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360集团承办,经开区国家信创园、自主可控新鲜事协办的ISC2023信创+AI安全协同创新高峰会圆满落幕。大会以”新局求变,智信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众多知名技术专家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AI加速融合下信创行业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应对策略,旨在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凝聚信创安全生态力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信创安全,标杆成果重磅发布
开场环节中,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360信创安全实验室负责人姚珊表示,随着ChatGPT等AI大模型应用的突破性进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速度显著加快,信创行业正面临数字化和智能化带来的双重安全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信息安全中心主任卢列文在致辞中强调,信创+AI安全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加强政策支持、平台建设、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共同推动信创AI安全协同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为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网络强国贡献力量。
针对信创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360集团信创安全实验室在大会上重磅发布了”人工智能安全检测平台AISE”。360集团AI实验室负责人邹权臣介绍,该平台的初衷是帮助企业和组织发现并解决AI系统中的安全问题,目前已实现对抗风险、后门风险、提示注入风险、软件漏洞风险等多维度风险检测,全面支持白盒和黑盒测试,并集成50多种攻防检测方法和30多种数据增强算法,涵盖20多种测评指标。
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信息安全中心主任卢列文、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杜跃进、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信息安全中心网安室负责人杨盛明与360集团AI实验室负责人邹权臣共同启动了人工智能安全检测平台AISE的产品发布仪式。
2022年,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360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信创安全发展蓝皮书—产品安全分册》,全面擘画了信创安全发展趋势。基于两年多的行业沉淀,《信创安全发展蓝皮书——系统安全分册(2023)》在本次大会上重磅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炜明表示,本蓝皮书对信创系统的安全形势、技术发展与现状、发展建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展望,整合提炼了众多信创安全系统优秀解决方案,为信创系统安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效参考,推动构建安全、合作、共赢的信创生态链,促进我国信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汲取各方智慧,助力信创产业发展
大会通过多维度的思想碰撞,集结各方智慧,拥抱并引领信创安全新脉动,为信创产业发展共同献计献策,进一步助力信创安全技术与应用的落地与普及。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软件与系统研究院行业安全室负责人魏光辉指出,信创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AI技术带来的新场景应用,带来了更高维度的安全挑战。在工信领域,数据安全已上升到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层面。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CTO张磊表示,近五年内信创产业规模已增长数十倍,若信创安全标准未能革新,整体产业面临的安全挑战将更加严峻。华为存储首席安全官袁燕龙强调,作为信创产业中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的数据安全与信创安全息息相关,而国产操作系统中的存储设备,其数据存储是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中电科申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飞指出,芯片是现代科技产业的心脏,我国芯片产业长期面临”卡脖子”问题,只有基于自主的指令集架构形成完整的芯片、整机到应用体系,才能构建完整、自主、安全的信创产业体系。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主任陈钟表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信创安全领域,人才培养需要拓展至更广阔的范围。
360集团副总裁、首席安全官,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杜跃进指出,面对信创安全带来的挑战,协同创新是未来的出路,各行各业亟需用新的创新模式适应新的数字安全时代。
随后,杜跃进、陈钟与邹权臣共同启动了2023 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数字安全公开赛,致力于为全国各地的信创安全精英提供比拼技术和交流学术的舞台,助力形成信创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大会最后,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编委会主编田霞,山石网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副总裁、信创业务部总经理赵晓溢,自主可控新鲜事联合创始人刘向楠,金篆信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金融科技官李徽翡共同开启了一场关于信创安全建设的圆桌讨论,针对当下信创安全普遍面临的痛点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思路和建议。
在信创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安全建设已逐步蓄力成势,成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关键举措。此次ISC2023信创+AI安全协同创新高峰会的成功举办,有效搭建了”政、产、学、研、用”互通互联的平台,源源不断地向信创产业输出安全建设和运营的前瞻观点,以应对数字化时代下信创的安全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