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声Pro,作者:陆娜,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为破解老龄化难题启动的登月计划刚落地,月球地表突然弹跳起一道人影。这并非星际穿越的宇航员,而是身穿清官服的僵尸,借着仅地球1/6的重力,在月球上一跃三丈高。在读到短篇科幻小说《登月》这段情节的同一时刻,青年导演耿亮就敲定了要改编这个IP。「这画面太抓我了,天马行空的设定和多类型的化学反应,正好能释放视觉表达和想象力。」和另外7位入选了科幻电影创造营的青年导演一样,耿亮这两天都在为即将在象山的创造营首映的短片做最后冲刺。不同的是,类型化的趣味分野使得本土科幻创作者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面貌——有人追求视觉奇观与强类型叙事,有人以科幻隐喻现实困境,也有人致力于将古典诗意融入星际想象,科幻与喜剧、惊悚、动作等类型元素融合也成为常态。

策展人马贺亮表示,长久以来,中国科幻还没有基于创作实践形成的成熟认知与体系,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在空聊科幻,甚至还在争论软硬科幻。作为北纬30°科幻电影周创投孵化平台,创造营正是为了探索科幻电影更为良性、有序的开发和制作方式。相较于第一届创造营,今年不仅提供源自《独行月球》等大片的太空舱、空间站、宇航服等实体道具支持,更招募科幻美术等专业人才、引入集中制片管理机制。国内首个科幻主题拍摄基地——北纬30°科幻工场同步落地象山,为全行业科幻影片拍摄制作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与此同时,科幻创作过去意味的高昂成本、漫长周期和极高的工业化门槛,如今正因AI的介入重塑创作流程。从概念设计到动态预演,显著降低视觉化门槛,AI技术为科幻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创造营今年还专门开设了AI全流程短片的制作通道。正如创造营首席导师黄建新所展望的,长期来看,技术变革可能打破资源垄断,实现「人人参与艺术」的理想。更多有才华的创作者会脱颖而出,更具想象力的画面将以更低成本实现。

破题当下中国科幻创作仍以软科幻和现实隐喻为主,科幻常作为元素出现,而非完整的类型表达。太空科幻作为科幻谱系中极具代表性的硬核品类,考验的是对整个世界观的构建能力、基于物理学的想象深度以及庞大的视觉化工程,是难度最高、也最需要工业体系支撑的类型。第二届北纬30°科幻电影周,以「太空科幻」为命题展开破局实验,激励甚至「强迫」创作者直面这一高难度题材,并在现成道具支持下尽可能多地提供实践经验。

沿用首届创造营的思路,北纬30°科幻周组委会提供了20个科幻文学IP供初选入围的14位青年导演挑选。这些题材、视角各异的科幻IP既是科幻设定的核心支点,也是导演创作的文学母本。比如入围导演郭宇选中的陈楸帆名短篇小说《无债之人》,以「太空舱打工」的科幻设定置换现实语境,借极端太空情境下的人物境遇,隐喻当代打工人的生存困境;青年导演马故渊则秉持「科幻是超验的」主张,选择了能承载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库克岩石》。

黄建新分享对科幻创作的洞察时谈到,「科幻最大的挑战是想象力,但无论聚焦何种题材,核心都要锚定当下人的情感、想法、爱憎与选择。」他早年作品《错位》对技术与结构异化人的探讨,也为当下创作提供了参照。与此同时,参与创造营的科幻新人们展现出多元的审美趣味与类型探索。这也是创造营总监制、创作导师王红卫在去年就向我们提到的,「要去寻找科幻电影的中间地带」。入围导演耿亮就另辟蹊径地选择了杂糅僵尸、黑帮、星际移民等元素的短篇小说《登月》,尝试打造更具商业潜力的类型故事。

太空僵尸来袭 科幻电影新势力崛起插图

自入行起,他就在参与项目中将科幻拆解为可与惊悚、喜剧、动作等不同类型融合的元素。令耿亮着迷的是那种直击人类原始本能的极致体验,而非纯粹的心灵探讨或哲学思辨。基于对科幻的不同理解与差异化破题思路,即便是面对同一IP,导演们也展现出多元的创作偏好与路径选择。以何夕获得星云奖金奖、入围雨果奖的名篇《人生不相见》为例,虽同时被两位导演选中,刘晓黎与赵斌却给出了迥异的改编方案。

刘晓黎有着海外电影教育的背景,此前已经拍摄了近十部科幻题材的短片,无论是丧尸、外星人还是赛博朋克,其核心目标始终是追求成熟的类型叙事与「小成本拍出大片质感」。赵斌则有着20年影视与广告制作经验,擅长通过艺术化抒情风格与前卫的表现手法呈现出独特的视听感受。面对杜甫诗句中「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古典意境与星际文明冲突的宏大命题,刘晓黎与赵斌选择在作品中埋下暗扣,让独立成章的两部短片在主题和线索上遥相呼应。

刘晓黎坦言,此次他除了继续走擅长的类型叙事路线,更是选择挑战将古典诗意融入科幻叙事,也是一次创作突破。「推动本土科幻发展,关键在于将中国人对神秘未知的理解、对世界的哲学认知,与科幻表达意识相融合。」马贺亮认为,在中国航天科技已跻身世界顶尖行列的今天,这也是创作者们需要打开的视野。黄建新导演进一步指出,中国文化中深植着关乎生命与人际关系的遗传编码,这要求科幻创作者需要成为融合科学认知与艺术直觉的复合型人才。

这既是科幻发展对创作者的更高要求,也是其探索能扎根本土、区别于海外的核心根基。筑基事实上,最初得知要以太空科幻为主题进行短片创作时,导演们的第一反应多数是「发怵」,「我觉得太空科幻这么点钱做不了」。这也是绝大多数青年导演面对高成本类型时的现实困境。过去,科幻创作确实意味着高昂的开销、漫长的制作周期及难以逾越的工业化门槛。而2025科幻电影创造营正试图通过一套系统性的支持体系,让太空叙事拥有落地的土壤。

这一体系的核心,首先是今年成立的位于象山的科幻拍摄基地,及其正在不断扩充的可复用科幻道具资产库。中国影协科幻电影工委会与象山将《独行月球》等成熟影视项目使用的道具与场景纳入基地,形成了国内首个针对科幻类型的实体资源池,极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当参观完棚里的一个个飞船内景、月球车、航天服后,导演们对于选定IP的改编方向也有了具象化画面。他们无需从零开始搭建一个世界,而是可以在已有基础上进行「二创」与升级。

马贺亮形容,「我们的理想是让导演拎包入住,把精力都放在创作上。」在此基础上,导演们迅速根据现有场景和道具反向构思,量身定制叙事。郭宇在勘景后就迅速锁定两个主场景:一个小型太空舱和一条空间站通道,并围绕它们重新提炼IP《无债之人》的故事内核。原本的太空舱只有基础墙壁,她特意加了操作台、显示屏,还摆上带磨损痕迹的包裹、贴满便签的记事本。这些生活痕迹,让太空打工的设定增添了实感。外景需要角色出仓修飞船,她也无需另搭景,而是借了棚里火星着陆车的局部,靠镜头调度藏巧于拙。

太空僵尸来袭 科幻电影新势力崛起插图1

完善基础设施下实现低成本科幻创作的思路,在好莱坞早有过成功样本。就像邓肯·琼斯的《月球》仅用500万美金就完成拍摄,靠的就是摄影棚对过往项目道具的重组与后期修复,随时能为新片提供场景支持。刘晓黎对此深有体会,他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求学期间,学生片都能以低廉价格租到华纳兄弟、环球影城的道具,其科幻短片《绿色食品》当时仅花费了7000美金。对于他而言,好莱坞的工业化审美也早已融入创作习惯,和摄影、美术找参考时,大家总能不约而同的找到想要的风格。

这次改编《人生不相见》,刘晓黎在现有道具基础之上通过灯光调整颠覆了场景气质。他和摄影指导商量出关闭《独行月球》原场景舱内实际光源的方案,转而以冷冽的光从舷窗外部投射,瞬间将本来为喜剧创作服务的暖色调氛围的太空舱转变为《异形》般冷峻紧张的叙事空间。「科幻电影的光,从来不只是照亮场景那么简单,它要能照进观众的心里。」创造营年度导师、奥斯卡最佳摄影鲍德熹在前期的「科幻电影通识课」中,也详细为学员们介绍了经典科幻电影都是如何通过影像实现想象力,用光来讲故事的。

针对市场上既懂视觉思维又熟悉后期流程的科幻美术人才极度稀缺的现状,组委会也采纳导师李淼的建议,在霍廷霄带头发起之下,首次招募科幻美术团队,并为项目提供集中制片管理。这不仅最大化利用了有限资金,更关键的是将专业美术指导前置到剧本开发阶段,使导演在构思时就能对视觉呈现和成本控制有清晰认知,避免创作与实施脱节。马贺亮强调,科幻电影需要概念设计与剧本探讨同步进行,这既是想象力落地的过程,也是成本管理的关键。

与此同时,创造营导师们不仅会帮助学员把控前期创作方向,王红卫对8个入围项目进行了一对一剧本指导。刘晓黎还提到,制作导师张小北也会在拍摄现场一起探讨如何平衡演员情绪与导演需求,给出具体指导。尽管入围的八个短片项目名义上存在竞赛,但这场科幻创作实践中,创作者之间自然形成了互助协作生态和创作共同体氛围。郭宇形容像回到了北电校园同学们一起拍片的状态。拍摄《人生不相见》的两个组,除了默契地让故事形成隐含关联,还共用了一批演员和造型团队。双方在演员费用上共同分摊、工作人员跨组复用、道具设备循环使用、数字资产彼此支援。

正如刘晓黎所感叹,「就像我们短片里探讨的主题:『参商』二星,从地球上看,此起彼落,永不相见。但从宇宙的视角看,它们却共存于同一片星河。我觉得科幻电影训练营也是如此。从单个作品的视角看,我们似乎是竞争者;但从更大的视角,我们每一个人、每一部作品,都是在点亮中国科幻电影这片星空时不可或缺的光芒。我们不是在相互竞争,而是在共同闪耀。」

AI变革去年,科幻电影创造营以AI为短片创作主题,今年,AI更是全面参与了短片制作环节,并有两组AIGC全流程的短片项目最终入围。「语言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AI也是一种语言。」黄建新还判断道,「每一次技术发展都给电影带来了新鲜变化,AI也会为电影带来新的美学形态。」耿亮的《登月》项目便受此启发。路演后,导师们建议该作品更适合AIGC呈现,因片中僵尸等元素若用AI技术呈现更有机会突破惯常想象。原本计划真人拍摄的他,由此转入AI组并重新规划创作节奏。耿亮告诉新声Pro,「没创作思路时,我会和AI交流,它给的内容常能带来启发,就像在和高级策划对话。它虽不能替我做决定,却能提供大量思考燃料」。《登月》也因此成为2025科幻电影创造营两组AIGC全流程的短片项目之一。

太空僵尸来袭 科幻电影新势力崛起插图2

另一个AI短片则是由吴永导演的《麦浪》,这个改编自科幻世界提供的IP中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高科技、冰冷、理性,有着像「天空之城一样巨大的星舰」;另一个原始、温暖、充满生命力,培育着与标准化农田截然不同的试验田。充满对比的大场面若用传统流程制作特效量会很大,有了AI,创作的试错成本极低,所想即所得。吴永形容,「我的角色也从一个执行者变成了一个拥有强大‘虚拟团队成员’的决策者和审美把关人。」吴永此前创作的科幻短片《天钩牧藻》曾入围戛纳电影节科幻电影国际峰会AI短片大赛。同时入围的还有耿亮导演的短片《旅客》,并在峰会现场进行了放映。

在吴永看来,传统电影制作宛如一场线性接力赛,环节之间依赖性强,一旦出错便成本高昂。而AI的介入将这一过程转变为迭代循环的可视化沙盒,同时实现了「一个人就是一支团队」的高效创作。在《麦浪》的创作中,吴永建立了一套高效的AI工作流。他首先以人工主导确定改编策略,将原著内敛的哲思转化为戏剧冲突。在剧本阶段,他通过大语言模型进行提示词工程和分镜拆解;后调用Midjourney等工具批量生成概念图,根据不同需求选用特定工具优化视觉方案;再利用动态生成工具进行镜头预演。吴永强调,AI在此过程中扮演了「视觉翻译器」和「效率加速器」的角色,但其核心创作决策始终由人把控,不同工具的表现力和侧重点各不相同,通常会让它们在「内卷」优选出最佳方案。包括实拍组的导演在内,也都在路演时就展现出较为清晰的制作思路。他们能明确划分AI、实拍、CG及绿幕的应用边界,清楚界定每一部分内容如何配比相应技术工具和制作模式会更有效。

比如郭宇在开拍前就用AI生成太空外景和飞船镜头,将这些素材作为美术物料提前准备。她还发现,AI不仅更新了工具,更改变了创作思路——身边朋友对非现实主义题材的兴趣明显提升,市场对想象力的需求正在增长。郭宇坦言,「我之前会特别喜欢一些现实主义的小说和影像,但近一两年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的兴趣和市场偏好都指向了更具想象力的内容。」在对马故渊改编的《库克岩石》进行创作指导时,鲍德熹也提议可以用AI表现角色「精神失常」的内心幻象。而一个更为实际的应用是,前期筛选20个科幻IP时,马故渊就利用Gemini高效识别出了有限预算下更适合进行短片改编的文本。

但在现阶段AI工具并非万能,影像表现力还有差距。耿亮在实践中就发现,AI难以理解复杂的物理关系和镜头逻辑,不得不将长镜头拆解为多个短镜头,这与其电影美学有所背离。一致性是另一个挑战。人物表情、服装细节在不同镜头中保持统一仍需大量调试。对于影视创作者而言,更是要把握人工创意主导与AI辅助执行的平衡,不能忘记电影语言的本体,创作者的核心能量与独特美学仍是不可替代的。「观众希望看到的是创作者经验、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这才是电影的核心价值。」

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科幻也需要跨越媒介的边界,构建多元的想象共同体。正如去年王崑琳导演从创造营走出后转向竖屏科幻短剧的开发,她的科幻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是北纬30°科幻工场落成之后第一个进来拍摄的商业项目。科幻的新生力量不仅关乎想象力的迸发,更在于能否嵌入现代影视工业的链条,并在多元消费场景中找到存续的土壤。当科幻从一种类型扩展为一个生态系统,当创作从个人表达进阶为产业协作,中国科幻才能真正挣脱失语,抵达更辽阔的宇宙。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6日

16:39
AGM手机正紧锣密鼓预热旗下G3系列国行新机,其中AGM G3 Pro凭借其专业级热成像系统成为焦点。这款手机搭载业界领先的512×384热分辨率传感器,配合25Hz热刷新率,能够呈现细腻精准的红外图像。其57.6°水平视场角与42.2°垂直视场角设计,确保了更广阔的测温范围,可覆盖-20℃至150℃标准区间以及100℃至550℃高温区间,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测...
16:39
游戏巨头Bungie近日与作家马修·马丁诺达成和解协议,正式了结了围绕《命运2》系列版权争议的法律纠纷。这场备受关注的诉讼源于马丁诺此前指控,知名游戏开发商在《命运2》主线剧情"红色战争"及资料片《奥西里斯的诅咒》中,大量抄袭了他公开发表的原创故事内容。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双方在联邦法院主持的和解会议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具体的赔偿金额和附加条款仍处于保密状态...
16:39
2025年11月14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舱的中国空间站第九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于次日清晨顺利抵达科研团队手中,并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完成严谨的交接仪式。在这批珍贵的样品中,由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丁烈云院士领衔的“模拟月壤烧结样品”项目成果尤为引人瞩目。该项目团队成功研制出74块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月壤砖”,其中R5单元样品历经一年舱外暴露实...
16:39
2025年11月16日,中国领先的数字教育科技公司易点天下与全球云计算巨头阿里云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启AI漫剧出海新篇章。此次合作聚焦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漫剧内容在海外市场的创新布局,双方将整合顶尖算力资源、前沿AI技术与专业内容生产能力,打造覆盖创意策划、制作发行到商业变现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作为国产AI动漫内容出海的重要里程碑,此次合作将显著提升中国动...
16:39
国铁集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汕头至汕尾高速铁路汕头至汕头南段已正式拉开联调联试的序幕。这条充满期待的新线路全长162公里,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将成为连接汕头、揭阳、汕尾三市的重要交通动脉,沿线共规划设置7座现代化车站,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值得一提的是,该线路的汕头南至汕尾段已于2023年底成功开通运营,为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此次联调联试的...
16:01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近期进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资产配置调整,减持了1,700万股微软股份,导致其在该公司的持股比例大幅下降近65%,创下单季度减持规模的新纪录。这一交易完成后,微软在基金会投资组合中的权重从原先的逾27%显著降至约13%,剩余持股市值约为47.6亿美元,显示出基金会对于投资组合的重新平衡。 此次资产配置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涉及多只股票的全...
16:01
11月15日,《纽约时报》发布重磅报道,聚焦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巨头Waymo在旧金山遭遇的严重事故。据详细记录,10月27日清晨,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行驶至教会区路段时,与一只名叫Kit Kat的虎斑猫发生碰撞,导致该猫当场死亡。这只在社区中备受关注的老猫,被居民亲切称为"第16街街区长",它的意外离世迅速在旧金山引发轩然大波。 社...
16:01
陕西省气象台于2025年11月16日11时紧急发布暴雪蓝色预警,提醒公众高度关注天气变化。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在11月16日11时至17日11时的48小时内,秦巴山区及商洛部分区域将迎来中到大雪天气,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雪甚至大暴雪,降雪量预计在10至22毫米之间。受影响范围不仅包括秦巴山区和商洛地区,西安南部山区、汉中东部、安康及商洛西部局地也将受到影...
16:01
微软近期在Windows系统中逐步推行名为“Hey, Copilot”的语音操控功能,试图通过自然语言指令提升用户操作效率。这一创新举措旨在让用户通过简单的语音交互完成复杂任务,从而优化日常使用体验。然而,该功能随附的一则官方宣传视频却意外引发了广泛争议,暴露出AI助手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不足。 在视频中,一位用户尝试通过语音指令调整屏幕文字大小,以便家中长辈...
15:28
近日 Valve 官方工程师 Yazan Aldehayyat 在一次内部交流中透露了关于新一代 Steam 主机的关键信息,这款备受期待的次世代游戏设备将带来颠覆性的性能体验。根据最新测试数据显示,其综合性能已超越当前市面上 70% 的个人电脑配置,并且能够流畅运行 Steam 平台所有游戏。这一突破性成果的取得,源于 Valve 团队基于海量 Steam...
15:28
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圆满落下帷幕,快手平台知名主播蛋蛋(杨润心)在独立创业后的首次大型促销活动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统计,蛋蛋在此次活动中成功实现直播总成交额高达55亿元,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商业价值和带货实力。 作为快手平台的头部主播,蛋蛋同时也是全网首位粉丝数量突破亿级别的女性主播,其影响力在直播电商领域无人能及。自2019年正式开启直播生...
15:28
北京穿越者公司昨日隆重举行穿越者壹号载人飞船试验舱的下线仪式,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商业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方案论证到系统落地的关键性突破,为未来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试验舱肩负着国内首次全尺寸载人飞船着陆缓冲关键技术的验证任务,其成功下线将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这款直径四米、高三米的返回舱采用了创新的双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