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汹涌,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乘风破浪。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众多投身AIGC领域的公司备受资本青睐,估值一路飙升。然而,高光时刻过后,寒意渐浓。据The Information报道,AI语音识别软件公司Deepgram今年第二次裁员,约20%的员工被裁,CEO Scott Stephenson将原因归结为融资困难。这并非孤例,AIGC领域的”明星企业”Jasper AI也紧随其后开启裁员,并下调了收入预期。在寒气逼人的背景下,唯有OpenAI持续火热,最新估值已达860亿美元,较今年4月几乎翻三倍。但放眼整个行业,除了OpenAI,许多AIGC初创企业已步入下坡路,一股AIGC降温潮正悄然涌来。

01寒意尽显的AIGC玩家

按照爽剧剧情,Deepgram本该走上”人生巅峰”。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旧金山AI初创公司,专注于语音识别和语音文字转录工具。去年下半年完成B轮融资,筹集4700万美元,累计融资达8600万美元,估值2.67亿美元,投资者包括Madrona Venture Group、Tiger Global Management和Y Combinator等知名机构。Stephenson还透露,公司刚刚经历了创业史上”最好的一个季度”,尽管具体数据未透露。然而,在高光时刻,Deepgram却选择裁员,释放出萎靡信号。Stephenson将裁员归咎于利率上升导致启动资金减少,表示未来一年融资环境不会改善,高利率将持续更长时间,必须更加保守,牺牲增长节省成本。

在Deepgram之前,Jasper AI已出现经营危机。这款基于GPT3模型开发的AIGC产品,能生成Instagram标题、编写TikTok视频脚本、撰写电子邮件等,提供60多个文案模板,支持25种语言,还能检查生成内容错误。凭借这些功能,Jasper.AI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在社交媒体、跨境电商、视频制作等领域赢得大量用户青睐。2021年收入超4000万美元,2022年翻倍至8000万美元,截至2022年已有超100万人使用,付费用户超7万。2022年10月,Jasper获得Insight Partners领投的1.2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涨至15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距离成立不到两年。

然而,幸福时光总是短暂。今年2月,Jasper预期全年收入1.4亿美元,夏天却下调30%,7月开启裁员。不久前,两位联合创始人CEO Dave Rogenmoser和CTO J.P. Morgan相继辞职。此外,Jasper还下调了员工股票估值20%。大量信号表明,许多被寄予厚望的AIGC明星企业,正迅速走入下坡路。这背后的真正导火索究竟是什么?

02两大”导火索”

沿着Deepgram和Jasper的成长路径,可以看到两条让它们走下坡路的导火索:竞争和融资。9月24日,OpenAI创始人兼CEO Sam Altman在美国旧金山YC校友会上发出警告:简单模仿ChatGPT的公司不会有好结果。虽然Deepgram和Jasper没有直接模仿ChatGPT,但与OpenAI存在激烈竞争关系,这种竞争让二者陷入经营危机。

2022年9月,OpenAI推出开源语音识别软件Whisper,对Deepgram打击巨大。Whisper在功能体验上并不逊色,更关键的是六个月后,OpenAI开始通过API向开发者收费,且费用低廉,大大降低了开发者使用门槛,让Deepgram倍感压力。同样的,OpenAI也对Jasper形成巨大冲击。Jasper采用付费模式,而ChatGPT一推出就免费开放,迅速成为史上增速最快的消费级应用。基于GPT3.5模型的ChatGPT在许多方面不逊于Jasper.AI,抢走了大批用户。Jasper的产品一度被调侃为”换皮版GPT-3″,使其产生危机感。GPT4的出世进一步碾压了Jasper.AI的功能,唱衰声音此起彼伏。

面对OpenAI的强劲实力,一众AI企业都显得后劲不足。在此之外,融资环境渐冷,也是悬在它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Crunchbase数据,2022年全球融资放缓,全球风险投资降至4450亿元,同比下降35%。2022年美国AI领域融资数目和金额同比下滑19%和46%。据Pitchbook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生成式AI领域投融资交易数量达101笔,环比下降29%,交易总额降至61亿美元,比今年一季度降低约80%。全球初创企业交易总额同比下降31%,至730亿美元。这意味着生成式AI企业的融资环境在恶化,经营风险加大。Index Ventures合伙人Bryan Offutt表示,随着市场回归现实,生成式AI投资动力正在减弱。虽然GPT技术令人印象深刻,但对于大多数应用场景来说还不够可靠,导致投资者热情降温。风投公司Greylock普通合伙人Saam Motamedi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市场,但泡沫正在涌现,很多钱将会流失。

激烈的竞争叠加渐冷的融资环境,让许多AI企业倍感压力、趋于保守。

03三条”破局之路”

当众多AI企业都在走下坡时,如何寻找破局之路?10月12日,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正以每年13亿美元的速度产生收入,相比去年全年2800万美元的收入增长超过450倍,这是OpenAI成立8年来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然而,大部分AI企业并没有这么财大气粗。Theory Ventures调查显示,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的纯AI初创公司不到25家,约95%的生成式AI公司年平均收入不到500万美元。许多估值达数亿美元的AI初创公司,收入仍几乎为0。

如果通过粗暴的收费进行创收,风险极大。Unusual Ventures报告指出,用户转向收费的过程风险极大,许多高增长、低收入的初创公司根据用户数量进行融资,但其中一些公司用户留存率极低,一旦收费,用户会大量流失。那么,如何创造更多收入?关键在于通过产品来满足需求、打动用户。Jasper创始人Dave Rogenmoser在裁员公告中表示,虽然Jasper正在服务很多公司,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AI产品,需求满足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因此,Jasper决定通过裁员重塑团队、配置资源,满足不断变化的新需求。

优秀的产品源于优秀的人才。Sam Altman表示,创始人需要将至少30%的时间用于招聘,要让关键员工可以自由地创造和测试。ChatGPT的诞生,正是源自研究人员Alec Radford的技术突破。OpenAI在创立之初聘请了大量AI研究人员,但整个团队还不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发展路线。直到Alec Radford加入OpenAI,在语言模型方面取得巨大突破,OpenAI的其他团队开始全力研究大模型,最终催生了ChatGPT。

也就是说,创造收入、满足需求、招募人才这三大方向,才是正在走下坡路的AI企业的破局之路。当然,即便一时失败了也不要紧,布局AI注定是一条马拉松式的长赛道,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Sam Altman的首次创业就以失败告终,作为YC合伙人,他也见证了数以百计的创业公司倒下。寒潮来了不要紧,用逆商不断渡过寒潮的企业,才会真正实现长期主义。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0日

02:27
2025年11月20日,美国与沙特阿拉伯正式宣布建立人工智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启全面合作新篇章。此次合作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及标准制定三大核心领域,旨在通过深度协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双方将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能源转型、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并携手构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体系。 合作框架涵盖四...
01:55
11月20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透露了一项重大合作计划,其人工智能公司xAI正与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门及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联手,共同推进一项规模宏大的500兆瓦数据中心项目。这一项目旨在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特别是在数据中心能源供应领域将实现突破性创新。据悉,三方将整合各自在能源、技术和基建领域的优势资源,系统性地构...
01:55
2025年11月20日,全球科技巨头AMD、思科与沙特本土企业HUMAIN正式宣布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共同打造一座总容量高达100兆瓦的超级数据中心。这一战略性合作旨在精准满足沙特阿拉伯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日益激增的基础设施需求,为该国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该项目将落户沙特阿拉伯本土,充分利用各方核心优势——AMD在芯片研发领域的领先技术、思科在网络设备...
01:55
2025年11月20日,全球领先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公司Brookfield正式宣布,携手科技巨头英伟达以及科威特主权财富基金——科威特投资局,共同发起成立人工智能基建基金(BAIIF)。该基金旨在筹集高达1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以支持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的是,该基金已获得包括发起方在内的合作伙伴总计50亿美元的初步承诺,并计划通过金融...
00:20
2025年11月19日,泰永长征(股票代码:002927.SZ)正式宣布其最新研发进展,公司正全力投入高可靠性、高响应的直流断路器产品的研发工作。这一战略举措旨在精准满足新能源发电、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以及数据中心等直流配电场景的迫切需求。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流配电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泰永长征的直流断路器产品正是应对这一市场趋势的关键技术突破...

2025年11月19日

23:47
2025年11月19日,科技界传来重磅消息,全球科技巨头三星正式宣布,将于2026年春季推出其首款智能眼镜产品——SM-O200P。这款备受期待的智能眼镜将采用Wi-Fi和蓝牙双模连接技术,专注于提供便捷的无线体验,而暂时不支持移动网络功能,这意味着用户需要依赖稳定的Wi-Fi环境或蓝牙设备进行互联。 在功能设计上,SM-O200P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创新思路。...
23:17
2025年11月19日,猫头鹰正式发布备受期待的Chromax.black系列黑化版NH-D15 G2风冷散热器与NF-A14x25 G2机箱风扇,为追求极致暗黑美学与高性能散热体验的玩家带来全新选择。该系列新品凭借统一的全黑涂层设计,完美融入全黑主机配置,打造视觉上无与伦比的沉浸式效果。 NH-D15 G2黑化版散热器采用猫头鹰经典的大双塔设计,配备8根纯...
23:17
2025年11月19日,雪人集团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兆瓦级”大型氦气压缩机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这一突破性技术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超低温制冷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压缩机能够在-271℃的极端环境下实现百瓦级高效制冷,为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等前沿大科学工程提供关键运行支撑。 作为低温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雪人...
23:17
2025年11月19日,诺基亚正式宣布实施业务战略转型,将核心资源聚焦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领域。在备受瞩目的资本市场日活动中,该公司不仅阐述了全新的业务方向,还发布了令人期待的财务目标——预计到2028财年,年度营业利润将实现27亿至32亿欧元的稳健增长,增幅有望突破两位数。这一宏伟目标背后,是诺基亚对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浪潮的精准把握与前瞻布局。 值...
23:17
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固定资产投资已累计突破9600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宏伟工程始终保持着稳健有序的推进节奏,预计在“十四五”规划期间,该区域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将超过6%,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投资重点聚焦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以及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三大领域。通过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副中心正逐步...
23:17
2025年11月16日晚,备受瞩目的第15届全运会闭幕式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成功完成首次全流程联排,标志着这场科技与文化盛宴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据悉,闭幕式将于11月21日在深圳宝安盛大举行,并将创新性地打造全球首个“城市全景闭幕式”,以震撼的视听体验和前沿科技手段,为观众呈现一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本次闭幕式将深度融合液态画布、裸眼3D、智能穿戴、...
23:17
2026款保时捷卡宴纯电版即将于2026年夏末登陆美国市场,这款基于PPE纯电平台打造的豪华SUV将凭借其卓越性能与舒适配置,重新定义电动出行标准。新车在原有基础上将轴距加长130毫米,显著优化后排乘坐空间,为长途旅行带来更舒适的体验。 新车将推出基础版与Turbo版两种配置,均搭载113 kWh大容量电池组,支持最高400 kW的快充技术。根据官方数据,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