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7月22日深度报道 近期,陕西西安发生了一起令人扼腕的悲剧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网络爆料,7月15日清晨7时许,西安华远海蓝城小区50岁保安周某某在履行工作职责时突发意外,倒在了保安亭内,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官方死亡证明显示,周某某的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这一结果与家属的陈述形成鲜明对比。
令人痛心的是,事件背后还隐藏着令人心寒的细节。据网友发帖称,周某某作为白班保安,本应在上午8时正式上班,但他出于责任心提前到岗准备与同事交接工作,却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用工方在处理善后事宜时态度冷漠,以”非正常工作时间”为由拒绝认定为工伤,仅愿提供人道主义抚恤金,这一做法激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
家属向媒体透露了更多令人揪心的细节:事发当日,西安气温突破40℃,酷暑难当。而周某某工作的保安亭以及他居住的宿舍均未配备空调设施。更令人发指的是,狭小的宿舍内竟容纳了十几名员工,居住环境恶劣。家属强烈质疑,正是这种极端的工作环境导致周某某中暑身亡,而非所谓的”工作时间之外的行为”。
面对这一事件,社会各界迅速反应。涉事保安公司回应称,关于周某某是否属于工伤,需由人社部门依法认定,公司将全力配合调查。当地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此事涉及复杂情况,需要进一步核实材料才能做出权威认定。知名律师指出,保安提前到岗等待交接班属于”预备性工作”,是工作时间的合理延伸,完全应当纳入工伤认定范畴。
目前,周某某的家属正积极收集证据,为申请工伤认定做全力准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认定工伤需同时满足五个条件:1、工作时间与工作场所的关联性;2、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4、非主观故意造成的伤害;5、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的意外。律师强调,周某某的情况完全符合工伤认定标准,用工方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这起事件不仅暴露出保安行业的用工乱象,更引发了对劳动保障制度完善的深刻思考。在高温天气下,企业是否尽到提供必要劳动保护的责任?提前到岗的员工是否应当获得应有的法律保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周某某一家的尊严,更关系到所有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公正处理此事,同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