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成长的人,根本不用卷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杨洋,编辑:少将,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
先问一个问题,你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对新的一天是满怀期待,还是一点期待都没有?
这个答案,请先放在你的脑海里。
再问一个问题,你喜欢打游戏吗?我自己是个打游戏上瘾的人,在大四的时候打了一整年的游戏。为什么大家打游戏会上瘾?
回看第一个问题。都说人生如戏,为什么大家对人生却没有上瘾?这两者的差异是什么?
就是攻略。打游戏有攻略,就会玩得特别爽。但是人生总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很多地方是无可预期的。
一、AI,突破了人类的向外认知
我有五六年没有出现在聚光灯下了。现在有3个身份。
第一个,是做认知成长,包括认知计算之类,尤其是研究了1.8亿人的成长规律;第二个,作为AI创业者,先后创立了iPIN和道道;第三个,在各大商学院EMBA任教。
诸多的经历,可能让我对AI有着不同的视角。这次的AI浪潮,其实是突破了智能的一半,就是对于人类常识语言的理解。
人类对于信息的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认知智能上,如何让机器像人一样去理解、去思考,这是由内到外的。
从由内到外的层面来看,向外认知叫做humachine。很多对外的事情,其实是在模仿机器。我们向内做的,就是认知沟通。
这一波AI的突破,就是在向外认知上。ChatGPT、Midjourney等等,能做的就是把“向外认知”的给替代了。
但是,我们在“向内认知”上,不仅AI无法触达,认知科学也都不可触达。这里面有很多未知领域值得探索,并且用处很大。
举个例子。很多人对我的印象,是科学家、企业家。但是在初中、高中同学眼中,我就是学渣,而且我被开除过两次。
我人生经历的一半,是早上不想醒来的。另外一半,才是对起床有期待的。
在成绩差的时候,老师会经常批评我,说我智商低。但是我高三考上985后,没有得到赞誉。班主任问我,你是不是作弊了?
我也不知道原因。高三那年,我用了5本“秘籍”,不知道哪一本有效。这就引起了我对人生的好奇,人生到底是什么鬼?
后来去读物理学博士,连续两年物理、数学满分,老师说:“你是个数学天才。”还有13年前,徐小平在美国把我推荐给俞敏洪,说我是个天才。
我就晕了。我到底是天才,还是蠢材?我是非常困惑的。我就走向了认知探索这条路,从2006年到现在。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人生导航仪,这样每天醒来,都会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
二、教育,值得用精准医疗的方式重做一遍
下面说一下这方面的最新进展,比如升学。
高考完,要填报志愿。如果你去问ChatGPT的话,我考了多少分,能上哪些学校。
答案会让你很失望。因为AI只会告诉你,去关注更多的信息。这就是信息缺失,是逻辑链的问题。
后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去解决它。对AI来说,这是个小问题,因为是基于强规则逻辑的。
但另一个问题就很难了。每一个大学的专业,机器应该如何理解它?对人的成长来说,input和output是什么呢?这对AI是很难的问题,因为有大量的信息缺失。
比如,吉林大学哲学专业,毕业之后最多的,是做什么的?公务员?老师?
不,最多的是做HR。读的专业和就业完全是两码事。
再比如,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最多的,是去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
这是数据告诉我们的答案。对我们来说,这是认知的挑战。
2019年,俞敏洪跟我聊的时候,说感觉中国的教育模式有问题,孩子成绩不好就是去补课,没有其他方法。但是,补课的有效率是24%,其余76%的补课学生,没有任何进步。
他认为,教育应该像医疗一样,先诊断问题在哪里,再针对性给出解决方案。而不是谁都去补课,都去统一安排。
GPT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沟通和了解,看成绩不好的问题在哪里。但是小孩子有这个判断力吗?
第二条,寻求专家帮助。然而,即便是特级教师,也无法精准定位成绩不好的原因。
现在教育行业的科技化水平极低,对人的判断还在“巫医时代”。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所以,需要用靶向医疗的方式,把教育重做一遍。确定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特性,再去定位他的问题,唤醒他自身的能力。
用AI精准医疗的方式,将认知成长重做一遍,为每个人AI定制靶向成长方案。目的有3个。
第一,精准认识到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特性。
第二,借助AI诊断,精准定位TA的问题,并定制靶向提升方案。
第三,唤醒TA自我成长的能力,比成为优秀的考试机器更重要。
我们现在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全面检测。基于MECE®成长诊断技术,对每个人和家庭完成8大模块共248项检测,让问题无处可藏。
很多孩子的问题,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父母也要纳入进来。
第二步:诊断靶点。对标全国150万优等生和后进生500多个问题的维度数据,诊断出最核心的问题卡点与提升思路。
我们研发了100多个医疗级的诊断模型,来判断一个人的问题,找到每个孩子的靶点。
第三步:靶向开方。针对已明确的问题靶点,根据每个孩子的个人特质,制定靶向提升方案。中医的大规模发展,离不开孙思邈的千金方,但在教育行业一直没有“千金方”。
针对那些个性化问题,AI怎么去解决,这是有很大空间的,但前提是大量的认知数据采集。
第四步:靶向督学。像西医一样有量化标准的复诊,让一切变化一目了然。
追踪所有的复诊问题,全部量化,用数字化去做。
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来自这里,把很多过去认为是艺术、是玄学的东西,用数字化做了。
三、全方位去判断,才能找准问题
很多时候,所谓的艺术,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其中的规律。
但是一旦掌握了规律,就不再是艺术了。比如,AI绘画为什么比人厉害?难道机器懂艺术吗?这是因为它的数字计算能力、对数据的掌握,比人强大。
1.三个孩子的故事
讲个实际应用案例。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孩子。前年第一次见的时候,成绩300分。老师觉得没救了,学校已经放弃他了,教培机构也不收他。连续两年,家里花了20万的补课费,也没有任何提升。
但是,他虽然知识薄弱,成绩一般,性格却很乖。整个体系测试以后,我们发现孩子是有救的。为什么?
他有学习能力,有成长意愿。我跟他聊过之后,他哭了,说我是过去两年唯一一个认可他的人。半年之后,他给我发消息,进步了200分。
但是,他没有补课。只是因为唤醒,我给了他攻略、方法,他照着做。
这个例子,其实就是给他打开一扇窗。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无药可救的孩子,从不好到变好,也许就是差那临门一脚。
第二个孩子。
这个孩子是年级第25名,但是数学成绩一般,就在及格线左右。他父亲说,是因为记忆力差。但我认为不对。
进一步询问发现,孩子上小学时,学过珠心算。学珠心算的孩子,很多小学数学好的,有80%的概率初高中数学会差。为什么?
很简单。将左脑的数字逻辑计算,切换到右脑的图像计算,这本身是违背数理逻辑的。所以,很多教学机构大力鼓吹珠心算,这是错误的。
后来,这个孩子做了3个月的练习,用小学生的数字,重新去构建他的数字推理能力。3个月后,考了年级第5名。
另一个孩子,是某教育巨头老板的独生女。
但是,孩子成绩不好,总分300分,各科基础都很薄弱。家里有钱有资源,但孩子成绩就是差。
到底怎么回事?她妈妈认为,女儿早产4个月,大脑发育不完善,影响了智商。
但是,测试之后发现,孩子大脑先天功能非常好,根本不影响学习。但是她有严重的情绪管理问题,另外后天的逻辑推理能力弱。
在这里说一句,我研究了全世界的智商题,发现一个问题。智商测试结果低,不代表孩子不聪明。他很有可能是因为思考逻辑、思维习惯的原因。
后来,我们的解决方案是,立刻停止学校的节奏学习,重构孩子的全方位底层能力。并且,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改变她的家庭环境。
孩子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不在孩子本身,在父母身上。我经历的绝大多数情况,都是这样。
2.AI时代,有必要将每个人重新认识一遍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的问题,单独拿经验去判断,是拿不准的。那是盲人摸象。
只有全方位去判断,才能找准问题。
过去,我见过了太多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是跟别人相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几乎没有见过全面不优秀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亮点、天赋在哪里。
学习成绩真的是我们追求的吗?其实,如果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就不用卷。但是现在只能去卷。
我们大范围测了很多孩子,发现传统的补课,效率真的太低了。而且,绝大多数老师,在判断孩子上,是无能为力的。
有的校长跟我说,我非常了解我们的孩子。我经常反问他们,既然你了解孩子,你应该也很了解自己,请问你的天赋是什么?
凡是说不清自己天赋的人,没有资格说了解任何人。自己都不了解,怎么能说了解别人?
所以,在AI时代,我们有必要用工具将每个人重新认识一遍。
拿我自己来说。我很笨,细节感知很差,脸盲,玩打扑克、连连看都不行。我有严重的阅读障碍症。上学时,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我都很难去阅读和理解。
但是,在其他某些方面,我很强。
现在可以回答高考后,老师问我的问题。高考逆袭,我没有作弊,也不是因为天才,我只是个普通人,只是幸运地唤醒了自己。
所以,有人生攻略的人,注定拥有开挂的人生。
没有生来不优秀的学生,只有缺少慧眼的老师。当你觉得自己不优秀、孩子不优秀的时候,请打消这个想法。
这只是因为你的认知不到位,缺少慧眼,你需要重新认识一下。
四、就业难,难在哪儿?
再看就业。
2022年,官方公布的应届大学生就业率是23.6%。今年毕业的人更多,估计会更低。问题出在哪儿?
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人。但是,大学培养这样的人吗?
不培养。比如我,大学所有课95%都是浪费,只有高等数学对我有点用。
从小学到大学,学的那么多课,一大半是没用的。花了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精力,那么多金钱,国家投入那么多教育经费,没有创造价值。
举个例子。有位小宋医生,本硕7年读完临床医学。在同济医院工作两年,想要离职。
我问,为什么要离职?
他说,看到他的主任30年如一日在科室里,他觉得看不到未来。
我就给他测了一下。我问他,你脸盲吗?思维发散吗?有没有人觉得你奇怪?
他说,是的。
我说,我猜你的代数不错,但几何相对弱一些。
他说,是的,大学微积分满分,整体数学也不错。
然后我说,你打扑克、连连看都不行。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他的系列感知能力弱。
当我们积累足够的数据,做一个pattern(样式)出来后,人的类型是可以分出来的。
这位小宋医生,擅长做医生,天赋满满。但性格不合适,他不喜欢单调的事情。这不是因为不优秀,而是当年选择错了。
他是万里挑一的乔布斯型人才。很多企业天天在找创新型人才,但是我帮他们做完扫描发现,人才在前台。
这就是问题。不是企业没有人才,是根本不知道人才在哪儿。所以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流传这么多年。
每个人都想要自己的黄金职业发展方向。什么叫黄金职业发展方向?
就是你选择它,你会开挂,会非常顺利。
它要满足5大条件。性格适合、天赋擅长、收入满意,你喜欢,而且能力胜任。
如果这5个条件都满足,你这一辈子会过得很开心。如果说只能满足一个到两个条件,甚至一个都不满足。赶紧重生,重新选择,剩下的没必要再走了。
求学是为了什么?
求学的价值,是帮你补齐黄金职业发展方向的最后一块拼图。前面4个是做选择题,最后一个是无论什么选择都要有。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攻略。
五、人对了,管理就很简单
最后讲下管理。我在EMBA任教,跟很多人讲过管理。其实,管理没那么复杂。
人找对了,管理就简单。人找错了,管理就复杂。就这么回事。
那么,管理是什么?
有人说是艺术。举个例子,我原来不会画画,觉得绘画是门艺术。但是现在大家都可以用AI画出好看的画作。这还是艺术吗?
再看管理,两件事情最重要。第一是对事情的认知判断能力,第二是组建团队的能力,其他能力都可以相对弥补。
认知判断,是我们从小到大培养的。组团队的能力呢?看看ChatGPT是怎么回答的。
寻找合适人才这一步,讲得挺好。
杰克·韦尔奇说,我选人的成功率不到60%。高途CEO陈向东说,我创业中犯的错误,都是关于人的。而中国企业用人正确率仅30%。
组团队容易吗?被 ChatGPT 说的这么简单。
所以,AI的向外认知很强,向内认知非常弱。为什么?
因为缺少大量的数据,缺少可以学习的模版。
AGI的实现,一定是用通用的底层技术,再加上垂直领域的深耕,通过连接和聚合,形成了一个“上帝”,而不是独生的“上帝”。
举个例子。这两个人谁更接近董宇辉?
推理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强的人,特别会说。
词义理解,是能听得懂别人说的。
这两项能力合起来,就是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反应很快。
其实,这两个人都是我们公司的同事,都毕业于985。左边的同事,从来不跟人吵架,因为从来没吵赢过。右边的同事,入选了奇葩说海选。
这就是对人的认知判断。那么,你们在组团队、管理的时候,用的是什么呢?
再比如,优秀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很多学校在拼命招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能成为优秀教师吗?师范院校培养的,会比非师范院校培养的更好吗?
No。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不会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更容易成为优秀老师。
还有很和蔼,这是绝大多数地方挑选老师的重要指标,反而它与优秀无关。
再比如,保险公司的优秀销售,跟学历没有关系。
结语
AI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对外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对内的问题。
我们成长走了太多的弯路。76%的学生成绩始终无法进步,72%的大学毕业生后悔填的志愿,76%的2022届大学毕业生未能就业。
其实,75%的研究生学历有害无益。因为薪资不会增加,人生选择面极大缩窄。
有很多错觉,我们都不自知。比如,70%的企业平均用人错误率(中国企业)。
还有,一位日本的临终护士统计的,90%的临终老人后悔年轻时缺少努力的方向。如果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向,就不需要卷,但是我们没有。
所以说,每个人都需要定制一份AIGC成长攻略,这样我们就能活出更精彩的自己。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