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7月22日讯 近年来,随着通信市场的蓬勃发展,电话套餐资费种类繁多却令人眼花缭乱,不少用户反映遭遇过莫名其妙被订购新业务、资费不透明等困扰。针对这些问题,央视新闻报道显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近日联合宣布,将全面升级服务举措,在提升消费透明度、精简套餐结构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实质性改革措施。
中国移动率先响应,推出十项服务承诺,核心亮点包括:业务订购环节必须获得客户明确授权同意,办理完成后立即通过短信告知用户;变更套餐时,若无合约约定变更条件,将实现48小时内快速办结;新增用户可自主选择屏蔽境外号码来电和短信功能,切实保障用户隐私。这些举措直击用户痛点,旨在构建更加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
中国电信同步推出九项规范措施,特别强调任何电信业务开通前必须征得用户明确同意,确保消费过程公开透明。同时,全面优化业务退订流程,明确规定未经公示的套餐产品一律不得销售,从源头上杜绝误导消费行为。中国联通则计划大幅精简资费套餐种类,确保公示内容分类清晰,并通过突出显示业务协议中的关键条款,帮助用户快速识别重要信息,提升信息获取效率。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并非孤立行动,而是源于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起的全国性”电信业务明白办、放心用”专项行动。该行动旨在解决套餐复杂、不知情订购、不明扣费等焦点问题,指导运营商完善”事前告知、事中确认、事后提醒”的全流程服务机制。行动要求运营商在官网和App设立资费公示专区,集中展示所有在售资费方案,未公示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公示内容方面,要求资费方案要素齐全、表述简洁清晰,杜绝冗长模糊或淡化限制性条件的表述。运营商需结合实际精简资费方案种类,优化资费规则,及时清理易引发用户混淆的条款。营销宣传方面,强调必须全面准确,严禁夸大宣传或隐瞒关键信息,保障用户知情权。网络营销环节,代理商需明示电子标识牌,严禁未经授权的营销行为,并加强行为监督,杜绝擅自更改宣传内容。
在服务闭环方面,运营商承诺业务办理完成后立即发送办理成功短信,说明必要信息,并按月主动推送电子账单,让用户随时掌握消费明细。这些举措从业务订购、变更、退订到账单管理,构建了完整的用户权益保障体系,标志着我国电信服务正朝着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为用户创造更优质的通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