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造车第一家倒下的创业公司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智能车参考(ID:AI4Auto),作者:贾浩楠,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

曾经的明星“滑板造车”玩家,开始进入最后死亡倒计时

巅峰市值超过15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Arrival,刚刚被曝出第二次合并计划流产,资金链已经断裂。

图片

5年烧掉170亿,迟迟不能商业化,当年多能吸金,如今就有多困难。

按照官方的说法,账上的钱最多支撑到今年年底,再融不到钱,恐怕只剩5个月活路。

Arrival的挣扎,残酷的反映出滑板造车这条赛道的普遍难题和困境。

“救命钱”泡汤了

Arrival总部设在伦敦,但是把故事讲到了华尔街和硅谷。

2021年,Arrival通过与特殊目的公司CIIG合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巅峰时期市值一度超过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78亿元)。

这次上市,给Arrival直接带来了6.6亿美元现金。

但仅仅一年,这些钱就烧光了。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多方求告Arrival才又艰难地融到3亿美元。

图片

然而3月,Arrival就拉响了第一次“死亡警报”——

3亿美元见底,Arrival又到的熟悉的“找钱续命”环节。

4月,事情好像有了转机,官方公布打算再合并一家上市的“壳公司”Kensington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实现“二次上市”。

据说至少能带来2.83亿美元现金。

但最新消息:这笔交易,终止了

官方5月在提交给监管中的声明中又曾明确表达: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其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相比前一季度下滑了 37%。

公司将在 2023 年底前耗尽现金。

眼看马上就要到手的“救命钱”泡汤了,Arrival实际上是又一次拉响了“死亡警报”,开始和死神赛跑。

此次合并计划流产的具体原因没透露,但其实我们也不难推测,Arrival的业绩和一直以来的经营表现,真的很难再说服资本市场继续支持了。

Arrival在做什么?为什么陷入困境?

Arrival,是一家欧洲造车新势力,成立于2015年。

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此外在美国、德国、荷兰、以色列、俄罗斯和卢森堡都设有办事处。

公司主营电动货车、电动公交车等商用车的生产与制造,截至目前已经推出了一款电动公交车和一款电动货车。

他们说自己的使命是“用一种更高效的新方法,来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有史以来最好的电动车”。这里说的“新方法”,指的是“滑板底盘”和“微型工厂”。

图片

所谓滑板底盘,其实就是一种非承载车身结构,优势在于取消机械连接,车舱可以保留更多空间;此外,同一个底盘能够灵活适应不同大小的车辆类型,从而提升整个汽车产品系列的可扩展性。

而“微型工厂”,根据介绍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占地面积小,工厂使用的是自主移动机器人,而不是传统的装配线——“可以放置在世界任何地方,为所在地区提供服务”,而且还能以非常低的成本运营,快速实现复制和扩张。

公司创始人是Denis Sverdlov,他是俄罗斯电信业亿万富翁,曾经担任过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大众通信部副部长、俄罗斯移动服务提供商Yota集团的总经理。

图片

董事会成员背景也比较丰富,例如曾经在漫威、现代汽车、Lyft和Netflix工作过的都有。

刚一开始,Arrival被外界广为看好,融资和订单都源源不断。

例如现代和起亚曾经就注资了1亿欧元,让Arrival成为英国最大的独角兽企业之一。另外还从美国基金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筹集了1.18亿美元。此外和UPS、Uber、LG能源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2021年3月,Arrival通过与特殊目的公司CIIG合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巅峰时期市值一度超过150亿美元。据说还收获了超过14万辆的订单。

但成立8年,车却只造出了2辆,交付数量为0。

何时能量产交付?何时能实现营收?这些问题自成立第一天就一直有人问Arrival。

官方屡屡给出承诺,又屡屡跳票不兑现。

图片

2018年净亏损为3019万欧元,2019年净亏损为4810万欧元。2020年净亏损9500万美元,2021年净亏损13.04亿美元。而且他们还在财报里写道:“预计未来支出会进一步增大,在真正开始量产交付前,会继续处于亏损状态。量产交付的时间预计不会早于2022年。”

2022年倒是给出了交付400-600辆的计划,但结果你也猜到了,达成率为0%。

没有量产交付,自然也就没有任何营收,纯靠融资续命。

期间,Arrival还经历了数轮战略方向、公司组织的大调整。比如从给主机厂提供底盘,到自己生产成品车。

而且奇怪的是,Arrival突然放弃了英国的比斯特工厂,计划2023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开设第二家工厂。

几年折腾下来,公开可查总亏损已经超过170.91亿元人民币(5年)。

而员工也裁掉了75%,现在只剩下了750人左右。

图片

而最新的公告中,Arrival称又要开始新的公司发展方向调整:“打算将其重点转向寻找其他机会”。并且聘请了专业财务顾问公司来“帮助寻求其他途径,为公司提供额外的流动资金”。

怎么理解?

聘请专业财务顾问,无非两条路——破产清算或者卖身估价。

其实Arrival相当于已经公开宣称“滑板造车失败”了。

滑板造车,真的管用吗?

滑板造车,Arrival是第一个公开爆雷的。

而这个赛道其他玩家,Rivian、Canoo等等,也都在困境泥潭中挣扎。

商业模式从未跑通,甚至也没人能够说清“滑板式”底盘,到底要卖给谁。

按照这个新物种诞生之初的构想,滑板式底盘因其简单的结构,较低的成本,和对智能化功能的全面支持形成对主机厂的吸引力。

图片

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革命的浪潮下,滑板式底盘公司可以将产品卖给寻求转型的主机厂,帮助他们迅速拿出产品。

底层架构是我的,产品形态你们自己去定义。主打一个“智能车争奇斗艳,我在背后收底盘税”的商业蓝图。

但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天真,太不了解百年汽车工业了。

没有主机厂会把底盘设计这样核心的能力放弃,变成一个“贴牌厂”。就算是面对转型,新能源线控底盘技术对于有实力的主机厂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完全可以自己弄。

这样一来,底盘造车玩家就不得不转向另外一条道路——自己造车卖给用户。

这就牵扯到重资产投入、对团队工程化理解、管理要求很高的工业制造。实际上,生产交付问题是拖垮滑板造车玩家的直接原因

图片

而就算是生产制造解决,商业模式上,滑板造车依然面临着困局。

Canoo、Arrival走的是商用车路线,制造配送车、轻型货车卖给商超、物流商。

但这样的商业模式,面临着如此的困局:首先是这样的客户订单总量不大,难以规模化降低成本。其次滑板造车玩家并不提供自动驾驶技术,交付的车还是需要人类驾驶的车,而且成本还远高于传统货车。

第二条路线,就是Rivian走的乘用车路线。Rivian为了在北美市场活下来,首款产品几乎集全部资源押注了皮卡车型。但竞争的残酷程度可想而知。且不说福特通用这些资深皮卡制造商,单单一个特斯拉的赛博皮卡,如何竞争?

实际上走到这一步的滑板玩家,跟造车新势力已经没有本质区别了,因为底盘滑不滑板对于家庭乘用车来说根本无所谓。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路线反而降本效果更好。

图片

对企业的考验,是生产制造、组织架构、技术研发、流程管理、营销包装等等综合能力。

所以目前,滑板造车赛道展现出的是“三头堵”:主机厂不愿买底盘、生产制造能力跟不上、商业模式难走通。

破局之法,没人知道。

所以即使这次Arrival能再融一笔钱涉险过关,恐怕也只能是多续几个月的命罢了。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4日

20:05
微新创想8月4日电 经典电影《汉江怪物》为韩国著名汉江增添了神秘传奇色彩,而近日一则关于汉江现“真怪物”的视频再次将这条江推上风口浪尖。一位韩国网友在首尔国会大厦附近一处停车场夜钓时,意外拍下了一段令人震惊的视频,画面中汉江水面漂浮着一个巨大的黑色不明物体。据拍摄者描述,该黑色物体体长估计在6至10米之间,粗壮程度远超人体,且其形态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诡异。这...
20:05
2025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正式公布对“明天系”旗下华夏人寿及相关责任人的最终处罚决定,这一举措标志着备受关注的保险机构风险处置工作已全面落锤收官。自2020年华夏人寿被依法接管以来,监管机构对这一风险事件展开了系统性治理,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处罚方案。 在责任追究方面,监管机构共对华夏人寿、天安人寿、天安财险、易安财险及华夏久盈资管等机构的相关责任人处以...
20:05
2025年8月3日,三一重工正式对外发布重要公告,披露了其近期积极的资本运作策略。根据公告内容,截至7月底,公司已累计投入13.55亿元人民币,成功回购7267.92万股流通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86%。此次回购行动的价格区间设定在每股17.39元至19.39元之间,充分体现了公司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此次回购计划是基于4月份审议通过的专项议案实施的...
20:05
2025年8月4日,法尔胜发布最新股东数据,截至7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2421户,较上期环比减少4232户,降幅高达11.55%。这一数据反映出市场对该公司的信心有所减弱。尽管如此,当日公司股价表现稳健,收报3.98元,上涨1.27%,但若追溯筹码集中以来的累计表现,股价微跌0.25%,显示出一定的波动性。 从财务数据来看,法尔胜一季报显示营收为685...
20:05
2025年8月4日,爱威科技在大宗交易市场上完成了一笔引人注目的交易。当日,该股成交量为12.30万股,成交金额高达307.62万元,成交价格为每股25.01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成交价比当日收盘价26.19元低了4.51%,显示出市场对该股的短期情绪波动。这笔交易的买方为国海证券山东分公司,而卖方则为国联民生证券北京建材城西路营业部。 近三个周期内,爱威科...
20:05
8月4日,科思科技(688788)强势涨停,成功登陆科创板龙虎榜,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当日交易数据来看,该股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额高达2.21亿元,其中买入金额为1.08亿元,卖出金额为1.13亿元,呈现出微幅净卖出的态势,净卖出额为442.59万元。这一交易数据显示出市场对该股的短期博弈较为激烈。 在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表现活跃,成为当日科思科技的最...
20:05
2025年8月4日,长江电力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完成了一笔引人注目的交易。当日,该股成交量为18.00万股,成交金额高达459.00万元,成交单价为25.50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成交价比当日收盘价折价了9.38%,显示出市场对该股的特定需求。买方营业部为粤开证券深圳分公司,而卖方营业部则来自东北证券上海北艾路证券营业部。 从近期交易情况来看,长江电力的市场活跃...
20:05
2025年8月4日,中国银行大宗交易平台再现活跃交易,当日成功完成一笔成交量为100.00万股、成交金额高达505.00万元的交易。该笔交易的成交价为每股5.05元,较当日收盘价5.58元折价9.50%,显示出市场对该股的短期波动性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买方为粤开证券深圳分公司,而卖方则为东北证券上海北艾路营业部,这一交易行为进一步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在该股上的动...
20:05
2025年8月4日,卓锦股份在大宗交易市场上完成了一笔引人注目的交易。当日该股的成交量为50.00万股,成交金额高达472.50万元,成交单价为9.45元/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成交价比当日收盘价9.53元低了0.84%,显示出市场对该股的短期波动有所反应。这笔交易的买方来自机构专用席位,而卖方则为海通证券杭州金华南路营业部。 当日卓锦股份的收盘价为9.53...
20:05
2025年8月4日,南模生物(688265)股价表现强劲,收盘价定格在43.73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15%,全天换手率高达5.24%,成交额突破1.66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当日该股交易活跃,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额达1.08亿元,呈现净买入4915.14万元的积极态势。其中,兴业证券上海分公司表现突出,以5697.31万元的买入金额位列买一席位。卖方...
20:05
2025年8月4日,新黄浦股票在大宗交易市场上完成了一笔引人注目的交易。该笔交易的成交量为727.35万股,成交金额高达4269.54万元,成交价格为每股5.87元。相较于当日收盘价5.84元,该交易溢价了0.51%,显示出市场对该股票的积极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买方营业部为长城证券北京望京西路证券营业部,而卖方营业部则来自华创证券上海肇嘉浜路证券营业部。 从...
20:05
2025年8月4日,招商港口正式发布公告,披露了其近期积极的资本运作策略。根据公告内容,截至7月31日,公司已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股份17276275股,这一数字占公司总股本的0.691%。此次股份回购是招商港口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股东价值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公司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此次回购行动不仅有助于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增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