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新榜,作者哪吒,经站长之家授权转载发布。近期短剧市场迎来新动向——动画IP纷纷入局。6月28日,《成何体统》短剧版强势登陆爱奇艺平台。该剧讲述现代社畜意外魂穿古装剧反派角色,本以为套路满满,却因女主一句”How are you”与男主回应”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瞬间破防,原来竟是同穿书人。这部融合海量现代梗的古装短剧,上线首日便创下猫眼短剧品类历史最高热度纪录,达到8774.52,并连续5天稳居猫眼短剧热度日榜首位。爱奇艺站内热度峰值飙升至5667,小红书播放量突破千万大关,全网相关话题总播放量更是超过8亿。更值得关注的是剧外生态,内容平台上观众掀起二创热潮,有人用0.5倍速逐帧分析伏笔,有人制作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关系。如果说剧情能否吸引观众决定短剧成败,那么IP开发模式则决定了其内容生态的可持续性。
近两年”一本多拍”成为短剧创作常态,热门题材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抢演员流量、争上线速度成为IP改编标配。在此背景下,《成何体统》另辟蹊径,不走多部短剧围攻单一题材的老路,而是采用”一鱼多吃”策略,以动画、短剧、长剧三种内容形态接力改编,在爱奇艺平台构建IP内容矩阵。当然,所有开发路径最终都要回归创作本身。作为动画改编的短剧,《成何体统》面临两大核心问题:如何让动画粉接受,如何让短剧观众持续追更?新榜编辑部专访了短剧承制方鸣白文化的总导演和总编剧,试图厘清精品化呼声下短剧IP改编的可行路径,探讨《成何体统》能否成为IP改编新范式。
漫改短剧:让”纸片人”鲜活起来的挑战
动画改编成短剧历来争议不断。核心难点在于改编既要满足原作粉丝对角色”神还原”的期待,又要适配短剧用户快节奏、强情绪的观看习惯。《成何体统》是一部权谋轻喜剧,融合现代与古代、小说与真实世界多重时空。核心剧情发生在架空古代,男主夏侯澹是”暴君”,女主庾晚音是”妖妃”,两位来自现代世界的人意外穿进小说,被迫与古代身份碰撞交融。鸣白文化总导演闵祥昇透露,团队多数成员本身就是动画原作粉,创作时总思考”如果我是观众,希望角色长什么样、如何对话更自然”。这种观众视角的创作自觉,决定了《成何体统》的第一个关键词——还原。
尽管正片拍摄仅用10天,但剧组前期筹备长达一个月,专门用两天时间进行剧本围读和人物定妆。短剧男女主角分别由何聪睿和刘念饰演,两人此前在《请君入我怀》中已展现出色CP化学反应。新榜数据显示,相关CP话题#百念好何在全网浏览量已超1亿,演员与角色的适配性早已被市场验证。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配角”胖北舟”的选角:从线上招募到横店线下筛选,剧组花费近一个月只为找到”贴脸”人选。最终定选演员一出场就被评价”像从漫画里走出来的”。即使是配角,团队也通过设计人物弧光等方式力求神形兼备。
服化道作为角色塑造的”第二层皮肤”,在《成何体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前期定妆时,女主试装18套,最终选定8-10套主服,其中贯穿全剧的红裙为定制款,从打样到成品历经多轮修改,单件服装制作周期长达20天。制作方并不回避”衣服重复”的质疑,反而将色彩作为视觉语言:”不是穷,而是用色彩风格讲人设”。红裙作为女主”妖妃”身份的符号,也是观众记住她的关键线索。服装还承担着展现角色成长、关系递进的任务。比如男女主吃火锅庆祝找到同盟时,二人依旧穿着剪裁挺括的”战袍”,但围裙上的亮片与小狮子卡通画又展现其性格中现代纯真的一面。寝殿独处场景中,男主换上淡金色睡袍,女主则穿柔粉色轻纱,这组低饱和度、轻材质的视觉语言,传递出两人卸下身份后关系由同盟向情侣的微妙转变。
与普遍认为S级项目就是”堆细节””卷制作成本”不同,鸣白文化认为S级短剧的关键在于把每一分精力用在刀刃上。在服化道筹备方面,则是用视觉带动剧情,用直白而不粗糙的方式展现人物成长。如果说还原是《成何体统》对原作粉丝的回应,那么留白则是它的第二个关键词,体现团队对短剧精品化审美的追求。该剧不急于交代所有设定,而是习惯性”埋伏笔”。比如女主玩大富翁时起点格的”SOS”图样,男主举杯时说”啤酒哪有可乐好喝”看似无厘头,实则是早前埋下的身份暗线:穿书前的男主既不是霸总也不是群演,而是一个假装心有城府的初中生。这些细节不会被直接点破,而是通过后续剧情悄然”激活”。这种结构选择既延续了原著”套娃穿书”的嵌套逻辑,也体现鸣白文化的创作方法论:如果作品储备100%信息密度,则只向观众展示60%。被藏起来的部分,是团队留给观众对话的空间,让观众在剧情、弹幕和二创内容中自行挖掘隐含内容。
在”短平快”仍是主流制作逻辑的当下,《成何体统》提供了一种新可能:用快节奏剪辑和高密度细节顺应市场大盘,同时用克制表达和适度留白唤起观众深度参与。这部剧标志着短剧从速率时代转向深度时代的拐点,是创作者有意识的创作选择。从信息主导到情绪共建,正如鸣白文化总编剧朱林丽所说:”观众也在成长,我们还是要给观众多一点时间。”
从”爆一部”到”养一池”:IP短剧新路径
热门IP改编成短剧已成为行业普遍创作方式。多数短剧公司IP改编链路较短,从原著筛选到拍摄完成便告一段落。2025上半年由柯淳、翟一滢主演的短剧《栀栀复栀栀》就是”一本多拍”典型案例,其原著小说《京枝欲夜》被改编成13个版本,男主西门礼辰”乖乖狗”性格在一次次翻拍中落得”西门十三狗”戏称。作为爱奇艺重点改编,《成何体统》这一IP有何优势?不仅题材热度高,更在于具备”跨媒介破圈”的天然基因。数据显示,该作品动画观众与典型国漫用户重合度不高,反而与主流剧集观众群体高度一致。看过《成何体统》动画的人,也在追《莲花楼》《宁安如梦》等仙侠古偶,与《航海王》等二次元大IP重合度却很低。这种非典型受众结构,使它从一开始就具备”剧集化开发”潜力。
《成何体统》短剧上线后,爱奇艺将动画、微剧、长剧三种内容模式平行放在选集页,实现从内容到产品的整体联动。观众看完微剧可无缝衔接动画剧情,或直接预约尚未上线的长剧,进一步拉长用户在单个IP上的停留时间。数据显示,《成何体统》长剧登顶德塔文待播剧景气指数榜首。新腕儿报道称,微剧上线后动漫第二季与长剧预约量比日常增长三倍,甚至有观众回头补番第一季。在平台内部,IP改编不再是一条”看完即走”的线性链路,而是凭借自身多形态内容能力构建出流量可循环的观看网络。据”短剧黑马”报道,《成何体统》短剧与长剧为同期制作,仅因节奏安排与平台策略选择”先短后长”上线顺序。短剧制作相对轻量化,可借助庞大市场打响声量;动画版有自身受众,更适合放飞创作;长剧制作和宣发周期较长,承担着更强的沉浸与沉淀功能。三者共用同一组角色设定和世界观逻辑,也为日后衍生产品、衍生内容乃至社区共创留下了可能性。
这套打法正在被行业复制。今年3月微短剧盛典上,爱奇艺宣布”百部港片微剧计划”,向创作者开放港片IP库推动改编开发。本质上就是将《成何体统》开发模式移植到更多内容赛道。当然,这一套IP矩阵的真正商业价值仍需时间和市场进一步验证。尽管《成何体统》在口碑热度上双丰收,但爱奇艺仍面临行业共性问题:竖屏微剧在数据统计上与横屏短剧共用”猫眼短剧”榜单,其5667的爱奇艺站内热度峰值也难以与红果等垂直短剧平台播放量直观对标。由于行业尚未建立统一多平台多形态评价体系,精品内容在竖屏短剧领域的表现仍存在”被低估”或”自嗨”两种可能。
但至少,《成何体统》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短剧不是IP改编终点,也可以是再度盘活IP内容价值的起点。在用户呼唤高质量内容、市场转向关注内容可持续性的当下,短剧的意义或许不仅是全网播放量、演员商业价值,更在于它能否成为激活内容矩阵的”第一颗按钮”。这场由短剧引发的长跑,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