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再迎重大变革 王健林文旅战略再升级
编者按:万达集团在王健林掌舵下再度迎来战略调整,旗下万达文化集团正式更名为万达文旅集团。这一举措背后,万达电影股权的频繁变动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尽管王健林多次减持万达电影股份,但始终牢牢掌控着公司实控权,这究竟是”弃子”之策,还是重振文旅大旗的布局?本文将深入剖析万达集团的最新动向,揭示其文旅战略的深层逻辑。
万达电影股权变动背后的战略考量
雷达财经数据显示,在更名前,万达文化集团及其控股的万达投资已多次转让万达电影股份。今年3月,万达文化集团减持4356.53万股万达电影股份;7月,万达投资以21.73亿元的价格将1.8亿股股份转让给东方财富创始人陆丽丽。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操作并未削弱王健林对万达电影的掌控力。截至最新数据,王健林仍通过万达文化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万达电影21.1%的股份,牢牢掌握着公司控制权。
市场分析认为,王健林此举旨在缓解集团资金压力。近年来,影视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万达电影2019年至2021年连续亏损,2022年虽短暂盈利但亏损额仍达19.23亿元。而随着电影市场回暖,今年7月中国影史单月票房纪录被刷新,万达电影上半年已实现扭亏为盈,这为集团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万达文旅集团的转型之路
8月3日,万达集团正式宣布将旗下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万达文旅集团。天眼查显示,该集团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高达80亿元,经营范围涵盖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投资管理等多个领域。更名后的万达文旅集团旗下拥有影视集团、体育集团、宝贝王集团等多个业务板块,形成从内容制作到发行放映的全产业链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文旅集团的转型并非始于今日。自2009年进军文旅赛道以来,万达便始终将文旅业务作为集团战略重点。即便在2017年遭遇流动性危机时,万达仍保留文旅集团核心团队,并重组文旅规划院等关键部门。2018年11月,万达签约兰州万达城项目,标志着其文旅业务重新启航。
王健林为文旅项目四处奔波
今年上半年,王健林频繁出现在各地文旅项目现场,展现出对文旅业务的重视。2月,他现身洛阳推动龙门旅游度假区项目;3月,在重庆签约重庆映像·万达坊项目;4月,与四川德阳合作三星湖万达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紧接着又与张家界旅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万达文旅集团的轻资产转型策略
万达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集团将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针对不同项目提供定制化服务。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模式虽可能降低收益规模,但能显著减轻资本压力,降低经营风险,使企业更具市场灵活性。通过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发项目,万达还能实现资源共享,提高项目成功率。
万达文旅板块的全国布局
目前,万达文旅板块已在全国布局多个重点项目,包括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武汉中央文化区、兰州万达城、延安红街等。其中,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是万达文旅的标杆项目,虽然早期遭遇经营困境,但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标杆性项目。
从重资产到轻资产:万达文旅的战略进化
万达文旅板块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文旅行业从重资产到轻资产转型的一个缩影。2017年,万达以637.5亿元的价格将文旅资产出售给融创和富力,实现了”轻装上阵”。但出售后,万达并未放弃文旅业务,而是通过战略合作、轻资产运营等方式继续布局文旅赛道。
万达文旅集团更名,标志着集团文旅战略进入新阶段。在电影市场回暖的背景下,万达正通过轻资产运营、战略合作等方式,重振文旅大旗。未来,万达文旅板块有望在保持稳健发展的同时,为集团创造新的增长点。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