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学习机:硬件赛道的新蓝海
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之外,学习机正成为硬件领域最具增长潜力的赛道之一。随着AI技术的加持,这一赛道的想象空间被进一步放大。尤其在暑期期间,AI学习机市场呈现火爆态势。根据行业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AI学习机全渠道销量达126.5万台,同比增长29.4%,销售额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15.8%。作业帮、学而思、科大讯飞等六大品牌占据74.4%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领军者。
在各大公司的财报中,AI学习机已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好未来内容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50%,其中智能硬件和AI学习设备占比提升至29.4%,成为集团增长最快的板块。学而思学习机更是对整体收入增长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科大讯飞智慧教育业务营收达72.29亿元,同比增长29.94%,其中学习机业务全年收入实现翻番。这一现象引发行业思考:为何AI学习机成为不同领域、不同规模企业的竞相追逐对象?
教育”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培公司纷纷转向硬件业务。早在2023年初,财新报道指出,这些企业发展教育硬件的核心目的不仅是增收,更关键的是通过硬件产品”曲线救国”,在K12领域精准触达目标用户。在学习平板、词典笔等硬件产品中,学习机凭借名师授课内容成为市场最大单品。AI技术的加入进一步推动产品迭代,因材施教成为最大卖点。AI精准学、作文批改、口语评测等功能,让学习机化身智能AI老师。
AI学习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销售波动。读书郎招股书显示,寒暑假期间学生个人平板出货量会迎来高峰。科技公司数据也表明,线上促销对短期销量提升有重要影响。今年618期间,科大讯飞AI硬件同比增长42%,其中AI学习机夺得品类销冠。各大厂商还在积极布局市场定位,从高端机型向中端机渗透。目前市场呈现”橄榄形”结构,2000-3999元价位段占比超50%,而6000元以上高端机型份额同比下滑10.1个百分点至7.6%。
学而思的扩张路径颇具代表性:从4500-9000元高端机型起步,逐步下探至2000-3000元大众价位,并拓展学练机品类。2025年Q1,学而思已有8款SKU在售。这种产品格局变化与开源大模型降低开发成本、国补政策精准匹配消费预期等因素密切相关。2025年学习机正式纳入”国补”目录,6000元以下产品可享15%补贴,直接刺激中端机型消费增长。大模型技术的成熟推动产品从”电子题库”向”AI导师”升级,让更多家庭享受AI技术红利。
当前AI学习机市场呈现三大阵营:以学而思、作业帮、小猿为代表的教培系;以科大讯飞、华为、小度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以及步步高、读书郎等传统硬件厂商。科技类公司在大模型能力上优势明显,教培系拥有海量题库资源,传统厂商则依托线下渠道和供应链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猿辅导、科大讯飞在内的企业正在加大线下店布局,通过VR试学提升转化率,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
尽管基因不同,但所有玩家都瞄准了”教育资源的深度与内容稀缺性”。艾媒咨询调研显示,66.92%的消费者将学习资源列为购买首要因素。2025年Q1,教培类阵营出货量占比超60%,这些机构积累的教育数据资源、学生分析模型和教学评估体系成为研发核心资产。此外,家长是购买决策者,孩子是使用主体,低学龄段转化对教培公司更具价值。例如,科大讯飞”讯飞星火”教育大模型已在超5万所学校试点,智慧课堂覆盖1400万师生。
然而,AI学习机的实际效果仍需时间验证。不少用户反馈AI批改不尽如人意,判题错误等问题。人类文明传承本就充满挑战,AI学习机能否真正提升学习效果,还有待市场检验。这一新兴赛道的发展仍需克服诸多障碍,但其在教育硬件领域的变革潜力不容忽视。