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宋子豪,编辑:刘杨,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头图来源图虫创意

“快要充不起电了。”近期,充电桩充电涨价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众多电动车车主在社交平台上纷纷发声,表示自7月起公共充电桩使用费用出现显著上涨,部分车主感到措手不及。其中,上海虹桥商务区附近的车主发现,同一时期公共充电桩价格从1.15元/度飙升至2.15元/度,涨幅惊人,几乎一夜翻倍。郑州车主也遭遇类似情况,市区部分充电桩即便在谷电时段,每度电价格也从0.45元上涨至0.73元,白天高峰电价更是逼近2元/度。8月4日,《豹变》实测发现,部分郑州充电桩在23点至次日7点的谷电时段价格已涨至0.97元,涨幅超过一倍。广州、青岛、重庆等地车主也反映充电桩价格有所上调,涉及涨价的主要运营商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e充电等。

电动车的一大核心优势在于使用成本低于燃油车,因此车主对充电费用尤为敏感。按照当前涨幅推算,若每日充电,单日成本将增加15-16元,月度支出可能额外花费500-600元。不少网约车司机甚至被迫化身“充电特种兵”,每日精准卡点在23点至次日7点的谷电时段,驱车前往郊区低成本的充电站充电。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充电涨价既有用电高峰、电费普涨的客观因素,但《豹变》调查发现,充电桩运营商的服务费也在同步上涨,甚至在部分地区成为涨价主因。这引发不少车主质疑:公共充电桩是否正在经历“割韭菜”阶段?未来是否会像共享充电宝一样成为“充电刺客”?涨价趋势将持续多久?

来自天津的邹明表示,自夏至前后起,其常用的两家运营商小桔充电和星星充电APP均显示价格上涨:“以前谷电时段每度电费用加服务费约4毛多,现在涨到6毛多,平电和峰电时段也均有上调。”同样来自天津的莫女士则反映快电APP涨幅更为显著:“此前最低价0.42元/度,现最低已涨至0.83元/度,各时段普遍上涨0.4元。”

对此,部分观点认为涨价实属正常:“面粉涨价,面包自然涨价。”来自重庆某新能源车俱乐部的张力解释:“这是夏季缺电、限电导致的周期性调价,夏季过后价格会回落。大型充电站属于工业用电,每年电荒期间都会临时调价,峰电时段价格较高。”然而,也有车主担忧充电费用会像油价一样持续上涨。

《豹变》对比发现,特来电、星星充电、e充电等三家公共充电桩龙头企业在北京地区的服务费已普遍上涨至0.8元,而2022年该费用均价约为0.5元。截至2023年6月,国内公共充电桩运营商TOP5企业为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国家电网、小桔充电,其充电桩保有量占全国总数的68.7%。龙头企业集体涨价,让用户不禁猜测:这是夏季用电高峰的偶发现象,还是运营商的集体试探?

前景广阔,钱景堪忧。若仅从行业经营状况分析,涨价似乎确有合理依据。当前充电桩行业虽前景广阔,但钱景却不容乐观。过去五年,国内充电桩市场保持高速增长,与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密切相关。安信证券报告显示,2014至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18万辆跃升至687.23万辆,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5.3%。2022年渗透率达25.6%,同比提升12.2%。今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市占率升至28.3%。与之配套的充电桩加速布局:2017至2022年底,国内充电桩保有量从44.6万台增至521.0万台,复合增长率63.5%;车桩比也从2017年的4:1优化至2022年的2.5:1。

充电桩相关行业不仅需求旺盛,更获得政策大力支持。2023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要求新增公共充电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比例达1:1。根据工信部规划,安信证券测算显示,2023-2030年,我国公共充电桩销量年复合增速仍将保持34.2%。然而,这一前景广阔的行业中,龙头企业持续亏损。A股市场超30家公司布局充电桩产业链。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2022年充电桩保有量达36.3万台,超越星星充电成为国内公共桩龙头,但同年营收45.7亿元,净亏损2600万元。另一电力自动化电源龙头企业奥特迅2020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6亿元、-0.33亿元、-0.40亿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亏损1600万元至2450万元。即便在享受国家补贴的情况下,行业龙头企业仍面临盈利困境。2022年,特锐德仅充电桩一项就获得政府补助3.1亿元,各城市也配套补贴政策。例如,北京市2018年10月发布政策,对A级充电站给予每度电0.2元奖励,奖励上限分别为1500度/千瓦·年(每度电)和20万元/站·年(每站)。

运营商普遍亏损,是否意味着充电站收费过低?涨价是否已到时机?从投入成本看,充电站属于重资产行业,前期投入主要包括设备、土建施工、配电侧设备、安防系统四大方面。收入模式主要有三种:充电服务费、B端企业综合服务、附加服务(如广告投放)。然而,营收绝大部分来自充电服务费,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能链智电CEO王阳曾算了一笔账:主流充电桩硬件成本约4万元,加上场地租赁、电力增容、施工等费用,单桩总成本约10-12万元。若单枪日均充电100度,服务5辆车,约三年可回本。但理想CEO李想指出:“绝大部分企业做充电桩都不赚钱。”根据成本测算,单桩需日均6-7单才能收支平衡,10单以上盈利状况优于加油站。但目前市场普遍仅2-3单,按此频率,单桩回本周期约8年。

前期投入高、回本周期长,给运营商带来资金压力。行业发展初期,企业为抢占市场各显神通:特来电依托上市企业背景,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建站;星星充电通过招商扩大品牌影响力;国家电网在公路和下沉市场发力。但充电桩投入过多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住建部《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显示,深圳充电桩密度达73.2台/平方公里,覆盖率第一,但平均利用率仅为14.2%。一位绍兴充电桩公司运营人员表示:“主要是国家补贴减少,补的钱少了,用户出的就多了。”天风证券报告也指出,多省建设补贴呈现下降趋势。补贴减少或加剧企业营收压力,最直接的方式是服务费涨价。但从长远看,提升运维能力、提高每个充电桩的利用率,可能是更优的经营逻辑。西南证券研报显示,特来电充电利用率每提升0.1%,发电量增加近1亿度,对应毛利润弹性约4000万元。提高充电桩利用率,或将成为企业和用户共赢的更好途径。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7月20日

13:28
南向资金近期呈现强劲买入态势,本周(7月14日至7月18日)对多只港股持续加仓,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统计数据显示,恒瑞医药成为最大赢家,其持股量环比增长幅度高达200%,增幅遥遥领先于其他个股,显示出外资对该药企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此外,昊天国际建投和德林控股的南向资金同样表现活跃,持股量增幅均超过70%,分别达到惊人的72.3%和73.5%,这些数据反映出...
13:28
7月20日,随着台风“韦帕”的步步紧逼,香港天文台果断发布“十号飓风信号”,将香港正式拉入紧急防御状态。这场突如其来的强热带气旋不仅给香港带来了严峻挑战,其影响也迅速波及到珠江口两岸。受风暴外围强风及恶劣海况的严重影响,深圳湾公路大桥于当日12时15分起实施全面封闭,所有车辆被禁止通行,确保交通安全与桥梁结构安全。与此同时,作为深港跨境交通的重要枢纽,深圳湾...
13:28
2025年7月20日12时21分,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当月总票房成功突破20亿元大关,这一亮眼数据不仅彰显了电影产业的强劲复苏势头,更折射出观众们高涨的观影热情。这一里程碑式的成绩,据网络平台实时统计数据揭示,背后是无数电影爱好者的热情支持与积极参与。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暑期档的全面开启以及多部备受瞩目的影片集中上映,是推动票房实现跨越式增长...
13:28
7月20日,乌干达总统出口与工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巴瑞吉率领代表团,与中非可持续发展中心创始人廖旭辉一行到访城发环境,展开了一场富有成效的交流对话。此次访问旨在深化双方在环保领域的合作,为乌干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会谈中,巴瑞吉委员和廖旭辉先生高度评价了城发环境在环保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双方一致认为,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对于推动乌干达乃至整个非洲...
13:28
7月20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所科研团队携手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等国际顶尖机构,在原子核奇特衰变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刷新了人类对原子核结构的认知,更标志着我国在核物理前沿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 研究团队通过精密的实验设计,首次成功观测到新核素铝-20的诞生。这一核素的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填补了现有...
13:28
18日,一起惊心动魄的空中事件在美国上演。达美航空一架波音767客机从洛杉矶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左侧引擎突然起火,浓烟滚滚。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险情,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果断采取紧急返航措施,驾驶客机迅速脱离航线。经过25分钟的紧张飞行,客机最终成功在洛杉矶机场降落,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均平安无恙。 此次事件中,客机在起飞后不久就遭遇引擎故障,但机组人员凭借专业素养...
13:28
7月20日,阿里法拍平台上一场特殊的拍卖吸引了广泛关注——多家中小银行的股权以1元起拍价公开出让。然而,这场本应热闹的拍卖却意外遇冷。截至19日23时,共有114场中小银行股权拍卖,但实际报名参与者仅7家,其余107场拍卖均显示“0人报名”的尴尬局面。 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小银行面临的深层次困境。专家分析指出,当前中小银行普遍遭遇息差收窄、业务结构单一等难...
12:16
7月20日10时,福建省防汛防台风指挥部正式宣布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标志着台风“韦帕”已成功撤离福建海域。随着台风的远去,沿海地区正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秩序,海上交通也迎来了全面重启。然而,省气象台仍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发布暴雨Ⅳ级预警,预计漳州、厦门、宁德等地区今日将迎来暴雨至大暴雨天气,局部区域24小时降雨量可能突破120毫米的警戒线。 未来三天,福建省沿...
12:16
7月20日10时,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正位于珠海东偏南方约90公里的广东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达到惊人的12级。中央气象台紧急发布台风橙色预警,提醒公众高度警惕。据最新气象模型预测,“韦帕”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继续增强其强度。最令人担忧的是,台风可能在20日中午至夜间期间,选择在珠海到阳江一带的沿海地区登陆...
12:16
2025年7月20日,随着第6号台风“韦帕”步步紧逼,水利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召开专题会商会议,全面部署防汛抗台风工作。为强化一线防御力量,水利部已紧急抽调3个工作组,星夜兼程赶赴广东、广西、海南等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深入防汛抗洪一线,为当地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实战支持。这些工作组将重点协助地方开展台风、暴雨及洪水风险排查,指导完善应急预案,监督加...
12:16
7月19日至20日,受局地强降水及高温融雪的双重影响,我国四川、陕西、广东、新疆等省份的5条中小河流遭遇超警以上洪水袭击。其中,四川小槽河发生了1958年有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水灾害,而新疆夏塔河的融雪洪峰更是突破了警戒线。尽管灾情严峻,但目前大部分受灾河流的水位已逐渐回落至警戒以下,情况得到初步控制。 面对此次汛情,水利部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
12:16
2025年6月9日至7月13日,某品牌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表现亮眼,连续五周稳居销量榜首,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该品牌的卓越产品力,更凸显了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从W24(6.9-6.15)至W28(7.7-7.13),该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7%、17.7%、18.3%、19.7%和19.7%。这一持续增长的份额数据,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