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商在线,作者唐果,经站长之家授权转载发布。近期,“外卖大战”再度升级,一场关于即时零售的激烈角逐正在上演。7月12日,淘宝闪购、美团、京东纷纷加码补贴,引发网友热烈讨论。社交媒体上,低价甚至免单的奶茶咖啡成为焦点,网友调侃“再这么喝下去,我要喝出糖尿病了”,这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激烈的即时零售对决,再次刷新数据。7月14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创新高(不含自提),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并环比增长15%。7月13日凌晨,美团公布截至7月12日23时36分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已超1.5亿。补贴大战之外,外卖平台正悄然布局更细分市场。天猫校园推出全新外卖品牌“天猫校园外卖”,覆盖多省高校,高校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2023年以来,35个茶咖品牌已在全国开设超9000家校园店,校园外卖服务成为创业热点。当巨头入局,将带来哪些新变化?精耕校园市场又能否为平台开辟新机遇?
天猫校园外卖以“10元起送,0元配送费”吸引学生用户。小程序点餐流程与饿了么、美团无异,涵盖餐食盲盒、烘焙甜点、校园超市、特色小吃等品类,并设特价商品专区。所有商品均为校园专送,配送时间35分钟左右,提供外卖配送、到店自提及快递邮寄三种方式。此外,学生可通过小程序招募外卖骑手兼职。天猫此举旨在解决学生点外卖时取餐不便、配送时间长等痛点,校园集中位置有利于降低配送成本、提升效率。但校园外卖需遵守更严格的安全管理规范,能否真正差异化发展仍待观察。
外卖战场持续升温,新增长曲线在哪里?高盛预计竞争将持续至下半年,行业订单量同比将增长30%。新用户增多及老用户购买频率提升,将推动市场规模扩大。补贴虽刺激增长,但代价高昂——仅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美团、京东就投入约40亿美元。寻找新市场成为共识,美团探索外卖集合店模式,京东开设七鲜美食MALL,天猫则发力校园市场。《2024-2030年中国校园外卖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显示,校园外卖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约500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600亿,2027年有望达1200亿元。天猫校园成立于2018年,通过线上线下双模式运营,此次借餐饮外卖拓宽服务场景,开辟独立战场。
校园市场虽潜力巨大,挑战却不容小觑。配送需遵守校园安全管理规范,多数高校配送时间仅限午晚餐时段。公开招投标引入校内配送团队,如何开拓更多合作伙伴同样关键。餐饮品牌纷纷抢滩高校市场,海底捞、老乡鸡等开设门店,校内餐饮门店数量已达62万家。高校餐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突破6000亿元。尽管竞争激烈,但校园市场仍有巨大缝隙。《2025校园产业生态白皮书》显示,2035年高校在学人数将达7211万,大学生日均外卖2.1次,餐饮外卖规模超1.6万亿,其中“高性价比+即时配送”需求占比超70%。品牌校园店也提供配送服务,甜啦啦等品牌通过此方式培养用户先机。
对于平台和品牌而言,赢得学生用户需付出更多努力。但细分市场更易构建护城河。未来能否凭借校园市场实现突围尚难断言,但摘完低垂果实后,平台必须迎难而上,探索更高难度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