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新消费智库(ID:cychuangye),作者乐乐,编辑竺天,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从”社交货币”到”众矢之的”,茉酸奶仅用一周时间完成了这场舆论过山车。让我们回顾这轮”刺客”风波的完整时间线——7月7日,茉酸奶在其官方微博宣布新品”猫山王系列”预计8月上市,通过问卷调查征集消费者对价格的看法,其中68元、88元、108元三个选项迅速引发网络热议;7月14日,有媒体曝出茉酸奶原料中疑似添加植脂末,再次点燃消费者怒火;7月16日,更有人爆料饮用茉酸奶5天体重增加6斤,质疑其”健康光环”实为”热量炸弹”……

面对质疑,茉酸奶的回应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品牌方表示问卷调查不等于最终定价,但对于后续产品推出仍持谨慎态度。关于产品健康属性,品牌强调酸奶原料来自乌兰察布,冰淇淋原奶采自KANPAK LLC星洲康派克,牛油果经过严格筛选,却对是否使用植脂末的问题含糊其辞,仅称将通过产品升级回应。多轮交锋后,茉酸奶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但争议本身却意外为品牌带来破圈效应,近半月内频频登上微博热搜,#茉酸奶回应被改名#、#揭秘茉酸奶背后公司#等话题总阅读量突破亿级,传播效果惊人。

茉酸奶“刺客”翻车背后:高价营销还是真问题?插图

看似负面的舆论漩涡,实则是另一种形式的传播狂欢。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制造话题就能快速获取曝光,茉酸奶显然深谙此道。只是品牌未曾预料到,爆火的同时也迎来了猛烈反噬。高价酸奶的争议背后,暗藏着复杂的营销逻辑。

随着种草经济兴起,成为网红品牌成为许多消费品牌的终极目标。有的品牌”无心插柳”意外走红,有的则”处心积虑”制造话题。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68元至108元一杯的酸奶价格让消费者直呼”背刺”。但或许正是这种价格策略,让茉酸奶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脱颖而出。

茉酸奶“刺客”翻车背后:高价营销还是真问题?插图1

此前,茉酸奶就擅长通过话题营销制造声量。小红书上”每天清晨都要来一杯35元的茉酸奶”的炫富梗,抖音里”茉酸奶榴莲系列”的打卡视频,都在强化品牌”新中产”标签。杭州某门店透露,实际售价最高仅为43元,与问卷调查中的价格体系存在明显差异。这让我们猜测:茉酸奶最初本想通过问卷调查强化高端形象,在制造讨论度的同时,让目标客群产生认同感。

最初阶段,茉酸奶似乎并不惧怕争议。即使风波渐起,其核心用户群体依然稳固。品牌精准锁定了追求”自然轻盈低负担”理念的消费者,这部分人群愿意为高溢价买单。但让品牌始料未及的是,这场营销活动意外引爆了公众对产品用料、质量的质疑,引发强烈负面情绪。

茉酸奶“刺客”翻车背后:高价营销还是真问题?插图2

从出圈到出格,茉酸奶陷入全网围攻。胜誉咨询CEO葛柱宇认为:”任何市场下的品牌定位都没有绝对的对错,消费降级时代仍有品牌选择逆势高端。”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同样指出,中国快消品行业已呈现六层消费格局:超高端、高端、中高端、中端、中低端、低端。茉酸奶25-40元的价格定位属于超高端层级,符合商业逻辑。

但危机在于,高端定位必须匹配同等品质。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强调:”高端品牌不仅体现在价格上,更需满足消费者更高的品质期待。”消费者愿意为茉酸奶溢价的核心,在于其宣传的”鲜活””低负担””本真味道”等健康属性。但若产品用料与宣传不符,品牌形象将瞬间崩塌。

茉酸奶“刺客”翻车背后:高价营销还是真问题?插图3

网络上流传的”上野曼道牌雪糕”原料清单中,”精炼植物油、葡萄糖浆和乳化剂”等成分被质疑为植脂末的拆解标注。与蜜雪冰城等品牌不同,茉酸奶主打健康概念,使用植脂末显然存在德不配位问题。继高价、高热量争议后,操作台面不整洁等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信任。

从多次回应来看,茉酸奶已难以掌控舆论走向。胜誉咨询CEO葛柱宇提出危机公关三步走:第一,立即回应核心质疑,避免消费者形成负面认知固化;第二,委托权威第三方机构检测并公开结果;第三,避免冷处理,主动解决问题。否则品牌可能成为”高价刺客”的典型案例。

茉酸奶“刺客”翻车背后:高价营销还是真问题?插图4

茉酸奶的定价争议并非孤例。海底捞涨价道歉、薛记炒货被称为”炒货刺客”、巴奴火锅18元土豆5片事件……这些品牌都因价格问题遭遇危机。2021年开放加盟后,茉酸奶门店迅速扩张至千家,但这次事件无疑为其狂奔的步伐踩了刹车。杭州某门店表示,近期生意受影响,已推出优惠活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在健康意识觉醒的当下,现制酸奶仍有刚需市场。但高端定位对产品品质、食品安全、服务体系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不少品牌通过网红效应快速崛起,却因产品力不足而昙花一现。

争议之下,茉酸奶亟需重新审视品牌价值。爆红没有捷径,唯有沉下心打磨产品、优化供应链,才能获得长期竞争力。品牌切莫因流量迷失方向,最终败给消费者信任。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5日

01:21
2025年11月15日,水利部权威发布,备受瞩目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目标任务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这一规划自2011年正式启动实施,历时十余年,累计投入资金高达1238亿元人民币,成功推进了7561个各类项目。该规划的核心聚焦于四大关键领域:一是保障库区移民的安稳致富,二是强化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三是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四是有效处...
00:15
2025年11月14日,备受瞩目的北京6G产业发展分论坛隆重举行,现场首次集中发布了由北京6G实验室取得的十大技术进展成果。这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不仅彰显了北京在6G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发布内容聚焦于高频通信、智能超表面、星地融合、通感一体等四大核心方向,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实现了U6G频段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高达20...

2025年11月14日

23:41
科技媒体Tom's Hardware最新报道了一则关于AMD驱动程序异常行为的发现。用户Takia_Gecko在测试过程中注意到,当移动或调整应用程序窗口时,系统日志文件会出现持续追加写入的现象。经过实际验证,C:\Windows\System32\AMD\EEUDumps目录下的日志文件在窗口操作期间频繁更新,导致数据记录异常频繁。 这一异常行为可能对固态...
23:41
禾赛科技近日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正式宣布其新一代激光雷达产品已全面获得理想汽车旗下理想L系列、i系列以及MEGA等全系车型的定点认可。这一重要合作进展不仅彰显了双方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更预示着未来智能汽车辅助驾驶能力的显著提升。 自2021年起,禾赛科技与理想汽车便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过去的三年里,禾赛已成功为理想汽车多款旗舰车型供应高性能...
23:41
2025年11月14日,全球科技巨头谷歌公司正式宣布对欧洲市场的广告技术服务进行重大调整。这一战略举措旨在积极响应欧盟委员会此前作出的反垄断处罚决定,通过主动优化广告交易平台运作模式,避免在欧洲市场面临强制拆分的极端风险。据悉,谷歌将全面革新其欧洲广告交易系统的架构与功能,确保所有业务流程完全符合欧盟最新的监管要求。公司高层强调,相关技术调整将在未来几个月内...
23:41
游戏媒体Euro Gamer近期发布了关于《密特罗德究极4:穿越未知》在Switch 2平台上的实机体验视频,为玩家带来了最前沿的游戏动态。游戏以极具电影化的开场引入,萨姆斯·艾仁在联邦基地迎战突袭的太空海盗,剧情完美延续了系列经典的设定,让老玩家倍感亲切。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可以通过扫描环境获取关键信息,这一设计不仅增强了互动性,还配合新增的心灵感应机制,让...
23:07
2025年11月14日,《科创板日报》独家报道了一则重磅消息。黑芝麻智能CEO单记章在深度专访中透露,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远超智能汽车领域,其体量有望达到后者的10倍以上。这一惊人预测背后,是机器人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单记章指出,随着技术进步,机器人将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情感陪护到家务服务,从工业制造到医疗健康,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在不...
23:07
苹果公司近期对App Store审核准则进行了全面升级,通过新增多项关键规定进一步优化平台生态体系。根据4.1(c)条款的最新要求,开发者将严格禁止在应用图标、名称等核心元素中擅自使用其他开发者的知识产权,这一举措旨在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李鬼"应用泛滥现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新规在金融应用监管方面也展现出更强力度,明确要求所有贷款类应用年化利率不得...
23:07
世嘉正式宣布,《人中之龙 极》与《人人之龙 极 2》已成功登陆 Nintendo Switch 2 平台,为全球玩家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此次登陆备受期待的两款作品,分别在港澳地区和日本市场推出了差异化定价策略。港服方面,《人中之龙 极》独立版售价为187港币,而捆绑包版本则提供338港币的优惠价格;日服市场则根据版本不同,价格区间设定在1980至3990日元...
22:31
近日 Valve 公司正式发布了备受期待的 Steam Machine 游戏主机,这款采用紧凑立方体设计的设备完美融合了迷你主机与客厅 PC 的优势,为玩家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该主机搭载专为游戏优化的 Steam OS 系统,并配备了定制的 AMD 处理器,确保流畅运行各类游戏大作。 据 PC Gamer 最新探访视频披露,这款 Steam Machine ...
22:31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正式宣布了一项重要更新:ChatGPT现已支持用户通过自定义指令来关闭破折号的使用。这一改进旨在解决用户长期以来的痛点——尽管多次提出避免破折号的请求,系统却屡屡在输出中插入该符号,引发了关于文风趋同的担忧。奥尔特曼在声明中表示:"如果你在指令中明确要求不使用破折号,它终于会听从了。"这一调整不仅体现了OpenAI对用户反...
22:31
IFLScience最新报道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太空探索里程碑:NASA于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预计将在2026年11月13日与地球拉开惊人的距离——整整一光日,即光在真空中行进24小时所跨越的259亿公里。这一距离相当于太阳到地球距离的169.5倍,令人难以想象。 目前,“旅行者1号”已飞抵169.5天文单位之外,这意味着从地球发出的任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