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成为未来互联网战场的入场券。国内AI产业发展路径清晰,超大型企业如百度、阿里、腾讯从芯片层到应用软件全链条布局,而中小型企业则需另辟蹊径。AI领域并非烧钱游戏,更考验技术整合能力。对于已具规模的互联网平台,盲目投入AI风险巨大。社区AI应用成为新趋势,微博、虎扑、Soul等平台率先落地AI功能,探索用户需求。
社区AI八仙过海,社交平台聚焦AI对话。Soul的AI苟蛋从简单对话进化为真实陪伴,用户可与其建立情感连接。微博推出明星AI情感伴聊,模拟明星风格与粉丝互动。虎扑的“女娲AI”允许用户创造虚拟角色,涵盖明星、名人、球星等。内容平台则谨慎布局,小红书、知乎侧重AIGC内容创作,抖音推出独立AI产品“豆包”,快手AI助手强化检索功能。B站“AI课代表”以幽默方式为用户省流,成为平台特色功能。
AI应用问题重重,用户体验参差不齐。社区AI产品多依赖开源AI,自主研发能力不足。虎扑女娲AI对话机械,微博明星AI情感伴聊效率不高。AI语音表现仍存AI痕迹,虚拟恋人真实度待提升。道德与版权问题凸显,明星AI易符号化,AI话语易被断章取义。虎扑女娲AI因用户滥用下线,部分用户将其作为情绪垃圾桶。
AI赋能平台需回归本质,持续性是关键。内容创作方面,AIGC降低创作门槛,抖音AI绘画、剪映AI功能激发用户创作欲望。小红书、B站等平台融入AIGC提升内容活力。工具属性方面,淘宝AI购物助手优化消费体验,快手、B站AI检索功能提升用户黏性。AI技术应融入平台发展,而非单纯“为AI而AI”。
对话式AI潜力巨大,GPT4语音助手表现逼真。AI陪伴领域涌现新兴App,虚拟人恋爱场景逐渐成为现实。但监管引导、伦理问题仍需持续讨论。AI赋能平台需探索正确路径,从内容创作到实用工具,为用户带来真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