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最新消息,马来西亚一名年轻登山爱好者因饮用未彻底清洁的罐装饮料,不幸感染鼠尿病(Leptospirosis)并最终离世。据当地媒体报道,这名青年在登山过程中误饮了可能被污染的罐装饮料,随后出现腹泻、呕吐等急性症状。然而,由于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导致不治身亡。
鼠尿病学名为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多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这种病菌主要寄生于野生啮齿类动物和家畜体内,其中鼠类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钩体主要通过带菌老鼠或猪的尿液传播,污染水源和土壤后,人类接触被污染的水体或土壤时容易感染。皮肤存在破损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钩端螺旋体病在全球各大洲均有分布,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6月至10月),特别是8月和9月,此时正值水稻收割期,农民等青壮年群体因频繁接触疫水而发病率较高。
预防鼠尿病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在疫区或流行季节,应严格禁止青壮年及儿童在可能被污染的水体中游泳、涉水或捕鱼。同时,加强饮食安全管理,防止带菌鼠类的排泄物污染食品。此外,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疫水,对于有皮肤破损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通过科学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公众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