。国内车企在看到端到端路线成功后迅速跟进,加大数据采集和模型训练投入,试图在这场智能驾驶竞赛中占据有利位置。不过,端到端路线在处理长尾场景时存在明显局限,如突然出现的行人、违规车辆、恶劣天气等。这些场景在实际路测中频率较低,端到端模型难以通过少量数据进行充分学习,导致应对这些情况时判断力不足。VLA路线的崛起为行业带来新思路。2023年底,理想汽车率先提出VLA技术概念,其核心是通过整合视觉、语言、行动三种模态,让智驾系统像人类一样”观察、推理、决策”。与端到端的”数据映射”不同,VLA系统能将视觉感知转化为语言描述,再通过语言模型进行逻辑推理,最终输出具体行动指令。在智能驾驶赛道上,”先发优势”曾被视为不可逾越的壁垒。华为早在2019年就推出ADS系统,百度Apollo更是从2013年就开始布局,累计投入超500亿元。然而,VLA路线的出现让理想、小鹏等”后发者”实现逆袭,彻底改写行业格局。理想用户日常使用中持续收集各类驾驶数据,为VLA模型训练提供丰富素材。小鹏汽车则加大算力投入,构建云端训练集群,大幅提升训练效率。成立于2019年的元戎启行选择”All in VLA”,2024年交付3.4万辆,CEO周光算出:做10万辆车每天跑50公里,回传率20%,一年就能积累18亿公里数据,刚好跨越”冷启动死亡谷”。为抢时间,元戎开放DeepRoute IO2.0平台供主机厂共享数据算力,换取”上车量”。今年8月,元戎发布VLA量产版本,宣称”Orin-X+征程5″双芯片方案可跑通20Hz规划帧率,BOM成本压至5500元,比华为MDC810低32%。对于年销量较低的企业,这几乎是唯一可选的”船票”。周光直言:”VLA让中小车企首次有机会低成本复制头部体验,窗口期18个月,错过就没了。”WA路线则更为激进。华为、蔚来选择世界模型(World Model,WA)路线,让智驾系统通过云端模拟数据构建”数字孪生世界”。与VLA的”从数据到决策”不同,WA试图让系统”先理解世界,再作出决策”。华为ADS研发负责人王军比喻道:”VLA是做海量习题应对考试,WA是先理解知识点再推导答案。”蔚来李斌也称:”WA让车拥有’想象力’。”理论上,WA系统能从根本上解决VLA对数据的依赖,尤其在处理长尾场景时更具通用性和适应性。但商业化落地仍需突破资金、数据、模拟与现实平衡的三重考验,暂时成为”巨头专属”。构建数字孪生世界涉及硬件设备、软件研发、场景建模等多个领域。华为在WA路线投入超200亿元,仅数字孪生平台服务器集群就耗资50亿元,年电力维护成本达8亿元;蔚来成立”世界模型实验室”,累计投入超150亿元,占其总研发费用40%。这种级别投入将绝大多数车企拒之门外。某新势力车企创始人坦言:”不是不想做WA,而是做不起。仅构建基础数字孪生场景就需要至少50亿元,相当于我们3年研发预算。”相比之下,VLA路线研发投入仅为WA十分之一,更适合资金有限的企业。VLA让汽车先学会”说话”,WA让汽车再学会”想象”。前者是眼下的赛点,后者可能是三年后的终点。对于理想、小鹏,VLA是逆袭通行证;对于华为、蔚来,WA是护城河奠基石。更多年销量不过十万辆的品牌,只能在窗口期拼命挤上船,哪怕成为”代工厂”。智驾领域的终场哨尚未吹响,真正的终局属于那些能将”说话”和”想象”融合成”思考”的玩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只有把握当下市场需求又洞察未来技术趋势的企业,才能在新能源汽车淘汰赛中笑到最后。
最新快讯
2025年09月11日
Standard Fleet,一家面向联网汽车时代的智能车队管理平台,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Nova Threshold 领投,WEX Venture Capital、SNR、Y Combinator 首席执行官 Garry Tan 等知名机构及个人投资人参与。多位早期投资人亦选择继续加码,涵盖 Burst Capital、Canvas Vent...
《艾尔登法环:黑夜君临》今日通过免费更新推出全新挑战模式“深夜”,专为资深玩家设计。该模式引入深度评级系统,击败“黑夜王”可提升评级并解锁更高难度层级。随着深度增加,敌人更强、地图关键点可能被隐藏,战斗目标也将在最终关卡才揭晓。“深夜”模式中设有专属“深层遗物”及带有双刃剑效果的武器,考验玩家操作与策略。官方建议普通玩家可尝试突破深度3,极限玩家则可挑战深...
2025年9月11日,在上海外滩大会上,哈啰旗下造父智能科技首发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新车搭载哈啰与阿里云合作打造的基座模型和座舱AI Agent。造父科技由哈啰、蚂蚁及宁德时代于今年6月联合成立,专注于Robotaxi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及商业化落地。
2025年9月11日,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与华泰国际。该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医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此次IPO募资将用于扩大生产及研发投入。
2025年9月11日,百世快运兰州分拨新场地正式投入运营。新场地坐落于甘肃物产兰州物流园,地理位置优越,将进一步提升对兰州、金昌、张掖等地州的物流中转效率。新分拨将服务95家加盟商及门店,助力区域快运网络升级。
9月12日,南京建邺万达、合肥天鹅湖、福州宝龙广场三地Suning Max店将焕新开业。此次开业标志着苏宁易购在“首发经济”上的进一步布局,正值苏宁易购金秋家电节期间,全国多地也将迎来Suning Max首店入驻。
9月11日,江苏盐城新能源并网规模达2034万千瓦,成为长三角首个新能源并网容量超2000万千瓦的城市。盐城地处黄海之滨,风、光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目前,该市风电占新能源并网容量的48%,光伏发电占51%。今年1至8月,盐城新能源发电量达245.5亿千瓦时。
财联社9月11日讯,摩根大通高管近日表示,公司计划到2026年将亚太区企业银行部门的员工总数提升20%。此举旨在加强该地区业务布局,应对不断增长的企业客户需求。据悉,增员将主要集中在科技、风控及客户服务等关键岗位。摩根大通近年来持续加大对亚太市场的投入,此次扩招体现了其进一步深耕该地区市场的战略意图。
2025年9月11日,腾讯控股以5.5亿港元回购了87.4万股公司股票。此次回购体现了公司对当前股价的认可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回购股份将用于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或依法注销。
2025年9月8日,摩根大通(JPMorgan)在哔哩哔哩-W的持股比例由16.95%上升至17.09%,增持均价为174.6997港元。此次增持通过港股市场进行,显示摩根大通对哔哩哔哩未来发展前景保持信心。
2025年9月11日,继峰股份(603997.SH)发布公告称,持股5%以上股东余万立计划于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1月13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5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确定。此次减持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芯原股份新签订单达12.05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5.88%。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整体新签订单约64%。截至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为30.25亿元,预计对公司后续业绩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