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近日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在未来五年内投入约58亿美元资金,用于研发并建造高达2000架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驾驶无人机。这些先进的无人机预计单架成本约为300万美元,远低于传统有人驾驶战斗机如F-35的成本,并将与人类飞行员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空中作战力量。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空军人工智能测试与作战加速器负责人塔克·汉密尔顿上校透露,美军已在2017年成功进行了XQ-58A Valkyrie无人机的飞行测试。这款长9.15米的无人机首次实现了完全由人工智能控制的飞行,飞行时长达到三个小时,标志着无人机技术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批无人机属于”Valkyrie”系列,其设计理念在于与人类飞行员紧密配合,执行多样化的任务。
美国空军对这款无人机的应用前景充满期待。据设想,Valkyrie无人机可承担监视、补给等支援任务,同时也能与有人驾驶战机组成混合编队,共同执行作战任务。为了适应不同任务需求,这些无人机将配备灵活的任务硬件配置。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无人机具备自主作战能力,但其设计仍保留了人类判断的环节,开火等关键决策将由人类操作员最终决定,确保了作战的精准性与可控性。
据悉,美国空军已与私人承包商克拉托斯国防公司长期合作开发XQ-58A Valkyrie无人机。双方表示,该无人机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同时,保持人类对关键操作的控制权。有军事专家预测,要开发出能够完全自主执行空战任务的人工智能无人机,可能还需要5至10年的时间。
根据计划,美国空军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选择墨西哥湾作为测试基地,通过模拟场景验证Valkyrie无人机的狗斗和目标追踪能力。届时无人机将不会携带任何武器,重点测试其人工智能系统的作战效能。这一系列测试旨在为未来无人机大规模部署积累实战经验。
此次投资计划充分体现了美军在无人机领域的战略布局。通过发展先进的人工智能无人机技术,美军期望能够维持并扩大其空中优势。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升无人机的作战能力,使其在未来的空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重新定义空中作战的模式与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