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南通如东法院审理了一起因激光笔导致儿童视力受损的民事案件,最终判决商家与监护人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商家需赔偿受害者20万元。这一判决不仅彰显了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也提醒家长们加强对儿童玩具选择的重视。
2023年3月,顾某在网购时购买了一支激光手电筒。然而,当他的孩子在家中玩耍时,不幸将激光笔照射到眼睛,导致严重后果。医院诊断结果显示,孩子左眼出现黄斑光损伤和黄斑水肿,右眼则患上弱视。这一事件让顾某深感痛心,他认为商家在销售过程中存在重大过失。
顾某指出,商家在出售该产品时并未提供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生产日期和地点等信息。更令人担忧的是,产品上既没有中文标识和提示,也未注明品牌名称和其他相关信息。基于此,顾某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商家某电子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如东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为,根据国家标准,激光产品应当带有对应类别的标记,且标记必须永久固定、字迹清楚、明显可见。然而,案涉激光笔并未按照要求设置警告标记和说明标记,更没有证据证明其经过安全认证。因此,法院认定该激光笔存在产品缺陷,且因缺陷产品造成了受害者的损害,商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与此同时,法院也认为,孩子父母在购买激光笔时并未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将不宜作为儿童玩具的产品交给孩子玩耍,且未及时发现和制止孩子的错误使用行为。因此,父母也应当承担一定责任。
综上所述,如东法院判决商家与孩子父母各承担50%的责任,商家需赔偿受害者20万元。这一判决不仅为受害者提供了应有的保障,也为广大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在购买儿童玩具时,务必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高的产品,并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