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精选自微信公众号窄播(ID:exact-interaction),作者:丛文蕾,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高强度户外运动如跑步、骑行与舒缓身心运动如冥想、瑜伽正以一动一静的互补形式,在年轻群体中掀起热潮。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运动方式背后,共同折射出当代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度追求。作为”悦己消费”理念的典型代表,运动生活品牌lululemon于9月22日重磅发布了《2023年全球幸福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覆盖全球14个市场的权威调研报告,每市场随机抽取1000名受访者,总计14000名受访者参与,为全球幸福指数提供了最新注解。自2021年起,lululemon已连续三年发布该报告,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品牌对消费者福祉的关注,更与其从加拿大温哥华一家瑜伽馆旁的小店,成长为市值超400亿美元的新兴体育巨头的历程一脉相承。如今,”线下社群+社群沟通”的双轮驱动模式已成为众多品牌的战略标配。lululemon通过这一创新实践,从身体、心理和社交三个维度系统评估人们的幸福水平,并基于数据洞察精准优化本地化服务,通过定制化社区活动和贴合本土需求的产品,与目标消费群体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今年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幸福感指数为66分,与往年保持稳定;其中,中国大陆居民幸福感指数高达78分,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高达65%的受访者将提升幸福感列为生活优先事项。调查表明,幸福感缺失正从个人层面延伸至职业发展乃至社会贡献等多个维度产生深远影响。为此,人们正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幸福获取路径。
01 大陆居民普遍乐观,但性别差异与代际差异凸显
中国大陆居民的幸福感指数不仅领跑全球,对未来的积极预期也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67%的大陆受访者展现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这一比例远超全球42%的平均值。然而,群体内部的幸福体验存在明显差异。报告特别指出,男性群体和95后群体在幸福感指数上相对偏低。
《2023年全球幸福感报告》显示,大陆男性受访者幸福感指数为76分,低于女性受访者的81分。在心理健康投入方面,男性明显不足。仅有51%的男性表示”正在投入更多时间关注心理幸福感”,而在”投入更多金钱提升幸福感”问题上,同意比例仅为45%。相比之下,女性在这两项指标上的认同率分别达到63%和53%。
男性心理幸福感的主要障碍源于社会性别规范与期待带来的双重压力。53%的男性受访者坦言,性别刻板印象限制其情绪表达;44%的男性认为社会期待是阻碍其抒发情感的根源。值得注意的是,62%的男性受访者明确表示,不希望因追求幸福而被他人评判。
与前辈相比,95后群体展现出更为内敛的情绪表达习惯。报告数据揭示,68%的95后承认自己倾向于隐藏情绪,这一比例远高于80后(51%)和70后(45%)。在需求表达方面,80后最为积极主动,70%的受访者选择”更主动向家人表达需求”;50后以62%位居其次;而95后仅有49%表示同意。当幸福感缺失时,95后更容易在社交联结匮乏、职场表现不佳、个人责任拖延等方面显现出负面状态。
02 幸福感获取回归日常生活,心理幸福感受重视
幸福感缺失对个人成就、职场表现乃至社会贡献均产生连锁反应。其中,”个人成就”作为衡量幸福的重要指标,52%的受访者指出幸福感缺乏时无法发挥最佳状态;50%和49%的受访者分别表示因幸福感降低导致生活缺乏充实感和兴趣爱好动力。
令人欣慰的是,当代人正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幸福源泉,并主动追求身心平衡。报告显示,68%的受访者将提升幸福感列为优先事项。值得注意的是,幸福提升方式多源于日常实践:48%的受访者认为免费或低成本运动课程能有效提升身体幸福感;38%的受访者表示社区运动同样具有显著效果。在心理层面,居家烹饪和培养无成本爱好被证明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受访者在探索幸福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表面幸福未必反映真实感受。从众心理和社会压力使许多人羞于表达负面情绪。66%的受访者强调,实现心理良好状态需要充分接纳各类情绪。与2021年相比,57%的受访者投入更多时间关注心理健康,因此更愿意预留私人空间进行自我关照和学习幸福方法。
03 社交幸福感受重视,线上线下融合构建新连接
幸福体验不仅来自独处时刻,社交互动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与2021年相比,45%的受访者正在重新审视亲密关系中的核心价值。社区活动作为获取社交幸福感的重要途径,65%的受访者认为集体活动比独自运动更能带来满足感。60%的受访者表示享受运动中的社交体验。
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成为人们寻找幸福的新场域。34%的受访者更频繁通过数字工具获取幸福灵感,超六成受访者借助社交媒体维持人际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工具的双刃剑效应同样显现:54%的受访者指出,幸福感低时反而会在数字平台过度停留,95后群体尤为突出。
在个体努力之外,受访者期待社会组织提供支持。74%的受访者认为雇主有责任提升员工幸福感;超六成受访者倾向于支持那些致力于提升社会整体幸福感的品牌和企业。这一趋势反映了当代人对幸福体验的全面追求,从个人身心健康到社会环境营造,幸福理念正在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