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idea2003.com)3月31日 消息:今年早些时候,备受瞩目的“美版今日头条”BuzzFeed宣布将人工智能程序ChatGPT纳入内容创作体系,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BuzzFeed首席执行官 Jonah Peretti 强调,该技术将致力于维护内容的高品质标准。在接受采访时,Peretti指出,人工智能在数字媒体领域存在两条发展路径,其中一条是显而易见却令人沮丧的选择——即利用技术大幅削减成本,通过生成大量质量远低于记者原创的SEO文章来获取低廉的产出成本。然而,Peretti也明确表示,这种模式从长远来看注定会失败,因为大量低质量内容会带来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事实上,BuzzFeed首次尝试使用人工智能创作的内容——一系列将用户输入转化为定制化响应的小测验——堪称一次有趣的实验,成功避开了其他出版商在使用该技术时常见的诸多错误。然而,这些生成的内容似乎并未达到Peretti所承诺的“保持高标准”的目标。本月,BuzzFeed悄然开始发布完全由AI生成的文章,这些文章呈现出明显的SEO导向特征,内容平淡无奇且高度相似,令人啼笑皆非。以其中一篇关于新泽西州开普梅的文章为例,标题就采用了“现在,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开普梅?”的句式,紧接着以疑问的口吻介绍:“那是什么,蛋黄酱品牌吗?”这种陈词滥调的内容显然与BuzzFeed员工的专业水准相去甚远,或许正因如此。
当Peretti最初宣布BuzzFeed采用AI技术时,他向CNN承诺这将带来“更个性化、更有创意、更有活力的”内容体验,并表示公司真正有才华的员工将能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从而实现比以往更出色的娱乐效果和个性化服务。Peretti强调,人工智能的使命是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而非取代他们。尽管每个AI测验都同时署有两位作者的名字——一位人类记者和“Buzzy the Robot”,但上述旅行指南的署名方式却显得格外突兀,仅标注了“Buzzy”,并在旁边附注说明这些文章是与一名人类员工“合作撰写的”。
BuzzFeed的一位发言人向我们透露,这些AI生成的文章是该司正在进行的一项“实验”的一部分,旨在探索其AI写作助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整合非创作者的言论。BuzzFeed的实验方法如下:首先,公司向编辑部门以外的员工发放了一份内部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如何撰写自己最喜欢的被低估的旅行精选。随后,将收集到的回复输入公司的AI软件,最终生成一篇主帖和若干分帖。BuzzFeed发言人说:“我们正在继续试验人工智能进而‘增强人类创造力’,并尝试新的形式,允许任何人(无论是否具有写作或内容创作背景)在我们的网站上贡献他们的想法和独特的观点。”这种新的创意工具支持与人工智能和人类编辑合作的协作写作过程,将释放UGC [用户生成的内容] 的创造潜力,因此我们可以拓宽我们发布的想法和观点的范围。”随着我们工具的迭代,未来的格式将继续有内置的方式让人类作为合作者和编辑参与其中。”
根据Peretti在1月份发给BuzzFeed员工的备忘录,他还明确表示人类作家不会被取代,而是说人工智能将与“像我们这样有创造力的人类”协同工作。他写道:“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看到人工智能的突破开辟了一个创造力的新时代,它将允许人类以新的方式利用创造力,创造无限的机会和应用。”虽然这些测验在某种程度上符合这种精神——它们没有使用人工智能批量生成文章,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让人类员工为读者生成定制化结果,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即使执行起来并不稳定——但这些糟糕的旅行指南显然有些差劲。它们读起来就像是Peretti在1月份说他试图避免的那种内容工厂生成的作品。它们非常像一个实验,目的是看看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成熟到足以取代BuzzFeed的人类创作者。相反,它们读起来就像是对Peretti在1月份所说的他试图避免的内容工厂类型的概念证明。那种沉闷的现实,再加上它们是由非编辑人员制作的,这让它们感觉非常像是一个实验,看看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成熟到足以取代BuzzFeed的人类作家。但谁知道呢。也许我们遗漏了AI工作中的一些隐藏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