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新茶饮头部品牌奈雪的茶宣布开放加盟。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腕儿(ID:bosandao),作者:怜舟,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

引言

创投圈曾红极一时的新茶饮赛道,要变天了。

7月20日,新茶饮头部品牌奈雪的茶宣布开放加盟。

消息一出,奈雪股价应声上涨。当日股价报收6.02港元/股,涨10.46%,总市值为103.25亿港元。

奈雪开放加盟,难以为继还是高歌向前?插图

在奈雪这项“合伙人计划”中,一如既往是大店模式,门店面积要求90平米-170平米。

合伙人门店和直营店要求做到“零差别”。

加盟店单店投资金额大约是100万,但合伙人的验资门槛是150万,回本周期为一年半时间。

奈雪对加盟态度的松动早有迹象。

去年,奈雪收购乐乐茶后,在今年四月宣布开放加盟。

还有奈雪旗下的子品牌“台盖”,是奈雪探索加盟模式的一步棋子,然而,直到2022年,台盖对奈雪的贡献率只有2%。

以分支品牌探索加盟无果,此番,奈雪将主品牌开放加盟,像是奈雪探索加盟的重要一步落子。

在新茶饮风口时,奈雪堪称新茶饮界对直营模式最忠诚的品牌,是他们打造星巴克式“第三空间”基石式存在。现如今,奈雪开放加盟,意味着奈雪开启“直营+加盟”模式。

这种模式打法下,究竟是奈雪穷途末路中的一步落子,还是商业建筑上的又一次创新?

曾经要坚持自营

奈雪终究还是选择了加盟。

在新茶饮界,奈雪是一家对直营模式有着情怀式坚持的企业,一度是外界研究新茶饮直营模式是否成立的样本式参考。

自成立起,无论是奈雪创始人对外演讲,还是奈雪所做的事,无一不直指对直营模式的坚持,与第三空间深度绑定,就是像星巴克那样的直营大店模型。

刚推开星巴克大门,总会闻到一股咖啡香,据说这是星巴克门店内专程设计的,就是让消费者想起星巴克,就会闻到咖啡香,深化品牌印象。

这种设置背后,是直营模式下总部对门店的高效直接管理。

奈雪所坚持的直营模式,也恰是为了达到类似逻辑的门店控制,以保持品牌独有的气质。

彭心当年创立奈雪之初,想创立茶饮界的“星巴克”。

以当时的市场认知来讲,一家奶茶店开在购物中心最显眼的位置,紧挨星巴克,是件不可被理解的事情。

“放个奶茶店在门口挨着星巴克,不是很怪就是很low。”彭心当年去深圳一个购物中心谈店租时,曾遭对方如此嘲讽。

直营模式让奈雪背负了选址压力,但也正是如此,奈雪可以直接管理门店。

他们店里将甜品店、水果店、面包店、清吧等功能合为一体,功能多样化的同时,还打造了网红概念,融入时尚元素,整体会更加多元。

以此倒推,我们可以理解奈雪坚持直营的原因。

如果由外部管理门店,可能只是在门店设计、设施上保持一致,但奈雪在个中植入的无形元素,是加盟商学不会,或者说是不能长久坚持维系的内容。

从当时看,奈雪对加盟商并不放心。

彭心曾在一场大会上表达对加盟商的态度。

“10元一斤的草莓和20元一斤的草莓,消费者一尝就能感受出来品质的区别,如果开放加盟,总部如何才能确保加盟商给消费者用的就是最好的草莓?”

她对奈雪的理解,并不是一个既定的奶茶品牌、餐饮品牌,而是一个与体验、有时尚元素的消费品牌。

因此,店内的空间和各种奶茶一样,都是奈雪产品的一部分。

这是加盟商所不具备的能力和认知,当时的彭心是非常清楚加盟模式所包含的利弊的。

在2022年业绩会上,奈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林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奈雪的茶仍计划开店600家,主要加密一二线城市。

这是奈雪对直营模式的又一次坚持,而直营模式是否稳固,则成了外界最关心的话题。

在这场业绩报告会上,赵林坦言“我们知道直营店有两个难处:一是不好选址,开店的时候不太好找门店。二是成本不好管控。”

在清楚直营模式的难处下,奈雪方面仍然坚持做直营,至少直至今年年初,奈雪仍然是非常笃定的态度。

时至今日,奈雪变了。

就在7月20日,坚持信奉直营模式的奈雪突然调转船头,决定开放加盟。

消息一出,外界负面声音居多,大家第一反应认为,“奈雪缺钱了”。

奈雪开放加盟,难以为继还是高歌向前?插图1

放眼整个新茶饮市场,奈雪开放加盟意味着,整个饮品界只有星巴克一家还在坚持直营,所有品牌都开放加盟了。

相对比奈雪先前对加盟不看好、不认可的态度,此番开放加盟的动作,着实令人不解,会负面揣测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奈雪此番开放加盟,究竟是出于哪些考量?

股价下跌不止

登陆资本市场的奈雪,过得并不好。

奈雪在2021年6月30日上市,当日股价报收17.12港元/股,达到历史最高点后,也终究成了历史。

奈雪开放加盟,难以为继还是高歌向前?插图2

在后来的两年内,奈雪股价一路下行,甚至在2022年3月31日,奈雪股价触底,跌到3.65港元/股。

自此之后,在一年零三个月时间里,奈雪的股价长期在6港元上下浮动,几乎没有崛起的迹象。

奈雪财报上展示的业绩情况,也如出一辙,丝毫没有惊喜可言。

据奈雪2022年财报显示,奈雪从2018年到2022年为止,五年时间内的营收分别是10.87亿、25.01亿、30.57亿、42.97亿、42.96亿。

通过奈雪营收会发现,在前四年,奈雪的业绩还在稳步增长,但到了2022年的第五年,业绩不增反降了。

奈雪开放加盟,难以为继还是高歌向前?插图3

再继续看奈雪的利润表现。

从2018年到2022年,奈雪逐年亏损5658万、1.17亿、1.66亿、1.45亿、4.61亿。

奈雪的亏损面积逐年扩大,尤其在2022年营收不增反降的情况下,奈雪扩损额是上年的3倍。

奈雪的亏损压力,本质是开店成本所导致的。

不同于其他加盟模式,奈雪需要自行承担所有开店成本,包括房租、水电、员工薪资、广告等等。

从奈雪财报看到,报告期内,奈雪的各项成本的确在增长。

比较明显的增长数据,例如广告费,相对于去年的1.11亿,报告期内增加了3000万,是1.43亿。

还有配送服务费,去年是2.59亿,2022年增加到3.81亿。

除此之外,还有材料成本14.16亿;员工成本13.63亿;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2.29亿……

奈雪开放加盟,难以为继还是高歌向前?插图4

重重成本压力,最终吃光了奈雪的利润。

按照奈雪直营的逻辑,想要盈利,必须是开店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所收获的营收足以覆盖成本,奈雪才可以证明自身模式的正确性。

但从目前来看,奈雪显然没能做到这点。大量开店而拉高的成本,把奈雪逼近墙角。

如此讲,股价是奈雪当下内耗状态,最直观的反应。

内部入不敷出,股价连跌不止。

此时,奈雪选择了自己曾经最不认可的加盟模式,更像是难以为继后的选择。

新茶饮现加盟潮

奈雪开放加盟,于自身而言,是另一种商业路径的开辟。于行业而言,意味着新茶饮行业集体走向加盟模式。

新茶饮加盟趋势下,是否可以论证直营模式并不适用于新茶饮赛道?

其实不尽然。

奈雪当年坚持的直营模式,让奈雪的茶品牌一度达到行业顶值,成为新茶饮行业头部品牌。

只是,资本市场的评判标准历来是门店数量。

而加盟是新茶饮品牌们走向“万店”的唯一一条路径。

开直营店赚的是奶茶钱,加盟则是赚加盟商的钱。

在加盟模式中,奈雪可以将门店运营成本压力转移到加盟商,而公司则侧重于管理和监督。

这种轻资产扩张模式,可以大幅减轻奈雪的成本压力。

其他茶饮门店,包括喜茶,也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以减轻自己的负担。

新茶饮品牌采用加盟模式拓展门店,效果显而易见。

以茶百道为例。2017年,茶百道门店180家。次年,茶百道便启动加盟模式,据窄门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茶百道每年分别增加门店数量367家、1485家、2844家。

在今年4月的茶百道品牌升级会上,他们宣布正在营业的门店数量将突破8000家,签约门店数超10000家。

还有沪上阿姨,今年签约门店数量也将突破10000家。

奈雪启动加盟模式,意味着将原先以直营门店和消费者直接交流的机会作为代价,替换成门店增长。

以情怀换取门店数量,从而减轻自身的成本压力。

加盟模式并非不可取,恰恰相反,从资本市场来讲,这是配合市场评估最适合的人设。

只是,曾怀有赤子之心做茶饮的奈雪,无奈之下调转船头,加盟模式究竟是否能成为对资本市场的一剂强心针,还不得而知。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1日

21:00
2025年1月1日起,诺和诺德与礼来公司将正式面向企业客户供应备受瞩目的减肥药物Wegovy与Zepbound,这一合作将显著提升肥胖症治疗药物的可及性。通过深度整合企业健康福利计划,两大药企旨在精准对接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符合条件的肥胖症患者提供更便捷的用药渠道。此次供应合作将全面覆盖美国境内达成合作的企业,具体配送方案将由三方共同商议并高效执行,确保药...
21:00
2025年11月21日,广州国际车展盛大启幕之际,上汽奥迪携AUDI E SUV概念车震撼登场,为全球观众献上一场豪华纯电SUV的视觉盛宴。作为AUDI品牌继E5 Sportback后的又一力作,这款概念车完美诠释了品牌在电动化领域的创新精神与前瞻视野。其设计语言与E5 Sportback一脉相承,前脸部分延续标志性元素,同时融入更多未来感十足的细节。尤为引...
21:00
2025年11月21日,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发布重要公告,明确了普通股及美国存托股票(ADS)持有人选择合并对价形式的最终截止时间。公告详细说明了不同类型股东的选择提交期限:普通股持有人的选择材料提交截止日期为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12月5日下午5:00,而ADS登记持有人的截止日期则定于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12月3日下午5:00。公司特别强调,若...
21:00
2025年11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常务会议,重点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产能综合调控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一重要决策,标志着我国生猪产业将进入一个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新阶段。会议指出,为保障猪肉市场稳定供应,必须强化生猪产能的综合调控机制。未来将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全国能繁母猪的正常保有量目标,确保生产与市场需求始终保持在...
21:00
2025年11月21日,中国建材科技集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发的半固态电池隔膜成功完成配方开发与上机验证,正式迈入电池循环测试的关键阶段。作为国内玻璃纤维、风电叶片及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领军企业,中材科技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与降本增效,通过提升生产设备效率、优化能源消耗结构以及大力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已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为市场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此次半...
21:00
辽宁成大控股旗下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近期陷入长期停产困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家位于新疆地区的企业主要从事页岩油资源开发业务,作为辽宁成大的重要子公司,其运营状况直接关系到集团整体业绩表现。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新疆宝明矿业突然宣布全面停工,目前尚未恢复生产。 尽管公司方面尚未公开披露具体的停产原因,但业内分析认为,这可能与近期新疆地区能源行业政策调整、资源开...
21:00
2025年11月21日,备受市场关注的超卓航科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羿含、李光平、王春晓正积极筹划一项重大事项。据悉,该事项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的潜在变更,引发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为严格遵守信息披露的公平原则,切实保障全体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公司股票自当日开市起正式实施停牌措施。目前,相关方案的具体细节仍在深入商议与论证阶段,但超卓航科承诺...
21:00
2025年11月21日,中国医药创新领域迎来重要合作里程碑。百诚医药与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众神创新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就1类创新药BIOS-0629项目在大中华地区(涵盖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获得独家授权。双方同时签署了《技术开发合作协议》及关键补充协议,为该创新药物的研发与商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协议条款,众神创新将依据明确的研发里程碑节点,分阶...
21:00
SpaceX在德克萨斯州进行的星舰V3版本“Booster 18”首级测试遭遇重大挫折,助推器在发射前发生灾难性事故。11月20日凌晨,当地时间4:04,也就是北京时间18:04,测试现场突然发生剧烈爆炸或结构坍塌,导致助推器下半部分完全损毁。根据现场流传的视频资料,事故核心区域——液氧储罐明显变形塌陷,火光冲天。此次测试原本旨在验证星舰V3版本重新设计的推...
21:00
2025年11月21日,酷比魔方携旗下旗舰二合一平板iWork GT Ultra震撼登陆海外市场,首发价格定为799.99欧元,折合人民币约6565元。这款平板不仅代表了酷比魔方在高端移动设备领域的最新成就,更以其强大的性能配置和丰富的功能特性,为全球用户带来了全新的移动办公与创作体验。 iWork GT Ultra搭载了英特尔酷睿Ultra 5 125H处...
21:00
2025年11月21日,恒瑞医药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发的9款创新药喜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这些前沿药物即将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无数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此次获批的产品线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注射用SHR-9839(sc)、注射用SHR-A2009、注射用SHR-1826、HRS-4...
21:00
安琪酵母正式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其俄罗斯子公司将启动一项重大产能扩张计划,拟投资人民币10.62亿元用于建设一条年产2.2万吨酵母生产线,同时计划同步增加注册资本。这一战略投资举措旨在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生产布局,有效提升对全球酵母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尚需经过公司股东会的最终审议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程序后方可正式实施。 此次投资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