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酒店价格的飙升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在北京的核心地段,600元的汉庭、800元的星程、900元的亚朵,这些价格让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的人们都感到酒店成本成了一笔巨大的负担。许多打工人不得不从全季降级到汉庭,甚至需要自己贴补费用;而游客则用星级酒店的预算去预订普通民宿。实际上,酒店涨价并非始于今年暑假。天风证券商贸及社会服务业首席分析师郑澄怀向《财经十一人》透露,2023年以来,酒店房价经历了两波涨价潮:一波发生在2月至4月,反映了商务出差延后的集中性、补偿性释放;另一波则是在暑期,尤其是7月。供需关系的变化是酒店价格波动的核心驱动力,而酒店行业的需求端反弹尤为明显。与此同时,供给端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其中酒店主动提价成为重要因素。

疫情期间,许多单体酒店或倒闭或加盟连锁品牌,导致中小型体量的酒店数量大幅减少,而连锁化率却显著提升。连锁化率的提高往往伴随着酒店价格的上涨。有趣的是,与中低端酒店的猛烈涨价形成对比的是,高端酒店的价格走势却相对温和。尽管多家头部酒店集团、OTA(在线旅游平台)、行业协会及酒店业主在谈及涨价话题时显得敏感,但行业数据和企业财报仍能揭示供需与价格之间的关联。

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是衡量酒店房价的关键指标。全球权威酒店信息统计机构STR的数据显示,2023年7月前三周,每间可售房收入分别达到了2019年同期的104%、110.7%和113.5%。这一趋势表明,需求与价格同步环比提升,从6月第四周至7月第三周,数据率逐周上升,从73.44%升至79.16%。近两年来,酒店行业的RevPAR、平均房价(ADR)和入住率(OCC)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图片来源:天风证券

分城市区域来看,热门城市的提价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青岛、西安、长沙等热门旅游城市以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2023年6月和7月的涨价,主要反映了暑假长线出游的过去两年补偿性需求集中释放。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酒店入住率尚未完全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但酒店整体住宿需求并未完全恢复。”现在大家出游时更加注重性价比,一些人会选择自驾出游当天往返。”郑澄怀表示。在酒店价格大幅超过差旅标准的情况下,许多商旅人士也会选择不住酒店,改为当天往返。

除了出行需求的提升,供给侧在过去三年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首先,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住宿业设施数量相较2019年减少了29%,其中15间客房以上的酒店数量比2019年减少了17%;拥有70间至149间房的酒店数量相比于2019年减少了19%。”整体市场减少的酒店基本上以单体的中低端为主,因为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会弱一点。”郑澄怀指出。相比之下,连锁品牌的RevPAR和入住率通常更高,疫情期间,一些酒店集团将不少单体酒店吸引成为加盟商。其次,过去三年,酒店集团不断向中高端方向发展,酒店品质的提升也为价格端的提价提供了支撑。此外,酒店集团内部中高端酒店数量的占比不断提升,同样推高了酒店的平均价格。

酒店集团也在主动提价。郑澄怀表示,根据酒店经营逻辑,为保证RevPAR的上行,酒店企业会在需求旺盛的门店,如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提升平均房价,或是在用户群体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区域降价,从而提升入住率。”今年比较明显的是,他们集中采取的策略是把房价拉得更高一些。因为过去两年暑期出游需求一直没有释放,大多是在省内,甚至城市周边旅游,长线游很少。”郑澄怀说。酒店集团自有一套定价体系,会预判未来一月或一两周的需求,来给自营店、加盟店更精准的定价策略。一家位于一线城市的汉庭酒店(华住集团旗下)店长透露,调价是集团的统一定价策略,门店没有太多自主定价空间,尤其是低价房,统一上调100元。尽管这样的高价劝退了很多老顾客,但酒店依旧满房,供不应求。”不光华住一家调价,全行业的价格都上调了。”他说。

“华住和锦江从RevPAR上来看,都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而且这一轮RevPAR的修复,核心还是靠ADR(平均房价)驱动的。”郑澄怀表示。STR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虽然入住率尚未恢复,ADR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所以,这一次的数据改善基本是靠提价,消费者自然会感觉价格涨幅明显。根据华住今年二季度初步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其日均房价为305元,较2019年同期的236元上涨28.9%。同时,其二季度的入住率为81.8%,并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84%)。不过,此前华住集团CEO金辉告诉《财经十一人》,疫情以后,消费市场复苏,政府推动内需,酒店价格上涨是市场需求的反映。此外,各类成本的上升,也是影响酒店房价的客观因素。他表示,华住不会去引导价格。

细看各级别酒店房价表现,中档和经济型酒店的提价在所有酒店类型中最为明显,其中,经济型酒店房价提升幅度相比于中端及中高端酒店也更大。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大众对酒店价格感知如此明显。华住集团财报显示,2023年前两季度其入住率、日均房价、酒店数量三个维度持续上升。第二季度,其RevPAR为250元,是2019年同期的121%。华住营运18个月以上的成熟阶段酒店中,按照中高档酒店和经济型酒店来划分,经济型酒店的日均房价涨幅略大于中高档酒店。2019年至2023年二季度华住集团经营数据。制图:胡耀丹锦江酒店4、5月份境内酒店整体RevPAR分别为2019年同期的116%、104%;6月份境内酒店整体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增长18%,是2019年同期的108%。锦江酒店经济型和中端酒店房价恢复比较。图片来源:天风证券锦江酒店中端占比。图片来源:天风证券

经济型酒店的提价幅度相比于中端更大,一方面源于今年整体消费弱复苏,用户对于性价比更高的经济型酒店的需求更高,另一方面主要在于酒店集团持续对于旗下经济型酒店的升级、迭代,如首旅集团一直在迭代如家NEO3.0,锦江酒店在优化直营店。走中高端路线的亚朵集团在今年一季度RevPAR达到337元,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18.3%。亚朵集团拥有六个酒店品牌,覆盖了中档到豪华酒店,核心是中高档酒店品牌亚朵酒店。外资高端酒店在中国的生意也在逐步恢复。凯悦集团相关人士对《财经十一人》表示,受当前国际航班容量的持续限制和签证流程繁琐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夏季的旅行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国内。7月份,凯悦酒店集团旗下酒店的入住率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近10%。万豪集团今年二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全球RevPAR增加13.5%,大中华区迅速反弹,第二季度RevPAR超过疫情前水平,不过财报并未披露具体数字。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毛怡冰对《财经十一人》表示,今年二季度,中国旅游市场需求加速回暖,对万豪国际集团全球RevPAR的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中国市场,今年二季度酒店的RevPAR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25%,且已超过疫情前水平。位于北京侨福芳草地的怡亨酒店,预定数量也明显上升。这家酒店一共有100间客房,是以艺术为主题的精品奢华酒店,其客群多为热爱艺术的外国客人和国内新贵。北京怡亨酒店总经理丹尼 · 鲁泽尔(Dany Lützel)告诉《财经十一人》,今年疫情结束后,一些外国的商旅老顾客又回来了,拉动了酒店的预订量。在房型上,相比套房,基础客房的入住率提升更快。不过,希尔顿集团亚太地区2023二季度RevPAR为78.19美元,入住率为69.9%,同比提升79.0%、20.9个百分点;但尚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根据STR的最新数据,中档和经济型级别酒店平均房价大幅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高端酒店却是唯一一个未能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类别。不同档次酒店的价格恢复情况。图片来源:STR

郑澄怀分析称,高端奢华酒店恢复度不及中端和经济型酒店,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在2019年,国际五星级酒店集团万豪、希尔顿等有很多外宾住客,但目前外宾客源还在恢复中。其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差标下降,对高端酒店的商旅客流有一定影响。2013年至2019年间,这些行业的差标都在提升,但近两年来,高薪酬岗位不仅在裁员,在职员工的差旅标准,尤其是酒店报销额度也在下降。其三,经济型酒店和中高端酒店在过去三年间在不断进行品牌升级。住宿的体验品质提升后,可以支撑它们推高房价。在海外市场,酒店价格也在上涨。STR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美国酒店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入住率却只增加了6%左右。原因之一是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普通旅行者比商务旅行者的入住时间更短,且需求集中在周末。支付服务商Emburse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SpendSmart旅行趋势报告显示,酒店预订数量同比增加了50%,环比增加了15%。商务旅行酒店每晚的平均支出为157.01美元,同比增加4.64美元。总体预订支出比上年增加50%,环比增加 27%。

不少用户关心,暑假过后,酒店房价会有明显回调吗?郑澄怀认为,在暑期出行旺季的催化下,即将到来的中秋和十一小长假期间,酒店价格可能不会明显下降,但9月、10月中下旬直到年底都是淡季,酒店价格预计环比会有所回落,中高端和经济型酒店可能从暑期相对激进的提价策略转为价格温和的保守策略,以提高入住率为主。从中期来看,到2025年,不考虑通货膨胀,酒店价格或仍维持一个相对理性的走势。出行需求主要在2023年释放,2024年与2025年将趋于平稳上涨。长期来看,酒店房价走势需要结合酒店业结构来谈。参考美国纺锤形酒店结构,中国也会随着酒店集团中高端酒店结构占比提升,带动整体酒店房价上涨。此外,随着酒店连锁化率的提升、酒店集团议价能力的提升,酒店房价长期来看有望持续保持提升的态势。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0日

15:05
8月10日,我国在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迎来重大突破,首个垂直大模型正式问世。这一创新成果由中国中铁隧道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其技术体系建立在海量工程数据之上,依托773条工程线路和1200亿条建造数据,实现了对复杂地下环境的精准解析与智能建模。作为我国在该领域的里程碑式成果,该模型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为全球隧道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范式...
15:05
8月10日清晨7时25分,印尼北马鲁古省的杜科诺火山突然喷发,火山灰柱直冲高空约800米,喷发过程持续了整整62.38秒。这一突发性火山活动已将火山警戒级别提升至二级,意味着火山活动正处于活跃状态,存在进一步喷发的可能。根据火山监测部门的紧急通知,所有居民和游客被强烈建议远离火山口周边4公里半径的警戒区域,以避免火山灰、熔岩碎屑以及其他危险物质带来的潜在威胁...
15:05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依托中国先进研究堆,成功运用中子深度剖面分析技术,对全固态锂电池传统单层正极的关键缺陷进行了精准揭示。这一突破性研究首次通过实验直接观测并定量证实了显著的纵向锂浓度梯度现象,并在电极厚度方向上实现了锂浓度的均匀分布。该成果为梯度电极核心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为全固态锂电池的基础科学认知和工程化应...
15:05
2025年8月10日,中国领先的AI解决方案提供商因赛集团正式宣布,其核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成功完成相关备案流程,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及算法备案。这一重要里程碑不仅标志着因赛AI在技术合规性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更意味着其应用场景将全面纳入规范化管理范畴。作为国内AI领域的先行者,此次备案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因赛AI的合规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商业化...
15:05
2025年8月10日14时03分,台湾花莲县发生4.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73度、东经121.60度,震源深度为10千米。此次地震由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并发布。地震发生后,台湾多地居民感受到明显震动,部分地区出现短暂停电和道路轻微沉降现象。花莲县作为台湾地震活动频繁区域,此次地震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提醒当地居民需加强防震减灾意识。中国地震台网表示,此次...
15:05
8月10日13时30分,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战,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S104线兴隆2号桥正式恢复通车,标志着此次强降雨灾害中损毁的道路网络已全面恢复交通。在连续近200名救援人员与30余台大型机械设备的协同作业下,抢险团队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了道路抢通任务,确保了关键交通要道的畅通无阻。 S104线作为榆中县城连接兴隆山腹地及受灾严重的马坡乡的核心通道,其畅通对于后续...
14:12
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全面参与新藏铁路的勘察设计及可行性研究评审等关键工作。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铁路建设部门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旨在通过高效协同,加速推进铁路建设进程。新藏铁路作为一条连接新疆与西藏的战略性交通大动脉,其规划建设不仅对完善我国西部路网布局具有里程碑意义,更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4:12
8月10日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强势突破9000亿港元大关,达到9008亿港元,标志着港股市场资金流向迎来重要里程碑。本周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为217.51亿港元,较上周环比大幅下降63.15%,显示出市场短期波动对资金流动的显著影响。 中银国际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南向资金已成为推动港股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其投资偏好呈现明显特征,尤其对中...
13:42
自7月1日暑运正式启动以来,全国铁路客运量持续攀升,展现出暑期家庭出行热潮的强劲势头。截至8月9日,铁路12306官方数据显示,6至14岁儿童旅客累计乘车人数高达5512.6万人次,这一数字不仅印证了暑期亲子游的火爆,更折射出家庭出行需求的显著增长。暑期作为传统旅游旺季,铁路部门凭借便捷高效的运输网络,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优质的出行选择,有效满足了家庭出游...
12:58
8月10日,浙江宁波金七门核电站传来重要消息,1号机组核岛混凝土浇筑正式启动,标志着这一重大能源项目的建设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作为我国新一代核电技术的杰出代表,“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新成员正式宣告动工,展现了我国在核电领域的持续创新与领先地位。 该机组采用国际先进的核电技术,设计运行寿命长达60年,是百万千瓦级机组的典范。整个金七门核电站规划建设中,将包含...
12:58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盛大举行。8月9日,英伟达Omniverse与仿真模拟技术副总裁Rev Lebaredian在主论坛上发表重要演讲,强调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已具备完整的产业发展基础,正引领全球迈入机器人新时代。Lebaredian指出,中国不仅拥有全球近半数开发者和研究人员,更汇聚了来自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高校人才,在技术...
12:05
人民财讯8月10日电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体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一场史无前例的赛事合作正在酝酿之中。据悉,粤港澳三地将携手探索联合申办世界杯的可行性,这一举措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体育影响力,更将促进三地深度融合。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成为这一合作的重要契机。2025年11月9日至21日,这场备受瞩目的体育盛会将首次跨越三地,在广东、香港、澳门同步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