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杨洋,编辑:少将,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让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每天清晨醒来,你对新的一天是充满期待,还是毫无波澜?这个问题的答案,请暂时留在你的心中。再问一个问题:你热爱游戏吗?我个人就是一个游戏成瘾者,在大四那年整整一年都沉浸在游戏中。为什么人们会对游戏如此着迷?回顾第一个问题,我们常说人生如戏,但为何大家对人生却缺乏同样的上瘾感?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究竟是什么?答案就在于攻略。游戏有攻略,才能玩得尽兴,而人生却充满未知与意外,许多变数难以预料。

一、AI,突破了人类的向外认知
五六年未见聚光灯的我,如今拥有三个身份:认知成长研究者、AI创业者,以及在各大商学院EMBA任教。丰富的经历让我对AI有了独特的理解。当前的AI浪潮,实际上突破了人类智能的一半——对常识和语言的理解。人类对信息的认知过程极为复杂,而AI在认知智能上的突破,是从内到外的探索。从内到外的层面,向外认知被称为humachine,许多对外的事物都在模仿机器。我们向内做的,则是认知沟通。这一波AI的突破,正是在向外认知上实现了突破。ChatGPT、Midjourney等技术的出现,让机器能够替代人类完成“向外认知”的任务。然而,在“向内认知”上,不仅AI无法触及,认知科学也难以深入。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探索空间。

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我是科学家或企业家,但在初中、高中同学眼中,我曾是学渣,甚至被开除过两次。我人生的一半时间,是早晨不愿起床的挣扎;另一半时间,才是对清晨充满期待。成绩差时,老师常批评我智商低,但高三考上985后,我并未得到赞扬,班主任甚至怀疑我作弊。那年我用了五本“秘籍”,却不知哪一本有效。这让我开始思考:人生究竟是什么?后来攻读物理学博士,连续两年物理、数学满分,老师评价我为数学天才。13年前,徐小平在美国向俞敏洪推荐我时,称我是天才。这些评价让我陷入困惑:我到底是天才,还是蠢材?最终,我选择了认知探索之路,从2006年至今。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人生导航仪,让每天醒来都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

二、教育,值得用精准医疗的方式重做一遍
接下来,谈谈教育的最新进展。以升学为例,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如果你问ChatGPT你的分数能上哪些学校,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AI只会建议你关注更多信息,这是典型的信息缺失和逻辑链断裂问题。我们团队做了大量工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对AI而言,这算个小问题,因为基于强规则逻辑;但另一个问题却更难——如何让机器理解每个大学专业的内涵?人的成长中,输入和输出是什么?这对AI来说是个难题,因为存在大量信息缺失。比如,吉林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生最多的是做HR,而非哲学相关职业;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最多的是去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这些数据揭示了认知的挑战。

2019年,俞敏洪与我交流时,认为中国教育模式存在问题:孩子成绩不好就补课,没有其他方法。但补课的有效率仅为24%,76%的学生毫无进步。他认为教育应像医疗一样,先诊断问题,再针对性解决,而非盲目补课。GPT可以沟通了解,但孩子缺乏判断力;寻求专家帮助,特级教师也无法精准定位问题。当前教育行业的科技化水平极低,对人的判断仍停留在“巫医时代”。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因此,我们需要用靶向医疗的方式重做教育,确定每个人的独特特性,定位问题,唤醒自我成长的能力。用AI精准医疗的方式,为每个人定制AI靶向成长方案。

目标有三:
1. 精准认识每个人的独特特性;
2. 借助AI诊断,精准定位问题,定制靶向提升方案;
3. 唤醒自我成长的能力,比成为优秀的考试机器更重要。

我们是如何做的?
第一步:全面检测。基于MECE®成长诊断技术,对个人和家庭进行8大模块共248项检测,让问题无处遁形。许多孩子的问题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因此父母也需要纳入检测范围。
第二步:诊断靶点。对标全国150万优等生和后进生的500多个问题维度数据,诊断最核心的问题卡点与提升思路。我们研发了100多个医疗级诊断模型,精准定位每个孩子的靶点。
第三步:靶向开方。针对已明确的问题靶点,根据个人特质制定靶向提升方案。教育行业缺乏“千金方”,而AI为个性化问题提供了新可能,但前提是大量认知数据的采集。
第四步:靶向督学。像西医一样有量化标准的复诊,让变化一目了然。追踪所有复诊问题,全部量化,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突破。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将许多过去被视为艺术、玄学的东西用数字化呈现。

三、全方位去判断,才能找准问题
很多时候,所谓的艺术,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其背后的规律。一旦掌握了规律,艺术就不再是艺术。比如,AI绘画为何比人更厉害?并非机器懂艺术,而是其数字计算能力和数据掌握远超人类。

1. 三个孩子的故事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前年第一次见面时,孩子成绩300分,老师认为没救了,学校已放弃他,教培机构也不收。连续两年,家里花了20万补课费,却毫无进步。但他性格乖巧,有学习能力,有成长意愿。体系测试后,我们发现他并非无药可救。与他沟通后,他哭了,说我是唯一一个认可他的人。半年后,他进步了200分,但从未补课,只是因为我给了他攻略和方法,他照着做。这个例子证明,很多时候,无药可救的孩子从不好到变好,只差临门一脚。

第二个孩子。年级第25名,数学成绩一般,在及格线左右。父亲说是因为记忆力差,但我认为不对。进一步询问发现,孩子小学时学过珠心算。学珠心算的孩子,80%概率初高中数学差,因为将左脑数字逻辑计算切换到右脑图像计算,违背数理逻辑。后来,孩子用3个月时间重新构建数字推理能力,成绩提升至年级第5名。

第三个孩子,某教育巨头老板的独生女,成绩不好,总分300分,各科基础薄弱。家里有钱有资源,但成绩依旧差。母亲认为孩子早产4个月,大脑发育不完善,但测试发现孩子大脑功能正常,只是情绪管理问题和逻辑推理能力弱。我研究了全球智商题,发现智商低不代表不聪明,可能是思考逻辑或思维习惯问题。解决方案是停止学校节奏学习,重构底层能力,并改善家庭环境。孩子成绩不好,往往源于父母。

2. AI时代,有必要重新认识每个人
我们对一个人问题的判断,若仅凭经验,就像盲人摸象。只有全方位判断,才能找准问题。过去,我见过太多孩子,每个孩子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特点。几乎没有全面不优秀的孩子,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亮点和天赋。学习成绩真的值得追求吗?如果每个人都能活出精彩人生,就不必卷。但现实中,传统补课效率极低,大多数老师也无法准确判断孩子。有的校长自认为了解孩子,但我反问:既然你了解孩子,你也应该了解自己,你的天赋是什么?说不清自己天赋的人,没有资格说了解别人。自己都不了解,怎能了解别人?

在AI时代,我们有必要用工具重新认识每个人。以我自己为例。我很笨,细节感知差,脸盲,玩打牌、连连看都不行,有严重的阅读障碍症。但其他方面很强,能回答高考后老师的问题。高考逆袭并非天才,只是幸运地唤醒了自己。有人生攻略的人,注定拥有开挂的人生。没有生来不优秀的学生,只有缺少慧眼的老师。当你觉得自己或孩子不优秀时,请打消这个想法,这只是认知不到位,缺少慧眼,需要重新认识。

四、就业难,难在哪儿?
再看就业问题。2022年,官方公布的应届大学生就业率是23.6%,今年毕业人数更多,预计更低。问题出在哪里?企业需要创造价值的人,但大学培养的是这样的人吗?比如我,大学所有课95%都是浪费,只有高等数学有点用。从小学到大学,学了那么多课,一大半没价值,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金钱,但教育经费并未创造价值。

举个例子。小宋医生本硕7年读完临床医学,在同济医院工作两年后想离职。问他原因,他说看到主任30年如一日在科室,看不到未来。测试后发现,他脸盲、思维发散,但数学能力不错,擅长做医生。他的问题不在于不优秀,而是选择错误。他是万里挑一的乔布斯型人才。很多企业找不到创新人才,其实人才就在眼前。问题不在于没有人才,而在于不知道人才在哪里。

黄金职业发展方向有五大条件:性格适合、天赋擅长、收入满意、你喜欢、能力胜任。若满足这五点,人生会很开心。求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补齐黄金职业发展方向的拼图。前面四点是做选择题,最后一个是无论什么选择都要有的。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攻略。

五、人对了,管理就很简单
我在EMBA任教时,常讲管理。其实,管理没那么复杂。人找对了,管理就简单;人找错了,管理就复杂。管理是什么?有人说是艺术。比如,我以前不会画画,觉得绘画是艺术。但现在AI也能画出好画,这还是艺术吗?管理中,两件事最重要:认知判断能力和组建团队的能力。认知判断能力从小培养,而组团队的能力呢?ChatGPT对此的描述很理想化,但现实中,杰克·韦尔奇说选人成功率不到60%,高途CEO陈向东说创业中犯错都是因人。中国企业用人正确率仅30%。组团队容易吗?ChatGPT说得简单,但AI的向外认知强,向内认知弱,因为缺乏数据和模板。AGI的实现,一定是通用底层技术+垂直领域深耕,通过连接和聚合形成“上帝”,而非独生的“上帝”。

举个例子。这两个人谁更接近董宇辉?推理能力和词义理解能力强的人,特别会说。这两位同事都是985毕业,左边的从不吵架,右边的入选奇葩说海选。这就是对人的认知判断。那么,你在组团队、管理时,用的是什么呢?

再比如,优秀老师是什么样的?很多学校拼命招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能成为优秀教师吗?师范院校培养的,会比非师范院校培养的更好吗?No。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未必比其他学校学生更优秀。还有,和蔼是很多学校挑选老师的重要指标,但与优秀无关。

结语
AI可以解决很多对外问题,但无法解决对内问题。我们成长走了太多弯路。76%的学生成绩始终无法进步,72%的大学毕业生后悔填的志愿,76%的2022届大学毕业生未能就业。75%的研究生学历有害无益,薪资不增,人生选择面缩窄。错觉无处不在:70%的企业平均用人错误率,90%的临终老人后悔年轻时缺少努力的方向。如果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向,就不需要卷。

每个人都需要定制一份AIGC成长攻略,活出更精彩的自己。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新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09日

01:53
2025年11月9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安进正式公布了备受瞩目的Vesalius-CV III期临床试验的最终结果。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深入探讨了PCSK9抑制剂Repatha(通用名:evolocumab)在心血管疾病零病史但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患者群体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Repatha能够显著降低受试者首次发生重大不良...
00:37
2025年11月8日清晨,美国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遭遇了严重的运营中断,起因是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紧急宣布,该机场已暂时全面停止所有进出场航班的起降作业。这一突发状况导致机场陷入瘫痪状态,大量航班被迫延误或取消,数以万计的旅客出行计划受到严重影响。目前,相关部门正紧急调配资源,全力抢修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力争尽快恢复机场...
00:37
路透社最新消息显示,全球两大快递巨头UPS与联邦快递宣布联合暂停运营旗下全部麦道MD-11货机。这一重大决策直接源于11月5日发生的空难事故,该事故已不幸造成至少14人遇难。 据悉,UPS与联邦快递合计运营着55架MD-11货机,其中联邦快递拥有28架,UPS则配备27架。面对此次危机,UPS在官方声明中明确指出,停飞决定是严格遵循飞机制造商的建议。波音公司...
00:06
近日,知名科技媒体The Register于11月7日发布了一篇深度报道,聚焦于Windows操作系统未来发展的关键建议。报道中,一位曾深度参与Windows NT 3.5x至NT 4版本开发的退休工程师戴夫·普拉默,向微软提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构想——在Windows系统中引入可选的“硬核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精简面向普通用户的冗余功能,显著...
00:06
博主@i冰宇宙最新爆料,三星Galaxy S27 Ultra的主摄像头配置将紧跟苹果iPhone 18 Pro Max的步伐,展现出令人期待的调整策略。据透露,如果苹果此次选择搭载1/1.14英寸的大底传感器,三星将毫不犹豫地跟进,采用一颗2亿像素、1/1.12英寸的新传感器,以实现更出色的影像表现。然而,如果苹果选择维持现有的1/1.3英寸CMOS传感器并...

2025年11月08日

23:34
谷歌近日宣布启动一项雄心勃勃的健康研究计划,面向美国地区招募万名Pixel Watch 3用户参与心脏健康监测项目。这项长达180天的持续研究将深入探索智能穿戴设备在高血压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参与者在研究期间需全天候佩戴Pixel Watch 3,配合专业医疗团队分析血压波动等关键健康指标。 研究团队对参与者设定了明确要求:年龄需在22周岁以上,并通过英文...
23:34
三菱正式推出全新Eclipse跨界纯电动车,作为日产-三菱-雷诺联盟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该车型是首批以三菱品牌独立推出的电动车型。目前,新车已在法国雷诺ElectriCity Douai工厂实现量产,标志着三菱在电动化转型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新车采用创新的"智能装甲"设计理念,通过流畅的线条与硬朗的轮廓勾勒出极具力量感与现代气息的外观造型。车身侧面配备隐藏...
22:59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Jabra联合发布的前瞻性研究揭示,语音AI技术正加速变革人类工作方式,预计到2028年将成为主流交互模式。这项深入研究表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迭代,未来职场人士将更多地依赖口述指令完成工作任务,传统的键盘输入模式将逐渐退居辅助地位。Jabra全球品牌传播负责人保罗·塞普顿在研究发布会上强调,随着Alpha世代(千禧一代后继者)全面融入...
22:59
最新消息来自消息人士UniverseIce在X平台发布的Galaxy S26标准版线稿,揭示了这款备受期待的旗舰新机的多项关键细节。据透露,Galaxy S26标准版机身厚度仅为6.9mm,相较于上一代S25的7.2mm缩减了约4%,实现了更轻盈的握持体验。值得注意的是,新机机身轮廓设计更为硬朗,突破了传统圆润的风格,其独特的四边R角设计在当前安卓阵营中显得...
22:59
2025年11月8日,浙江乌镇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这场盛会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与创新力量,共同探讨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大会期间,100余个数字经济领域的优质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些项目覆盖了数字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多个前沿领域,展现了数字经济产业的蓬勃生机与广...
22:59
2025年11月1日至7日,海南离岛免税新政正式落地首周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据海口海关最新数据显示,监管免税购物金额高达5.0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激增34.86%,充分彰显了新政对消费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同期,购物人数达7.29万人次,同比增长3.37%,反映出消费者对免税政策的积极响应。 新政在原有基础上创新性地增设了宠物用品、便携乐器及电子消费品等...
22:59
2025年11月7日,全球两大货运巨头美国联邦快递(FedEx)与联合包裹(UPS)罕见地同步宣布,将全面停飞旗下所有麦道11型货机。这一重大决策迅速引发全球航空业高度关注,其背后直接关联到11月4日发生的骇人悲剧——UPS一架同型号货机在飞行途中突然坠毁,机上14名乘客与机组人员全部遇难,酿成近年来最严重的货运航空事故。 作为全球航空货运领域的双寡头,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