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新创想10月15日重磅消息,近日朋友圈频繁登上热搜榜,引发广泛讨论,核心观点聚焦于:朋友圈似乎已逐渐沉寂,活跃度大幅下滑。对此,微信官方作出详细回应,试图澄清外界疑虑,并阐述产品发展理念。
早在早期,微信曾公开分享一组关键数据:每日有高达7.8亿用户访问朋友圈,其中1.2亿用户会主动发布内容。尽管近年来社交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但这一核心数据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微信公关总监”粥姨”在最新播客节目中明确表示,朋友圈不会引入访客功能,因为微信在产品设计中始终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不愿通过新功能给用户带来额外的社交压力。
关于朋友圈内容管理,”粥姨”进一步透露,平台不会推出二次编辑功能。她强调:”朋友圈是记录个人历史的珍贵载体,人生无法重来,我们也不希望用户轻易篡改自己的编年史。”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微信对真实社交记录的尊重,以及对用户情感价值的珍视。
在信息流排序逻辑方面,”粥姨”给出了权威解读。她指出,朋友圈内容始终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而非简单以互动频率作为评判标准。她认为,在真实社交场景中,推荐算法往往难以准确把握用户对特定关系的定义,机器永远无法完全理解人类情感的复杂性。这种坚持时间排序的做法,既符合用户直觉,也维护了社交关系的自然发展规律。
针对近期引发热议的”逝者朋友圈是否消失”话题,”粥姨”表示,微信内部产品团队已对逝者账号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今年9月起,平台正式调整了账号管理策略:对于长时间不登录使用的微信账号,将不再进行回收处理。这一政策既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维护了其社交关系的完整性,避免了因系统操作引发的情感二次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