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黄浦区一起备受关注的房屋征收款纠纷案圆满结案。已故陈阿婆的幼子小伍,凭借二十多年前与兄弟姐妹签订的赡养协议,最终赢得母亲名下私房的全部征收补偿款,这一结果不仅彰显了法律对诚信的维护,也传递了孝道精神的价值。
陈阿婆生前居住在上海黄浦区,育有五个子女,并拥有一处私房。二十多年前,陈阿婆因病瘫痪,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为妥善安排母亲的晚年生活,五个子女经过深思熟虑,签订了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协议明确规定,由幼子小伍负责母亲的全部生活照料及相关费用,包括住院费、医药费、丧葬费等;陈阿婆的退休工资则用于资助另一名无生活来源的子女;作为回报,该私房由小伍一个人继承,其他子女无条件放弃继承权。
此后,小伍不负众望,用五年时间悉心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直至母亲病逝,并承担了全部丧葬事宜及费用。他的孝行赢得了家人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然而,2019年,该私房面临动迁,一场家庭纠纷随之爆发。小伍的兄长三明突然翻脸,否定了当年协议的效力,要求与小伍平分征收补偿款。这一要求遭到了小伍的坚决反对,也引发了其他兄弟姐妹的不同看法。其他兄弟姐妹表示,当年因时间和经济原因未能尽到赡养义务,认可小伍应当获得全额补偿款。
面对兄长的无理要求,小伍无奈之下诉至法院。除了三明外,其他子女均不愿与小伍对簿公堂。为查明事实真相,承办法官及法官助理主动前往其他子女的住处进行谈话,逐步还原了当年协议签订及履行的事实全貌。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涉案协议是法定继承人对个人期待利益的合法处分,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小伍依据协议履行了照料母亲的义务,应当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法院作出判决,确认由小伍分得母亲名下私房的全部征收补偿款,并驳回了三明的全部诉讼请求。判决作出后,原被告双方均未提起上诉,该案圆满结案。
这起案件的判决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公正,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小伍的孝行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也为其他家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现代社会,家庭和谐与孝道精神依然是我们需要坚守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