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造车第一家倒下的创业公司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智能车参考(ID:AI4Auto),作者:贾浩楠,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

曾经的明星“滑板造车”玩家,开始进入最后死亡倒计时

巅峰市值超过15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Arrival,刚刚被曝出第二次合并计划流产,资金链已经断裂。

图片

5年烧掉170亿,迟迟不能商业化,当年多能吸金,如今就有多困难。

按照官方的说法,账上的钱最多支撑到今年年底,再融不到钱,恐怕只剩5个月活路。

Arrival的挣扎,残酷的反映出滑板造车这条赛道的普遍难题和困境。

“救命钱”泡汤了

Arrival总部设在伦敦,但是把故事讲到了华尔街和硅谷。

2021年,Arrival通过与特殊目的公司CIIG合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巅峰时期市值一度超过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78亿元)。

这次上市,给Arrival直接带来了6.6亿美元现金。

但仅仅一年,这些钱就烧光了。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多方求告Arrival才又艰难地融到3亿美元。

图片

然而3月,Arrival就拉响了第一次“死亡警报”——

3亿美元见底,Arrival又到的熟悉的“找钱续命”环节。

4月,事情好像有了转机,官方公布打算再合并一家上市的“壳公司”Kensington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实现“二次上市”。

据说至少能带来2.83亿美元现金。

但最新消息:这笔交易,终止了

官方5月在提交给监管中的声明中又曾明确表达: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其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相比前一季度下滑了 37%。

公司将在 2023 年底前耗尽现金。

眼看马上就要到手的“救命钱”泡汤了,Arrival实际上是又一次拉响了“死亡警报”,开始和死神赛跑。

此次合并计划流产的具体原因没透露,但其实我们也不难推测,Arrival的业绩和一直以来的经营表现,真的很难再说服资本市场继续支持了。

Arrival在做什么?为什么陷入困境?

Arrival,是一家欧洲造车新势力,成立于2015年。

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此外在美国、德国、荷兰、以色列、俄罗斯和卢森堡都设有办事处。

公司主营电动货车、电动公交车等商用车的生产与制造,截至目前已经推出了一款电动公交车和一款电动货车。

他们说自己的使命是“用一种更高效的新方法,来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有史以来最好的电动车”。这里说的“新方法”,指的是“滑板底盘”和“微型工厂”。

图片

所谓滑板底盘,其实就是一种非承载车身结构,优势在于取消机械连接,车舱可以保留更多空间;此外,同一个底盘能够灵活适应不同大小的车辆类型,从而提升整个汽车产品系列的可扩展性。

而“微型工厂”,根据介绍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占地面积小,工厂使用的是自主移动机器人,而不是传统的装配线——“可以放置在世界任何地方,为所在地区提供服务”,而且还能以非常低的成本运营,快速实现复制和扩张。

公司创始人是Denis Sverdlov,他是俄罗斯电信业亿万富翁,曾经担任过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大众通信部副部长、俄罗斯移动服务提供商Yota集团的总经理。

图片

董事会成员背景也比较丰富,例如曾经在漫威、现代汽车、Lyft和Netflix工作过的都有。

刚一开始,Arrival被外界广为看好,融资和订单都源源不断。

例如现代和起亚曾经就注资了1亿欧元,让Arrival成为英国最大的独角兽企业之一。另外还从美国基金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筹集了1.18亿美元。此外和UPS、Uber、LG能源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2021年3月,Arrival通过与特殊目的公司CIIG合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巅峰时期市值一度超过150亿美元。据说还收获了超过14万辆的订单。

但成立8年,车却只造出了2辆,交付数量为0。

何时能量产交付?何时能实现营收?这些问题自成立第一天就一直有人问Arrival。

官方屡屡给出承诺,又屡屡跳票不兑现。

图片

2018年净亏损为3019万欧元,2019年净亏损为4810万欧元。2020年净亏损9500万美元,2021年净亏损13.04亿美元。而且他们还在财报里写道:“预计未来支出会进一步增大,在真正开始量产交付前,会继续处于亏损状态。量产交付的时间预计不会早于2022年。”

2022年倒是给出了交付400-600辆的计划,但结果你也猜到了,达成率为0%。

没有量产交付,自然也就没有任何营收,纯靠融资续命。

期间,Arrival还经历了数轮战略方向、公司组织的大调整。比如从给主机厂提供底盘,到自己生产成品车。

而且奇怪的是,Arrival突然放弃了英国的比斯特工厂,计划2023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开设第二家工厂。

几年折腾下来,公开可查总亏损已经超过170.91亿元人民币(5年)。

而员工也裁掉了75%,现在只剩下了750人左右。

图片

而最新的公告中,Arrival称又要开始新的公司发展方向调整:“打算将其重点转向寻找其他机会”。并且聘请了专业财务顾问公司来“帮助寻求其他途径,为公司提供额外的流动资金”。

怎么理解?

聘请专业财务顾问,无非两条路——破产清算或者卖身估价。

其实Arrival相当于已经公开宣称“滑板造车失败”了。

滑板造车,真的管用吗?

滑板造车,Arrival是第一个公开爆雷的。

而这个赛道其他玩家,Rivian、Canoo等等,也都在困境泥潭中挣扎。

商业模式从未跑通,甚至也没人能够说清“滑板式”底盘,到底要卖给谁。

按照这个新物种诞生之初的构想,滑板式底盘因其简单的结构,较低的成本,和对智能化功能的全面支持形成对主机厂的吸引力。

图片

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革命的浪潮下,滑板式底盘公司可以将产品卖给寻求转型的主机厂,帮助他们迅速拿出产品。

底层架构是我的,产品形态你们自己去定义。主打一个“智能车争奇斗艳,我在背后收底盘税”的商业蓝图。

但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天真,太不了解百年汽车工业了。

没有主机厂会把底盘设计这样核心的能力放弃,变成一个“贴牌厂”。就算是面对转型,新能源线控底盘技术对于有实力的主机厂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完全可以自己弄。

这样一来,底盘造车玩家就不得不转向另外一条道路——自己造车卖给用户。

这就牵扯到重资产投入、对团队工程化理解、管理要求很高的工业制造。实际上,生产交付问题是拖垮滑板造车玩家的直接原因

图片

而就算是生产制造解决,商业模式上,滑板造车依然面临着困局。

Canoo、Arrival走的是商用车路线,制造配送车、轻型货车卖给商超、物流商。

但这样的商业模式,面临着如此的困局:首先是这样的客户订单总量不大,难以规模化降低成本。其次滑板造车玩家并不提供自动驾驶技术,交付的车还是需要人类驾驶的车,而且成本还远高于传统货车。

第二条路线,就是Rivian走的乘用车路线。Rivian为了在北美市场活下来,首款产品几乎集全部资源押注了皮卡车型。但竞争的残酷程度可想而知。且不说福特通用这些资深皮卡制造商,单单一个特斯拉的赛博皮卡,如何竞争?

实际上走到这一步的滑板玩家,跟造车新势力已经没有本质区别了,因为底盘滑不滑板对于家庭乘用车来说根本无所谓。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路线反而降本效果更好。

图片

对企业的考验,是生产制造、组织架构、技术研发、流程管理、营销包装等等综合能力。

所以目前,滑板造车赛道展现出的是“三头堵”:主机厂不愿买底盘、生产制造能力跟不上、商业模式难走通。

破局之法,没人知道。

所以即使这次Arrival能再融一笔钱涉险过关,恐怕也只能是多续几个月的命罢了。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03日

01:37
2025年10月3日,科技巨头Meta正式宣布在其热门社交应用Threads中推出备受期待的社群功能测试版。这一重要更新将率先面向篮球迷关注的NBA/WNBA、备受青睐的电视节目以及风靡全球的韩流(KPOP)等核心兴趣领域开放。用户将有机会加入这些特定主题的社群,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展开深度讨论,并分享彼此感兴趣的内容。Meta此举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社群功能显著...
00:03
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权威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市场信号:苹果iPhone 17及Pro系列的需求表现远超预期,供应链数据也呈现出强劲的出货态势。分析师Erik Woodring基于详实的Apple Store发货周期追踪和供应链反馈指出,iPhone 17、17 Pro和17 Pro Max在初期市场反响热烈,其强劲的需求势头已促使苹果公司调整生产计划,预...

2025年10月02日

23:30
据游戏媒体Insider Gaming独家披露的内部文件显示,索尼互娱正酝酿一项重大战略调整,计划逐步缩减PS4游戏机的部分在线服务功能。文件内容揭示,自2026年春季起,所有新提交的PS4游戏将不再支持包括活动流Web API、用户存储、共享媒体在内的六项旧版PSN功能。这一决策的核心目标是为不同世代的主机用户构建更为统一的服务平台,从而优化整体用户体验。...
23:00
2025年10月2日,全球外卖市场迎来重磅消息美国科技巨头DoorDash正式宣布完成对英国头部外卖平台Deliveroo的收购这一交易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完成,总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堪称行业并购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作为全球最大的外卖服务平台,DoorDash通过此次战略性收购,不仅将业务版图拓展至欧洲核心市场,更在关键区域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
23:00
截至2025年10月2日,国庆档期累计票房(含预售)已强势突破7亿元大关,这一亮眼成绩不仅彰显了观众的观影热情,更凸显了电影市场的蓬勃活力。今年国庆档期从10月1日持续至10月8日,期间多部备受期待的新片集中上映,引发了观影热潮,各大影院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这一票房佳绩充分反映了观众对优质内容的强烈渴求,也标志着电影市场迈入了一个重要增长节点,预示着未来电影...
23:00
10月2日,正值国庆假期第二天,全国道路交通流量虽较首日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路网压力持续增大,部分城市出城通道、城郊路段以及热门旅游景区周边道路出现明显拥堵排队现象,严重影响出行效率。针对当前交通态势,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已紧急部署专项疏导方案,通过增派警力、优化信号灯配时、实时发布路况信息等措施,全力保障群众...
23:00
10月2日,广东省迎来旅游小高峰,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共接待游客461.5万人次,展现出强劲的旅游市场活力。当日,广州长隆、深圳欢乐谷、清远英西峰林等热门景区客流集中,各地文旅部门提前部署,通过增派安保力量、优化交通疏导、增设应急服务点等措施,全力保障游客游览体验与安全。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民众出行需求的持续释放,更凸显了文旅市场强劲复苏的积极态势,为全年旅游...
23:00
苹果iPad用户们,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即将改变您的创作体验——Affinity 2系列图像编辑工具今日正式开启限时免费活动!这款备受业界赞誉的专业级应用套件,包含三款核心工具,现可通过内购方式永久免费获取授权,让您彻底摆脱订阅束缚,畅享无限创作可能。 Affinity Photo 2堪称移动端Photoshop的完美替代品,它不仅继承了桌面级照片编辑的强大功...
23:00
最新消息显示,三星即将推出的Galaxy S26 Ultra将搭载一项突破性的隐私保护功能,该功能能够在用户进入电梯、公交车、地铁等公共场合时自动激活,有效防止屏幕内容被窥视,为用户隐私提供全方位守护。这一创新功能的核心亮点在于其智能检测机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检测强度,同时支持自定义排除项,例如锁屏验证方式、特定图片、通知内容或画中画窗口,确保在保护...
23:00
宾利正式官宣旗下顶级双门跑车欧陆GT Supersport将强势回归,为所有极致性能追求者献上旗舰级驾驶盛宴。这一标志性车型曾因品牌战略转向插电混动技术而暂时搁置,但面对全球车迷对纯粹机械性能的执着热爱,宾利最终决定重启这一传奇项目。新车由宾利摩斯港(Motorsport)部门倾力打造,通过全面优化底盘结构、悬挂系统与制动性能,更配备主动式扰流板与精密进气设...
23:00
2025年10月2日,迪士尼集团正式宣布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Hulu将全面接替Star,成为Disney+平台的全球综合娱乐品牌。这一重大调整不仅标志着迪士尼在全球流媒体市场版图的一次深刻变革,更体现了其统一内容品牌标识、优化用户体验的长期愿景。据悉,此前作为迪士尼国际内容品牌的主力军Star,主要聚焦于面向成年观众的高质量影视作品。然而随着Hu...
21:58
微新创想10月2日讯 特斯拉近日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交付报告,最终交付量高达497,099辆,这一数字远超市场此前预测的439,612辆,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从车型分布来看,Model 3和Model Y作为特斯拉的核心产品,继续引领交付量,第三季度累计交付481,166辆,占总交付量的96.8%。其中Model 3/Y的产量达到435,826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