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离自己的春天越来越近。

2017年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直播自动驾驶车辆上五环路的内容,一度引发巨大争议。彼时自动驾驶企业的测试方式还是以封闭测试为主,缺少一块市区内的自主训练场。

如今,全国各大城市正在拉开一场无人驾驶抢跑战,大批无人驾驶试点区的开放,让企业可以一展手脚。

7月7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宣布,正式在亦庄等地区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企业可以在获批后提供常态化付费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与过去的测试相比,此次北京新试点的关键词有这几个——车内无人,意味着车内没有安全员,乘客将体验一段“一个人的行程”;商业化,意味着企业可以对出行服务长期收费,把新服务做成一项稳定的业务。

但与此同时,大多用户对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了解不多。这些试点区往往处在偏远的城市郊区,而且范围狭小,这里的出行需求不多。

为了了解这次全新试点的推进成果。「科技新知」来到北京亦庄,亲自体验了无人驾驶的出行服务。

无人出租,离老司机还有多远?

(萝卜快跑出租车的车内场景)

想在北京坐上一辆智能驾驶出租车,你首先要选择一家运营平台,并下载他们的APP。「科技新知」下载了两个在北京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平台APP,分别是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和小马智行旗下的Pony Flutter。

(小马智行、萝卜快跑的APP首页界面)

打开APP,你会看到无人驾驶平台的乘车须知。与常规的网约车相比,无人驾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有一点例外——一辆车最多乘坐3人,乘客只允许坐在后排。

(萝卜快跑乘车须知)

用户完成注册后,就可以选择出发点和目的地。在出发前,「科技新知」在亦庄随意选取了两个地点,两个平台立即给出了接单车辆位置,车辆信息显示,接单车辆赶到目标地点在3分钟左右。

但在实际赶赴亦庄上车点后,系统显示,前方排队乘客还有11位。实际上,「科技新知」从抵达上车点到坐上无人车,花去了近20分钟时间,这可能与上车的点位、时段有关。

在确定路程时,你需要在运营区域内茫茫多的上车点和下车点中进行选择。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公交车的站点模式——无人驾驶平台在测试区内规范好密密麻麻的上车点和下车点,乘客只能在在有限的地点里选择一个上车,并打车到指定下车点。很多时候,上车点与下车点甚至是不重合的,你可以在一条街找到多个上车点和下车点,至于额外多出的路程,则要靠自己的双脚来走。

(小马智行用车界面,青色为上车点,黄色为下车点)

这样的站点式规划,目的是避免复杂情况的出现。你可以把无人驾驶理解成一位新手司机,它能对路况、交通灯信息做出判断,能处理基本的转弯、加减速、让行等操作,但处理不好一些复杂操作。

比如像老司机一样,到狭窄复杂的小区门口接乘客,再停到一个路况复杂的园区里供乘客下车。

“现在改进了不少,站点已经很密了。”车上的安全员对「科技新知」表示,早期的无人驾驶测试环境里,站点非常稀疏,到现在,无人车的上下车点基本覆盖了亦庄的主要街道,大大方便了乘客体验。

与网约车相比,无人车的上车流程是开车门上车——坐在后排并系好安全带——在座位屏幕上输入手机号后四位——点击“开始行程”。在行程中,座位屏幕会实时显示自动驾驶系统对当前路况的检测结果。

(小马智行车内屏幕)

价格方面,「科技新知」选择在两家平台各打车一次,其中小马智行打车2.4公里,费用30.5元优惠抵扣后实付0元;萝卜快跑打车3.5公里,费用31.95元,活动抵扣后实付5.75元。

相比常规的网约车如滴滴快车,两家无人驾驶平台的费用整体要更高。在离开新客补贴后,无人驾驶平台可能很难保证价格对乘客有吸引力。

例如,滴滴快车在北京的起步价为13到14元,萝卜快跑为18至19元,小马智行为18元;里程费方面,滴滴快车为1.4元至2.25元每公里,萝卜快跑为2.7元至3元每公里,小马智行为2.6元至3元每公里;时长费方面,滴滴快车为0.5元至0.8元每分钟,萝卜快跑为0.5元至0.7元每分钟,小马智行为0.7元至0.9元每分钟;远途费方面,滴滴快车为0.5至1.4元每公里,萝卜快跑为0.9元每公里,小马智行为1.7元至2.4元每公里。

在亦庄,两家平台运营的主要是下图所示的,有安全员的智能驾驶车型。小马智行乘客必须完成首单订单后,才能预约全车无人出租车;萝卜快跑仅在北京西郊的首钢园园区开放全车无人出租车,且体验阶段价格为30元一口价,不容讲价。

(停在路边的自动驾驶测试车)

而当前亦庄无人驾驶的主力车辆,都离不开安全员的把控。

在10分钟的车程里,「科技新知」注意到,安全员基本不负责十字路口、直行路况的操控,只有几类场景会触发安全员的下场,它们分别是鸣笛、变道和向旁车喊话。

在直线车道一辆违停车的身后,无人驾驶车用一种略显呆傻的方式停在了原地,安全员不得不上手为车辆变道。

这或许表现出无人驾驶车辆的算法还有精进空间——前方所停车辆是故障停车还是等待行人/交通灯?我应该变道超车还是等待前车发动?

对于乘客个性化的诉求,无人车也很难做到周全。

当「科技新知」对安全员提出,能否匀速起步,平缓转弯和刹车速度时,安全员只能报以苦笑:

“它的速度是固定的,没办法像人一样,照顾你会不会晕车。”

当然,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整体体验比较人性化。在「科技新知」体验的车程中,车辆直线速度保持在70千米每小时,加速和减速基本稳定。

相比出租车的“老司机”,自动驾驶不会做出突然加速的抢灯行为。如同一个谨慎的新人,它只会按部就班地匀速行驶,这对晕车人士十分友好,但「科技新知」在体验中,车辆作出了几次自主变道且速度较快,此时晕车感还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谁在领跑无人驾驶竞争?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在《智能交通》中写道,百度采取了渐进式的无人驾驶发展路线,在人车混行更少、大家遵守交规、红绿灯设置合理的地方先跑起来,先从5万公里、10万公里跑起,最终向L5级别的任意场景全无人驾驶迈进。

这也是国内自动驾驶企业的通行做法。从L1到L5的路径不能一蹴而就,但在全国范围内的自动驾驶试点区,各路玩家已经抢破了头。在北京,这些玩家是百度和小马智行,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T3出行、滴滴、文远知行等玩家还在虎视眈眈。

不同玩家的自动驾驶技术殊途同归,都是通过架设感知、预测、规划、控制模块,让车辆尽可能向人类的思维模式靠拢——我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附近路况如何?我要如何规划路线?如何实施具体操作?

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感知。

自动驾驶的感知模块,需要解决看到物体,分析物体是什么,跟踪物体并进行语义分割,分清在车辆面前的是另一辆车,还是行人或障碍物。

2021年3月12日,一辆特斯拉Model Y在美国底特律追尾一辆白色半挂卡车,造成严重损毁。事故原因是,自动驾驶的感知系统认不出卡车的白色车厢,就只能从过往的“记忆”里进行匹配,结果是,自动驾驶系统把卡车认成了白云,一头扎了上去。

在国内,以此次「科技新知」体验的百度萝卜出行和小马智行为例,双方都在啃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也就是给车身安装更多的雷达和摄像头,如果一双眼睛看不清楚,那就用几十双眼睛来感知路况。

例如,百度阿波罗感知算法就包括预处理、后处理等模块,先用雷达、摄像头捕捉图像,稍作调整后就对图像中的交通灯、车辆等信息进行检测处理,最终让AI系统理解当前路况的障碍物信息。

小马智行的感知系统同理。官方信息显示,小马智行通过相机、雷达等传感器感知路况信息,并进行目标检测、多目标追踪、场景理解等工作。如图所示,感知系统将车辆标注为绿色,摩托车标注为橙色,行人标注为黄色,环境信息标注为灰色。

而决定自动驾驶精度的,是长尾场景数据与算法。

自动驾驶领域的长尾场景,可以理解为罕见路况,如晚高峰超级忙碌的十字路口,大量行人或非机动车抢行的十字路口,开出狭小路口面对左右横行宽敞车道的路口,大雨、大雪、大雾天气下的路面,也包括特斯拉曾“翻车”过的特殊路况——一辆车可以正常行驶在路面上,也有侧行、逆行、翻倒、部分车身解体等特殊情况出现。

谁能积累更多的长尾场景数据,谁就能优化算法,提升自动驾驶的精确度。在此方面,百度阿波罗与小马智行殊途同归,都是通过无人驾驶测试区的海量实测,储备L4阶段面临的长尾场景数据。

而在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战场,百度的优势更明显。根据百度2022年年报披露,按已完成的订单量计算,百度萝卜快跑是当前最大的无人车服务提供商,截至2023年1月底,萝卜快跑已经累计提供了超过200万无人驾驶出行订单。而小马智行的无人驾驶商业订单数为近20万单。

无人驾驶,何日走入寻常百姓家?

在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时,「科技新知」曾询问驾驶位的安全员:“您觉得无人驾驶进入L4或L5阶段,离开测试区在全市运行,还需要多久?”

安全员的答案是:“可能还要等很久。”

一方面,在亦庄、首钢园等北京的无人驾驶测试区,可供乘客选择的上下车点越来越多,商业化运营也愈发成熟。无论安全员还是乘客,人们都对无人出租的服务不再感到好奇。

另一方面,无人驾驶出租车,还没有走出“幼儿园”。

亦庄留给行人的印象是一个词——标准。这里马路宽敞,几乎无人的次要道路都覆盖着标准、流畅的交通灯。路面车辆并不多,一个60秒的红灯,只能拦住不超过10辆汽车,不超过2辆电动车。

曾有外卖骑手对「科技新知」抱怨北京主城区糟糕的路况——遍地都是停车位,非机动车道几乎被停好的汽车塞满,骑手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到机动车道去,和汽车抢道。

而在亦庄,你几乎看不到此类情况出现。

在非早晚高峰期,这里罕有行人,外卖骑手的电动车也只在少数主干道路出现,密度远不及北京的核心市区。至于飙车、抢灯更是罕见。

即便在这样的路面测试全无人出租商业化运营,也要严格限制车辆数量、测试范围,这足以说明,从企业到监管部门,对此次测试的谨慎态度。

对企业来说,在这样的“襁褓”中孵化的自动驾驶,还远远达不到“能打”的程度。

自动驾驶正在迎来整个行业的繁荣阶段。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与自动驾驶企业合作,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在2022年财报会议上对自动驾驶大泼冷水:“什么无人驾驶都是扯淡”。但同样在2022年,比亚迪和英伟达、百度等企业达成自动驾驶合作。

另一边,自动驾驶关键的芯片、雷达等配件能力也在提升。以2020年英伟达发布的Orin芯片为例,按照小马智行的说法,这款芯片已经能达到过去L4的算力需求。

但同时,自动驾驶服务平台也必须走出“襁褓”,不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长尾场景数据,同样是为了后续研发投入而“输血”。

做自动驾驶,就是养了一只“吞金兽”。2021年和2022年,百度的研发费用分别是233.2亿元和249.4亿元,研发费用率最高接近20%,在国内民营企业中位列第一位。

这也是此次全无人驾驶出租车开放商业化试点的重要意义——想办法给研发企业输血,不让企业受到漫长的研发过程,海量的研发经费的拖累。

在未来,全无人出租车服务需要进入更多地区,特别是需求更大的核心城市的核心市区。只有走出“舒适区”,胆怯、生涩的AI司机才能挖掘更复杂的路况规律,才能让整个社会看到无人驾驶的巨大潜力。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03日

01:37
2025年10月3日,科技巨头Meta正式宣布在其热门社交应用Threads中推出备受期待的社群功能测试版。这一重要更新将率先面向篮球迷关注的NBA/WNBA、备受青睐的电视节目以及风靡全球的韩流(KPOP)等核心兴趣领域开放。用户将有机会加入这些特定主题的社群,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展开深度讨论,并分享彼此感兴趣的内容。Meta此举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社群功能显著...
00:03
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权威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市场信号:苹果iPhone 17及Pro系列的需求表现远超预期,供应链数据也呈现出强劲的出货态势。分析师Erik Woodring基于详实的Apple Store发货周期追踪和供应链反馈指出,iPhone 17、17 Pro和17 Pro Max在初期市场反响热烈,其强劲的需求势头已促使苹果公司调整生产计划,预...

2025年10月02日

23:30
据游戏媒体Insider Gaming独家披露的内部文件显示,索尼互娱正酝酿一项重大战略调整,计划逐步缩减PS4游戏机的部分在线服务功能。文件内容揭示,自2026年春季起,所有新提交的PS4游戏将不再支持包括活动流Web API、用户存储、共享媒体在内的六项旧版PSN功能。这一决策的核心目标是为不同世代的主机用户构建更为统一的服务平台,从而优化整体用户体验。...
23:00
2025年10月2日,全球外卖市场迎来重磅消息美国科技巨头DoorDash正式宣布完成对英国头部外卖平台Deliveroo的收购这一交易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完成,总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堪称行业并购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作为全球最大的外卖服务平台,DoorDash通过此次战略性收购,不仅将业务版图拓展至欧洲核心市场,更在关键区域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
23:00
截至2025年10月2日,国庆档期累计票房(含预售)已强势突破7亿元大关,这一亮眼成绩不仅彰显了观众的观影热情,更凸显了电影市场的蓬勃活力。今年国庆档期从10月1日持续至10月8日,期间多部备受期待的新片集中上映,引发了观影热潮,各大影院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这一票房佳绩充分反映了观众对优质内容的强烈渴求,也标志着电影市场迈入了一个重要增长节点,预示着未来电影...
23:00
10月2日,正值国庆假期第二天,全国道路交通流量虽较首日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路网压力持续增大,部分城市出城通道、城郊路段以及热门旅游景区周边道路出现明显拥堵排队现象,严重影响出行效率。针对当前交通态势,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已紧急部署专项疏导方案,通过增派警力、优化信号灯配时、实时发布路况信息等措施,全力保障群众...
23:00
10月2日,广东省迎来旅游小高峰,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共接待游客461.5万人次,展现出强劲的旅游市场活力。当日,广州长隆、深圳欢乐谷、清远英西峰林等热门景区客流集中,各地文旅部门提前部署,通过增派安保力量、优化交通疏导、增设应急服务点等措施,全力保障游客游览体验与安全。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民众出行需求的持续释放,更凸显了文旅市场强劲复苏的积极态势,为全年旅游...
23:00
苹果iPad用户们,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即将改变您的创作体验——Affinity 2系列图像编辑工具今日正式开启限时免费活动!这款备受业界赞誉的专业级应用套件,包含三款核心工具,现可通过内购方式永久免费获取授权,让您彻底摆脱订阅束缚,畅享无限创作可能。 Affinity Photo 2堪称移动端Photoshop的完美替代品,它不仅继承了桌面级照片编辑的强大功...
23:00
最新消息显示,三星即将推出的Galaxy S26 Ultra将搭载一项突破性的隐私保护功能,该功能能够在用户进入电梯、公交车、地铁等公共场合时自动激活,有效防止屏幕内容被窥视,为用户隐私提供全方位守护。这一创新功能的核心亮点在于其智能检测机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检测强度,同时支持自定义排除项,例如锁屏验证方式、特定图片、通知内容或画中画窗口,确保在保护...
23:00
宾利正式官宣旗下顶级双门跑车欧陆GT Supersport将强势回归,为所有极致性能追求者献上旗舰级驾驶盛宴。这一标志性车型曾因品牌战略转向插电混动技术而暂时搁置,但面对全球车迷对纯粹机械性能的执着热爱,宾利最终决定重启这一传奇项目。新车由宾利摩斯港(Motorsport)部门倾力打造,通过全面优化底盘结构、悬挂系统与制动性能,更配备主动式扰流板与精密进气设...
23:00
2025年10月2日,迪士尼集团正式宣布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Hulu将全面接替Star,成为Disney+平台的全球综合娱乐品牌。这一重大调整不仅标志着迪士尼在全球流媒体市场版图的一次深刻变革,更体现了其统一内容品牌标识、优化用户体验的长期愿景。据悉,此前作为迪士尼国际内容品牌的主力军Star,主要聚焦于面向成年观众的高质量影视作品。然而随着Hu...
21:58
微新创想10月2日讯 特斯拉近日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交付报告,最终交付量高达497,099辆,这一数字远超市场此前预测的439,612辆,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从车型分布来看,Model 3和Model Y作为特斯拉的核心产品,继续引领交付量,第三季度累计交付481,166辆,占总交付量的96.8%。其中Model 3/Y的产量达到435,826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