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对于普通卖家而言,如何打造优质产品才是成功的关键。随着电商行业进入瓶颈期,一些细分领域却逆势崛起,甚至借助TikTok等社交平台成为新的流量风口。以美甲为例,女性对精致美学的极致追求,正推动着这一行业走向全球繁荣。
在中国,美甲产业从本世纪初起步,经历了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完整历程。如今,美甲店遍布各大商业区,越来越多的爱好者通过实体店和电商平台购买美甲工具、指甲油等材料,享受DIY美甲的乐趣。然而,随着服务普及化,国内市场逐渐陷入内卷化竞争。巨大的压力迫使众多美甲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新兴市场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目前,全球美甲市场仍以欧美日韩品牌为主导,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多以供应商身份出现。但面对瞬息万变的海外市场,中国企业正积极转型。2020年,花西子、完美日记等新兴美妆品牌开启海外征程,标志着”国货美妆出海元年”的到来。随后,一批曾为欧美日韩品牌代工的企业也开始重视品牌建设,美甲、美睫等周边产品随之走向国际市场。
近年来,随着颜值经济崛起,美甲消费群体持续扩大。艾媒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美甲市场规模达1854.8亿元,同比增长25.3%,预计2027年将突破2662.5亿元。但高速增长时代已落幕,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市场盈利空间正在收窄。攸梨美塾创始人宋昭回忆,2011年公司引入”日式美甲”概念时,日本进口凝胶虽售价高达200多元,却因色号丰富、安全环保迅速占领市场。经过12年发展,公司已形成集产品研发、培训、线下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现代美甲起源于欧美,在中国发展时间虽短,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或领导品牌,市场呈现分散化、专业化程度低的特征。美甲店铺普遍陷入价格战与成本压力的双重困境,产品供应商同样面临内卷。国内市场ToB与ToC界限模糊,多数企业重利润轻品牌。宋昭坦言,2019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产品因价格优势减弱陷入困境,最终选择进军日本市场。
得益于与日本客户的长期合作,攸梨美塾首站登陆日本,成为日本美甲品牌的供应商。与国内市场不同,日本美甲批发业务高度集中,B端价格远低于C端。公司业务也从国内ToC转向日本ToB,通过客户推荐迅速打开市场。2021年,公司开始拓展欧美市场,宋昭称”外贸拯救了公司命运”。
相比国货美妆,美甲出海相对低调,但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表现不俗。部分企业将出海作为补充业务,另一些则直接以海外市场为发展重心。美国品牌Modelones从创立之初就专注本地化运营,其差异化策略迎合了北美市场对个性美甲的需求。
欧美日韩美甲市场各具特色。日式美甲以柔和色调、手绘晕染和自然元素饰品为特色,和风图案仍是主流。欧美市场则偏爱视觉冲击力强的款式,鲜艳单色指甲油和穿戴甲需求旺盛。美国美甲服务价格高昂,DIY美甲成为趋势。留学生珊珊发现,在美国做一次基础美甲的费用相当于国内做精美彩绘的价格,因此开始购买穿戴甲。数据显示,北美穿戴甲渗透率达50%,亚太美容展上东南亚订单占比超六成,预计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90亿美元。
宋昭认为,穿戴甲不会取代传统美甲服务,两种业态将长期共存。但穿戴甲低客单价和复购率限制了规模企业的利润空间,对灵活的小团队更具吸引力。尽管中国美甲企业在品牌建设上与国际品牌仍有差距,但通过产品力优势,仍能在欧美日韩市场实现突破。
SUNUV和Modelones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经验。SUNUV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紫外线美甲灯的安全问题,并根据不同市场进行产品迭代;Modelones则通过差异化运营和社交媒体营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这些案例表明,中国美甲企业应注重产品升级、本地化运营和品牌建设,才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本文由微新创想授权转载,不代表转载方立场。如有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