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全球首部《生成式AI与教育未来》应用指南,为全球教育领域引入生成式AI技术提供了权威性指导。该指南强调各国应制定合理政策,确保在教育场景中以人为本地应用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推动教育创新与公平发展。指南详细阐述了应用生成式AI的五大核心标准,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安全、有效地利用这一技术变革力量。
指南首先关注生成内容的准确性问题。由于大语言模型在预训练阶段可能依赖大量”黑箱”数据,其输出内容存在生成虚假信息的风险。因此,指南建议在使用前对AI生成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在应用年龄方面,指南建议将生成式AI的使用门槛设定在13岁以上,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指南强调要合理控制AI工具的使用频率,避免学生过度依赖技术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在文化价值观层面,指南特别指出要警惕AI可能产生的歧视性内容。教育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确保AI输出内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避免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指南还强调教师培训的重要性,要求教育工作者系统掌握生成式AI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方法,以便在具体教学场景中灵活运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Audrey Azoulay在发布指南时表示,生成式AI技术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可能加剧社会偏见和伦理风险。她强调,只有通过公众参与、政府监管和道德规范,才能确保这一技术健康融入教育体系。该指南的推出,正是为了帮助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把握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在释放AI潜力的同时保护学生权益。
自2022年11月ChatGPT正式发布以来,生成式AI技术已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引发全球广泛关注。然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调查显示,全球450多所学校和大学中,仅有不到10%的机构建立了相关使用政策。这种发展速度与教育准备不足之间的矛盾,正是该指南出台的背景。今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公开呼吁加强行业监管,防止AI技术盲目扩张。
该指南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发布的《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为基础,致力于推动教育领域的主体性、包容性、公平性以及文化多样性发展。指南的发布恰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学习周”活动,活动吸引了超过1000名教育专家参与讨论,议题涵盖公共数字学习平台建设和生成式AI教育应用等。Meta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Stuart Russell等顶尖学者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共同探讨AI技术发展对教育的深远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立于1945年,作为联合国直属机构,该组织致力于通过教育、科学、文化和通信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其发布的这份《生成式AI与教育未来》应用指南,不仅为教育领域引入AI技术提供了行动指南,更为全球人工智能伦理建设树立了重要标杆。指南的推出标志着国际社会对AI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视程度达到新高度,将有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指南全文可通过以下链接获取: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8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