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经济学家最新预测显示,到2025年全球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投资规模可能将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这一数字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经济影响力有望与电动机、个人电脑等历史性技术革命相媲美。
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领跑者,美国预计将在这一领域投入高达1000亿美元的资金。尽管自动化进程可能对部分传统岗位造成冲击,但高盛经济学家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指出,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红利最终将远超其负面影响。他们强调,历次自动化浪潮中出现的岗位流失现象,往往会被新技术催生的新职业所抵消——事实上,技术进步驱动的职业创新长期占据着就业市场增长的主导地位。
高盛预测,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将使劳动者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预计在技术全面应用后的十年间,全球劳动生产率每年将提高1.5个百分点。这一技术红利最终可能转化为惊人的经济价值——据测算,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或将推动全球GDP年增长7%,相当于为世界经济额外注入近7万亿美元的增长动力。
企业要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需要做好战略性的前期投资布局。根据高盛分析,初期投资将主要集中在支撑人工智能模型运行所需的硬件设施上,特别是用于模型训练和查询的高性能计算设备。随着技术应用的深入,人工智能软件投资将逐步超越硬件投入,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秋季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全球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热情持续升温。然而高盛提醒,从技术突破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需时日。202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仅有4%的美国企业在其业务流程中实际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而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调显示,虽然约60%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将对就业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但只有28%的人预期这一变革会直接波及个人职业发展。这一数据揭示了公众对人工智能认知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也暗示着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将经历渐进式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