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助教”——全球首款正式进入课堂教学场景的全尺寸仿生机器人”小安”。在《设计我们的乐器》科学课堂上,这位身高1.4米的机器人凭借其先进的语音应答和视觉识别功能,为教师开展互动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据研发方无论科技透露,”小安”搭载了34自由度灵巧硬件组件,并集成了表情生成系统与人格定制引擎,能够实现与学生的情绪同步互动。这种高度智能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正在为传统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中心专家表示,这款机器人严格对标科学教育大纲的要求,配套开发了完整的学期课程体系,成功实现了从实验室研究到实际课堂应用的关键跨越。通过将国际前沿科技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小安”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其先进的技术架构不仅包括多模态交互能力,还具备强大的自主学习和数据分析功能,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据悉,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联合研发+收益分成”的合作模式,旨在推动教育科技的产业化进程。未来,”小安”将在合肥多所小学开展试点教学,逐步构建覆盖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的全周期智能教学体系。这一举措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支持,同时也为教育行业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智能教育技术的不断成熟,这类仿生机器人有望在更多学校得到应用,成为未来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