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跑科技创始人兼CEO李鹏在9月底的“悠跑超级VAN登陆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掷地有声地表示:“今年你还能拿到钱?而且是好几个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投融资市场中,悠跑科技凭借其出色的融资表现令人瞩目。这位曾在大陆集团、地平线、长城汽车等知名企业担任高管的企业家,自2021年创立悠跑科技以来,便持续获得一线投资机构的青睐,包括合肥产投、经纬创投、真格基金等重量级投资方。其中,合肥产投更是领投了B轮融资。据睿兽分析数据显示,悠跑科技在过去两年的四轮融资中,已成功筹集数亿元人民币,全力推进其标志性的滑板底盘业务。
滑板底盘通过将电动车的“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以及线控制动等系统集成于一个平滑的底盘上,实现上下车体的分离开发。下车体(底盘)作为通用硬件,车企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像搭积木一样推出多样化的细分车型。由于高度模块化,滑板底盘能帮助车企在短短12个月内完成造车,极大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
李鹏透露,悠跑科技最新一轮融资已基本达成,金额同样达到数亿元人民币,合肥产投继续领投,“大部分款项已经到账”。这轮融资距离今年5月份的B轮融资仅过去了4个多月。对此,李鹏解释称,上一轮融资实际上完成于去年年底,只是由于手续和流程问题,直到5月份才正式官宣。合肥产投资本总经理李中亚表示,投资悠跑科技是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战略举措,“我们投了整车(蔚来),接下来要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向上是智能座舱,向下则是底盘”。
然而,李鹏和他带领的悠跑科技真正令人惊叹的,是以第三方身份向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车企提供滑板底盘及整车方案。考虑到底盘通常被视为车企的核心机密,鲜少外借,悠跑必须说服车企采用其滑板底盘,才能实现商业闭环。
李鹏认为,如果电动车只是简单将燃油车的发动机替换为电池,即所谓的“油改电”,那么传统造车逻辑确实适用。但实际上,电动车的核心能力与燃油车截然不同。他以理想汽车为例,指出创始人李想已明确告诉传统车企竞争对手,盲目对标理想的具体车型毫无意义。传统造车方法常通过测绘竞品车型,突出某些性能以彰显产品力,例如提升加速性能。但在电动车时代,这套方法已行不通——理想甚至主动限制车辆加速性能,只为家庭场景造车服务。
类似地,当动力电池占电动车成本约30%-40%时,很少有车企将电池自研作为核心卖点。宁德时代等供应商为多数车企提供动力电池。李鹏表示,用户购买特斯拉时,追求的差异化并非搭载罕见的“大圆柱电池”,而是智能网联和驾驶性能。他自述曾是Model S车主,虽然中控屏常死机、导航体验不如手机,但该车零加速到100公里仅需3秒多,这种速度感让他甘愿接受缺陷,“这即是极致用户价值”。
滑板底盘的角色也类似。李鹏强调:“看待滑板底盘还是要回归产品和产业价值。”他认为,电动车改变的不仅是驱动形式,更是能否创造足够的用户价值。基于此,他无需刻意说服客户选择悠跑的滑板底盘,因为其价值显而易见。如果客户不清楚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如何定义产品,滑板底盘对他们来说也毫无意义。他坦言,部分传统车企视底盘为命根子或“灵魂”,坚持自研,但这些车企往往资金雄厚、人才济济,却推出的电动车品牌并未大卖,“这表明肯定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对”。
对于悠跑在合肥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示的新能源城市物流车“超级VAN”,李鹏表示这只是一个样品。他认为,应该有更多聪明人基于场景对车进行二次定义,或基于滑板底盘打造全新车身,为特定场景打造极致用户价值。他坚信,电动车的创新才刚刚开始,太多场景缺乏优质电动车产品,这正是滑板底盘的机会。
然而,李鹏还需解释清楚滑板底盘为何有生存空间,同时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近两年,车企、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布局滑板底盘业务,既有初创公司,也有行业巨头。对此,李鹏认为竞争增多并非坏事,“这表明滑板底盘代表的场景造车理念,越来越受到认可”。但他指出,滑板底盘有门槛,需要深厚的产业和技术积淀。要满足硬件、电子件、域控制器三个条件,需在整车结构、电子电气系统、域控制器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同时具备完整的软件能力,包括执行器控制和热管理系统算法。
李鹏表示,很高兴看到悠跑在2021年上半年率先引进基于滑板底盘的场景造车理念后,如今即使经历经济周期,仍有更多人认可滑板底盘,甚至许多车企承认其下一代电动车技术将采用滑板底盘。这对悠跑是好事。对于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巨头布局类似业务,他并不担心,“宁德时代毕竟是万亿企业,做任何事的体量、资源和能力都是我们不能匹配的”。但他强调,宁德时代需解决一个问题:到底是卖滑板底盘还是卖电池?这决定了企业的出发点。李鹏认为,悠跑滑板底盘的价值之一是帮助用户接入不同电池系统,将动力电池选择权交给用户。他引用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观点:“大公司之所以不能体系性地做颠覆式创新,不是因为没有管理好,也不是因为市场分析不到位,恰恰是因为其管理效率极高,所以这些大公司的传统用户的价值需求会牢牢地将其锁在原来的价值体系中。”即使是可口可乐这样的巨头也无法摆脱这一点——其调整配方后推出的新可乐曾被专家认为更美味,但最终因用户不满而失败。
中国产业链,赋能海外车企李鹏表示,合肥产投第一轮投资前,悠跑并无营收。但他对此并不担心,“任何创新创业和商业模式,其实底层的财务模型都一定有一个巨大的投入期。”他认为,没有投入就没有领先。他表示,如果社会生态体系里没有一个容忍犯错、容忍投入的机制,创新就无从谈起。对于悠跑而言,比较庆幸的是,在融资方面从一开始有美元基金的加持,中间有博世这样的产业巨头支持,最后连续两轮都是合肥产业资本的加持,直至成功推出销售形态的产品。他提到美国以滑板底盘出名的电动车制造商Rivian,称其市值下降,在于缺少类似中国的供应链生态。“Rivian不来中国,就错失了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也无法获得全球最好的供应链支持,这肯定会影响交付”。尽管Rivian在2022年交付了约2万台汽车,目前仍拥有近200亿美元的市值,但李鹏认为,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竞争力、灵活性及服务用户意识,属于独步全球。
基于中国的产业链优势,悠跑的商业模式不仅限于服务中国电动车企业,也能服务海外客户。“海外的电动车市场也在发展,他们也需要有人给他们的造车计划赋能。”他说,对于这些客户来说,自己跑到中国逐个供应商询价沟通可能要跑150家,而悠跑提供的集成化滑板底盘显然更高效。此外,滑板底盘的优势明显——自重轻、安全性能好、空间大,且价格实惠,“对于一个工具车来说,这就是王炸”。
最终,李鹏认为还是要用产品价值来解释一切。营收属于水到渠成。合肥产投资本总经理李中亚也表示,悠跑团队让他印象深刻的一点在于执行力,“到了一个节点就兑现一个节点,现在也把最终产品形态做出来了”。基于此,合肥产投将原计划对悠跑科技B轮千万级人民币的投资升级到亿元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