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十一长假结束,我们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是否感到精力不济、效率低下?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你是否常常陷入“deadline快到了,项目才推进一半”“计划一天的工作,结果被临时加派急活”的困境?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工作方法不得当。本文将为你揭示高效工作的秘诀,教你如何专注目标、统筹规划、善用工具,并实现人事分离,从而提升工作交付能力,告别低效忙碌。

一、最高效的工作方式:专注目标,有所计划,用好工具

1. 目标导向

想象一下,你的老板正在飞机上,还有1小时落地,下来后需要给你做一个重要汇报,而你需为他准备一份PPT。由于时间紧迫,你匆忙完成PPT却发现数据缺失。低效的人会疯狂找数据,可能数据有了但PPT无法按时完成;一般人会找人帮忙;而高效的人则会根据汇报目的判断数据重要性,优先完善关键页面,或寻求他人协助。这三种人的差距,正是任务导向与目标导向的体现。

高潜力人才往往具备一个共性——Result-driven(结果驱动)。他们未必动作更快,而是善于判断哪些事情对结果最有效,并全力以赴达成目标。结果驱动不仅是一种工作习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当被问及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时,与其回答“跟行业人聊天、看行业白皮书”,不如反问“目的是什么?转行还是展示成长?”通过“5why”分析法不断拆解目标,才能找到真正需求背后的核心问题。

2. 统筹式工作

职场中,有些人整天忙忙碌碌却产出不高,而有些人专注清晰、从容不迫却能轻松搞定难题。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应激式工作,被动等待任务;后者则是统筹式工作,主动规划安排。

真正的统筹式工作具有三个特征:

① 有计划地工作

每天早上到办公室时,先梳理主要工作内容,根据重要性(重要vs.不重要)和紧迫性(紧急vs.不紧急)划分四个象限,将待办事项依次放入。这样能清晰判断哪些是紧急且重要的事务,并合理分配时间。例如,巴菲特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CEO,通过划掉大部分CEO任务来聚焦核心工作,他采用三步策略:列出前25个目标,选出前5个,将剩余20个列为“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清单。这启示我们,20%的优先级任务能创造80%的结果。

② 学会勇敢说“不”

面对临时任务,要学会根据场景灵活应对。第一种情况,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缺乏深思熟虑,此时可从全局角度分析潜在问题,让领导重新评估。第二种情况,领导已明确任务,可直接说明手头工作优先级,请求调整或协助。对于简单任务,可快速记录关键词,完成后继续专注主要工作。

③ 学会使用计划表

首先制定月计划,明确任务价值,然后确定每日重点。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待办事项中选出最重要的任务并写下来。
第二步:写出完成任务的三个最重要理由。
第三步:将任务具象化,例如“完成企划书”可改为“提交后可去看电影”。
第四步:反向规划,从最终目标倒推设定子目标和完成日期。建议设定3-5个子目标,每隔2-3个月设定一个短期目标。
第五步:从子目标中选出最远的,设定每日任务。
第六步:对比目标与障碍,例如“跑步1千米”可能遇到的困难。
第七步:将每日任务转换为提问形式,并设定时间和地点。

3. 善用工具

“懒癌”其实是创新的动力。工作中重复性任务可通过工具提高效率。例如,建立数据分析Excel模板,每周只需导入数据即可生成报告。此外,AI工具可辅助拓展思路、生成内容等。善用工具和他人经验,能事半功倍。

二、投入工作,先学会人事分离

即使做好规划,职场人际关系、内卷压力也会让人心累。因此,调整心态是高效工作的基础。正如“对事不对人”是最高温柔,职场中专注做事、减少关系内耗才是明智之选。

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三点:

1. 做事在前,情绪在后

马东曾提出“事在人先”的观点,即先完成工作再考虑情绪。董宇辉通过苦练英语克服口音问题,正是将“事”与“情绪”分离的体现。职场高手始终关注解决问题,而非被情绪左右。

2. 有效沟通,拒绝内耗

心理学“公交车实验”表明,面对冲突应平复心绪、有效沟通。职场中产生摩擦时,积极沟通才是破解内耗的良方。

3. 少关注别人,多关注自己

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指出,要分清各自课题。别人评价、业绩如何与他无关,提升自己才是关键。工作中精进自我,远比关注他人更有价值。

三、结语

节后收心是关键。最佳状态是:只做事,少管人;做好规划,勤复盘。上班前根据轻重缓急排序工作,下班后复盘时间使用情况,持续改进。坚持执行,你将迎来更快成长。

参考资料:
1.《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华谋咨询股份
2.《致不想上班的你:工作最好的状态,是人事分离》,帆书 原樊登读书
3.《不想浪费时间,你就要深度工作》,笔记侠
4.《如何拥有超强的专注力?》,笔记侠
5.《高手都是这样实现目标的》,身边的经济学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0日

08:37
2025年11月19日,全球知名电子产品维修平台iFixit发布了一份深度拆解报告,首次揭示了苹果公司在iPhone Air的USB-C接口外壳上创新性地应用了3D打印金属工艺这一前沿技术。据报告详细披露,该关键零件采用先进的BLT激光粉末床熔融设备,以回收钛金属为原料进行精密制造。经过特殊工艺处理,零件表面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链状纹理,初步分析认为这可能是通过...
08:37
2025年11月19日晚,备受瞩目的东风风行星海S7 800V超快充版正式揭开神秘面纱,正式登陆市场。新车共推出四款车型,分别搭载565km和650km两种续航版本,并特别推出限时置换一口价活动,起售价仅为10.59万元,为消费者带来极具吸引力的购车选择。 作为基于东风汽车全域800V高压平台打造的旗舰车型,星海S7 800V超快充版在性能与效率上实现了...
08:37
2026款特斯拉Model X的轻量化成果在近日浮出水面,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于2025年11月18日确认,该车型实测重量仅为2367kg,较2016款Model X实现了181kg的显著减重。在当前汽车行业普遍面临增重趋势的背景下,Model X凭借一系列创新技术升级,成功实现了逆势瘦身,展现出特斯拉在车身轻量化领域的领先实力。 电机系统的革...
08:03
11月17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并指定国泰君安证券作为独家保荐机构。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已成长为行业领军者。根据2024年的财务数据,卡诺普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焊接机器人出口商,更在国内焊接机器人制造商中稳居首位,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公司由李良军、朱路生...
08:03
2025年11月20日,联想集团正式发布了其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二财季财务报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卓越的市场表现。财报显示,联想集团本季度总营收高达1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更彰显了其持续稳健的发展态势。令人欣喜的是,经调整净利润也达到了36.6亿元,同比增长25%,进一步印证了公司业务的健康运营与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08:03
2025年11月19日,OpenAI正式发布了全新的智能体编程模型——GPT-5.1-Codex-Max,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Codex系列发展进入新纪元。作为Codex界面的默认模型,GPT-5.1-Codex-Max不仅继承了前代产品的强大功能,更在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该模型创新性地引入了"压缩"机制,能够在数百万级别的token上下文中实现持续高效运...
08:03
北京互联网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备受关注的直播带货纠纷案,最终以消费者胜诉告终。法院认定涉事商家存在虚构中奖订单、拒不履行促销承诺等欺诈行为,依法作出判决。这一案例不仅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直播带货行业敲响了警钟。 2025年2月13日,原告孙某在被告直播间积极参与促销活动,成功抢下首单并支付299元。当时公屏实时显示其位列前两名,符合"前两名下单免单...
08:03
2025年11月19日,汽车行业传来重磅消息,广汽丰田宣布将在2026年全面停产两款核心燃油车型,其中一款月销量突破千辆的紧凑级轿车,以及一款年销量超过万台的中型SUV,这两款车型合计销量占其2025年前10个月总销量的五分之一。这一决策背后,是丰田中国对产品策略的重大调整,核心在于终止向两家合资企业投放“姊妹车型”。受此影响,一汽丰田也将停产一款年销量逾万...
08:03
2025年11月20日,科技界迎来重磅消息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正式宣布,在为公司效力十二载后决定离职,并将创立一家专注于Adva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AMI)的AI初创企业。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杨立昆职业生涯的全新起点,更预示着AI领域即将迎来新的变革浪潮。 自2013年加入Meta以来,杨立昆始终致力于推动AI技术的边界拓展...
07:22
2025年11月20日,科技巨头英伟达发布最新季度财报,其业绩表现惊艳市场,被公司内部誉为"杰出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的创新先锋,在CEO黄仁勋的卓越领导下,正引领全球AI芯片市场的蓬勃发展。这份亮眼财报不仅彰显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硬件领域的领导地位,更印证了其技术战略的前瞻性。 财报发布之际,英伟达再次重申其雄心勃勃的5000亿美元年收入长期目标。这...
07:22
2025年11月20日,科技巨头英伟达成功举办了备受瞩目的分析师电话会议。这场重要会议于美国当地时间晚间举行,吸引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众多资深金融分析师的积极参与。与会嘉宾围绕最新财务报告、业务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战略规划展开了深入交流。 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聚焦于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卓越表现、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引擎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优化布局。通过先进的线...
07:22
2025年11月19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强势突破97550元/吨,创下年内历史新高。这一显著的价格上涨主要得益于锂资源供需格局的持续变化,而具备成本优势的盐湖提锂产业链正因此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全球最大的盐湖提锂基地,我国青海地区在提锂技术上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自主“吸附+膜法”提锂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经过近20年的持续技术攻关与积累,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