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11月4日讯 近期福建一位司机因连续发烧10天未好转,被确诊感染了鹦鹉热,这一病例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患者自述,他是一名职业司机,前段时间一时兴起养了一只鹦鹉。由于工作繁忙,照顾鹦鹉颇为不便,于是他习惯将鹦鹉揣在口袋里,在开车间隙陪伴左右。然而,这种亲密的接触却埋下了健康隐患。
几天后,患者突然出现高烧症状,体温高达38.7℃,伴随寒战、干咳、乏力等典型症状。自行服用感冒药后,体温虽有所下降却反复波动,并逐渐出现头晕头痛、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严重表现。家人见状急忙将其送往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肝肾功能严重受损,炎症指标异常升高。在详细询问病史后,医生得知患者长期将鹦鹉带在口袋里的习惯,遂安排进一步检测,最终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
医生特别指出,鹦鹉热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主要传染源为禽类,尤其是鹦鹉、鸽子等鸟类。该病的潜伏期较长,最短可达5天,最长可达45天,患者在此期间可能毫无察觉。更需警惕的是,感染鹦鹉热后人体无法获得持久免疫力,即使康复后仍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因此需要长期保持警惕。
这一病例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在饲养宠物时应注意科学防护,避免与鸟类等潜在传染源密切接触。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以便及时做出准确诊断和治疗。毕竟,健康无小事,只有做好预防措施,才能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