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窄播,作者庞梦圆,经站长之家授权转载发布。这是《窄播Weekly》第70期,本期聚焦商业动态:淘宝便利店上线,淘宝闪购加速释放线上供给优势。行业逐渐形成共识:即时零售本质是供应链改造项目,需在不同品类中寻找和建立适合闪购消费场景的生产、仓配履约方式。闪电仓(及类似仓店模式)成为行业代表性供应链创新方案。其核心在于提前将符合需求的供给储备在三五公里范围内的仓库,按需取货并即时配送。因此,对精准备货、快速动销、流量获取、快速履约提出极高要求。
从平台视角看,淘宝在即时零售竞争中具备三大优势:海量线上流量、丰富电商供给及充足资金。可快速通过外卖补贴扩大市场,并借外卖时间窗口尽可能将非餐饮电商供给接入闪购服务,以此优化供给结构、人群结构、毛利结构,降低对补贴依赖。盒马、猫超加入闪购,双11期间天猫旗舰店与闪购打通等举措均属此类。最新推出的淘宝便利店正是这一逻辑下的产物。
10月31日,淘宝闪购发布全新连锁便利店品牌「淘宝便利店」,以闪购仓形态依托阿里供应链,为消费者提供24小时营业、30分钟送达服务。该品牌SKU达1万量级,覆盖百货、零食、酒水、3C数码、母婴、美妆等品类。平台提供选品、供应链、物流、数字化支持,并统一输出商品、价格、服务、体验等管理标准。未来一年,淘宝闪购将投入20亿专项资金扶持商家发展,计划在全国200多城市开设2000家店铺。这实质是以轻加盟模式快速将线上供给接入闪购的方式。对淘宝闪购而言,淘宝便利店是基于无限货架优势丰富供给的又一举措,进一步完善了阿里线下版图。
这种操作方式与美团有明显区别,也与阿里此前新零售时期的零售通存在显著差异。从行业角度看,淘宝便利店上线意味着即时零售供给升级已延伸至便利店领域。结合各平台最新动态,即时零售品类扩充和品质升级之路仍将持续。例如,消费频次和用户粘性更高的生鲜大战或卷土重来——盒马系、小象超市+快乐猴、京东七鲜在线下已展开激烈竞争。
与美团官旗店的区别:重投入VS轻加盟
如前所述,淘宝便利店通过轻加盟模式快速将线上供给优势接入线下。这为淘宝闪购商家提供快速实现供给升级的解决方案,也为品牌布局即时零售开辟新路径。首批开放30个商家合作名额,11月1日已有商家上线经营。如何高效接入电商类供给,成为即时零售与远场电商竞争交叉点,也是美团、阿里在即时零售外卖大战后的关键博弈场。
电商供给是淘宝核心优势。淘宝总裁在双11发布会上表示,闪购首要目标是「提升用户体验,引入更多零售品牌、更多品类」。淘宝便利店正是淘宝闪购升级电商供给的新方式,且高度契合淘宝特性。美团也在推动闪电仓供给升级,核心方式包括自营闪电仓(小象超市、松鼠便利等)及与品牌合作「品牌官旗闪电仓」。无论哪种,均属重模式。以松鼠便利店为例,其SKU仅5000余个(为淘宝便利店一半),且仅限美团单平台经营。官旗闪电仓需依托美团中心仓建设能力、选址能力、网格经营数据积累及物流履约能力。某接近美团闪购人士表示,官旗闪电仓意味着「即时零售已告别粗放阶段,进入深入供应链、帮助品牌差异化经营的新阶段」。对美团闪购而言,官旗闪电仓可快速补充品牌供给,同时夯实仓储物流基建。美团闪购通常采取重模式的核心原因在于,线下零售长期供给陈旧,直接上翻后的闪电仓供给中,仅长尾供给能盈利,订单不稳定。标品大单品单量高但毛利低。因此,通过自营快速优化高毛利品类供给、扩大规模成为解决方式——前提是美团多年经营积累了足够数据、消费理解及履约配送能力。
不过,美团未来可能对部分品类转向平台模式扩张。而淘宝闪购凭借成熟的零售数字化、消费习惯及线上供给丰富度优势,轻加盟模式更匹配快速扩张需求。
与零售通的差别:流量、供给、订单、利益全打通才是关键
淘宝便利店以轻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前提是即时零售已解决新零售时期未解决的利益分配问题。10年前O2O受关注,新零售概念火热,京东新通路、阿里零售通应运而生,对应京东便利店和天猫小店。如今阿里零售通已关停,京东便利店也非当年规划模样。2017年刘强东计划5年开100万家京东便利店(一半在农村),后一度搁置。2023年6月刘强东在媒体交流中提到,京东便利店已达150万家。今年9月京东超市发布会上,京东便利店被纳入大商超战略。但如今多为挂牌加盟,与京东强绑定关系减弱。
当年新通路和零售通均基于供应链改造逻辑——电商平台授权线下门店品牌,换取门店从平台进货。但未推进的核心原因在于,电商平台在新零售时期的供应链改造仅停留在浅层供货层面,未将门店货盘、流量完全迁移至线上,导致线上线下业务冲突。天猫总裁曾表示,部分线下门店可线上打通,个别门店可门店发货,但依然使用远场物流,未带来显著体验升级。且线上货盘在供给丰富度、成本、需求匹配度、调货速度、商家配合度等方面,与线下经销网络并非总是优势,门店缺乏绕开经销商选择线上进货的动力。
当前消费习惯、即时零售供给履约基建均更成熟,远近场融合成为各平台、品牌重点方向。因此会从更高组织层面推动,打破部门、技术壁垒。对品牌而言,无论远、中、近哪种履约方式,流量、货盘、交易履约均一盘棋、一笔账,不再存在场景间利益分配冲突。真正的远中近场融合,必须实现流量、数据、交易履约、利益全打通。正如天猫总裁所言,如今闪购「供给策略、派送策略和线上需求策略更成熟」,增量空间巨大。
淘宝便利店上线也意味着外卖大战放缓后,即时零售供应链改造正扩展至更多品类。尤其在消费习惯契合、日销稳定有引流价值、基建成熟、需进一步标准化品牌化的类目,如便利店和生鲜。近期盒马系、小象超市+快乐猴、京东七鲜加速线下布局,表明巨头生鲜之争已进入新阶段。与外卖类似,生鲜具备高频、刚需、适合引流特性。或许外卖大战后的全民参与高潮,正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